從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系列

劉秉忠 幫忽必烈建不世之業

文|陳彥玲博士

元世祖忽必烈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06月20日訊】北宋邵雍的《梅花詩》從開解了人從天上來的天機到朝代歷史的輪替,前篇說了前兩首,第三首的朝代則從宋室轉到了蒙古入主中原的元王朝。第三首詩是這麼說的:

天地相乘數一原,
忽逢甲子又興元。
年華二八乾坤改,
看盡殘花總不言。

這四句七言詩將元朝的起末通透的說盡了,不得不令人虔誠敬佩這神傳文字的奧妙。

西元1264年 時逢甲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若從宋朝最後滅亡的西元1279年算到1368年元朝的毀滅,大約88年,即所謂「年華二八乾坤改」。元朝的末代皇帝宦官撲不花,暗壓軍情警訊不上報順帝的結果,正是「殘花總不言」的滅朝寫照。

簡短的二十八個字說盡了大元王朝的興起與滅絕,留給後人一面警世的明鏡,也讓我們省思是甚麼樣的教育,能使人可以脫俗出凡的看透世事的變化?

有趣的是,當觀者的視野除去名利情仇的迷霧之後,就會看到華夏歷史的修煉文明,這是現今正規教育幾乎沒能觸及的寶藏,也是值得吾人深刻反思的議題。

中原上的王者、皇帝求道或敬道的文化從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斷絕過,到了北方的忽必烈入主中原仍然不例外。忽必烈將國號以「大元」來命名與元勛劉秉忠有密切的關係。

劉秉忠,初名劉侃,曾入全真教苦修,後被時稱「再世惠能」的天寧寺住持虛照禪師招為僧徒,並因其博學多才而任掌書記。後來劉秉忠行腳雲中(大同),留居於南堂寺,恰被尚未即位路經雲中的忽必烈發現了劉秉忠的才學,從此展開了一代君臣的開國大戲。

劉秉忠精通《易經》以及邵雍的《皇極經世書》,於天文、地理、律歷、遁甲之類,無所不精,通天下事如了指掌。忽必烈採納劉秉忠以《易經》中:「大哉乾元」的建議以「大元」為國號。

劉秉忠寫過一首《木蘭花慢‧到閒人閑處》:

到閒人閑處,更何必,問窮通。但遣興哦詩,洗心觀易,散步攜筇。浮雲不堪攀慕,看長空、淡淡沒孤鴻。今古漁樵話裏,江山水墨圖中。千年事業一朝空。春夢曉聞鐘。得史筆標名,雲台畫像,多少成功。歸來富春山下,笑狂奴、何事傲三公。塵事休隨夜雨,扁 舟好待秋風。

嚴子陵幫助漢光武帝劉秀成功興復漢朝之後卻隱居富春山,因而此山被後人引喻為隱士精神的代名詞。范仲淹在憑弔嚴子陵的《嚴先生祠堂記》中就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來描繪嚴子陵的風骨能量可比高山大水的深厚久遠。

劉秉忠善盡人臣之職,讓忽必烈不以殺戮治天下,元朝的蓋世功業跟他的輔佐有極大的關係。《元史》中如此紀載著他的治國方論:「今天下廣遠,雖成吉思皇帝威福之致,亦天地神明陰所祐也。宜訪名儒,循舊禮,尊祭上下神祇,和天地之氣,順時序之行,使神享民依,德極於幽明,天下賴一人之慶。」明白的揭示了華夏文明天人合一的宇宙真相。如此的高德能人留下了對人生和自然的體悟:既天生萬物,自隨分,有安排。

下回,讓我們繼續在《梅花詩》中領略天地世事安排的天機。

責任編輯:馬天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歷史的滄海中,他像是驪嘴龍珠,鑲嵌於元廷金台。他官至三公之位,燮理陰陽,助君經邦緯國。秉持奇能異術奔走紅塵,往返朝堂,只為有朝一日能再看壺中日月、洞裡煙霞。他就是元朝著名的術數大家——田忠良。
  • 邵雍,字堯夫,諡號康節,生於北宋真宗四年,即西元1011年,卒於神宗十年,即西元1077年,享年67歲。邵雍生於河北范陽,後隨父移居共城,晚年隱居在洛陽。由於邵雍長期隱居,名氣不若三國的諸葛孔明那樣家喻戶曉,但是,無論從才幹和品德來說,都與諸葛亮不相上下。宋朝理學鼻祖之一的程顥曾在與邵雍切磋之後讚歎道:「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
  • ──第一節──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 提起張三丰,閃現在人們眼前的是武俠小說和影視中那個仙風道骨、神功蓋世的武當派宗師。然而,其中的描寫不少是杜撰,歷史上真正的張三丰是一位得道真人,並最終修成神仙,他在世間留下的神言、神跡,引無數人從此一心向道,哪怕是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聲名和事蹟在明清兩朝大放異彩,整整影響了兩個朝代。一句「乾坤壺裡坐,這個老先師」正是張三丰對自我最為真切的概括。
  • 有宋一朝,理學之興於後世影響甚大,尤以邵子象數學與周子濂學、二程洛學、張子關學、朱子閩學諸家最著,又經後世學者之繼承,之發明,之研究,儼然成為龐雜之體系。
  • 但有一位元朝的漢官,也曾使忽必烈認識到漢人的智慧和才能。他就是張文謙。
  • 北宋易學大師邵雍,傳下《梅花詩》,預言了當時至今的歷史大事。
  •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 「大歷史觀」這並不是一個宣傳的口號,而是我們試圖從整體上看待五千年的歷史,並探索和發現貫穿於這五千年歷史中的密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