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賞析:〈碩人〉

作者:明珠

詩經賞析(小玉/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5785
【字號】    
   標籤: tags: , ,

《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東宮之妹。
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
四牡有驕,朱幩鑣鑣,
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鱣鮪發發,
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註釋:

1.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碩人,指身材高大之人。可以形容男性也可以形容女性,《詩經》中有四首詩篇出現「碩人」這個詞,都是形容賢德之人,如果是用於形容女性,就是指貌美且有美德的女子。頎,音奇;修長。《康熙字典》:「音祈。【廣韻】長貌。【詩.衛風】碩人其頎。又【齊風】頎而長兮。」

錦,錦衣,有華美圖案的絹帛類衣服,這種衣服是諸侯夫人的常服,參加重要的典禮時則另有禮服。在西周及春秋時期,也只有大國國君的嫡生女兒才有可能承傳了這種錦衣的製作方法。它的製作流程是先染出五種顏色的絲,用五色絲同時織一塊帛,這塊帛織出後就帶了非常漂亮的圖案,然後再織下一塊帛。把幾塊帶有美麗圖案的帛與事先準備好的做襯裡的細絹一起縫合起來,就是一件夫人穿的錦衣。中華的神傳文明博大精深,周朝時期製衣工藝的精湛程度,其天人合一的製衣理念,現代人很難想像及超越。

褧,音炯;褧衣,絅衣、景衣;漢代以後稱襌(音單)衣。用最細的素絲織成極薄的素紗,然後縫合而成的罩衫,無內裡,可透視;這種罩衫薄如蟬翼,而且很輕。這種罩衫穿在錦衣的外面,主要是外出路上防風塵用的,還有就是令錦衣不至於那麼的顯眼。《中庸》:「詩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景衣」在先秦時期士官以上家庭嫁女時必穿。《儀禮.士昏禮》:「婦乘以几,姆加景,乃驅。」這是說新娘跟新郎出娘家的時候,新娘憑几登車(新娘與新郎不同車),保姆給新娘穿上景衣,然後才示意車伕驅車而行。按周禮的規定,卿、大夫、士官家庭的女兒出嫁不能穿錦衣。《儀禮.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袡。(新娘頭戴被裼,穿著有淺絳色飾邊的絲帛衣。)」

這兩句的大意:(莊姜)她身材苗條而修長,穿著一件自己製作的五彩錦衣,錦衣外又加了一件罩衫。

2.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齊侯之子,指衛莊姜是齊莊公正妻所生的女兒。衛侯之妻,指她是衛莊公的正妻。東宮之妹,據《左傳.隱公三年》記載:「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因為太子居東宮,所以東宮在本詩中指當時的齊太子姜得臣,他是齊莊公的嫡長子;「東宮之妹」言外之意是說衛莊姜也是嫡生。邢侯之姨,衛莊姜的妹妹嫁給邢國國君為正妻,因此他稱衛莊姜為大姨。譚公維私,維,其。私,先秦時期,女子稱同胞姐妹的丈夫為「私」。孔穎達《毛詩正義》引《釋親》云:「女子謂姊妹之夫為私。」

這五句的大意是:她是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正妻,齊國太子的妹妹,刑侯的大姨;譚公是她的妹婿。

3.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柔,柔軟、細嫩、白皙。荑,菅茅初生的嫩芽稱為荑;朱熹《詩經集傳》:「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凝脂,凝固的冰脂。在古漢語中,「脂」的意思為凝固的動植物的油脂,沒有凝固的稱為「膏」。可是動植物「脂」的顏色不一定都是潔白或乳白色,也有淺黃、黃色或棕色的,以之形容美女的皮膚還不夠準確。孔穎達《毛詩正義》引《釋器》云:「冰,脂也。」因此,筆者個人淺見,將「凝脂」釋義為「凝固的冰脂」更為切合本詩的原義。

這兩句詩的大意:她的手是那麼的柔軟、細嫩、白皙如菅茅初生的嫩芽;她的肌膚是那麼的細膩、光滑如凝固的冰脂。

4. 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領,頸,脖子的前面部分(後面為項)。蝤蠐,音求其;蠍蟲,一種生長於木頭中的蟲子,長而白。《康熙字典》:「其在木中者白而長,故詩人以比婦人之頸。【詩.衛風】領如蝤蠐。【埤雅】蝤蠐之體有豐潔且白者,《七辨》曰:蝤蠐之領,阿那(婀娜)宜顧,是也。」瓠犀,音護希;也有寫成「瓠棲」,指瓠瓜的子;將瓠瓜剖開後可以看到瓠瓜的子排列整齊且潔白。螓,音秦;昆蟲名,樣子似蟬而小。《毛傳》:「螓首,顙(額)廣而方。」女子的妝容讓人認為「螓首」的條件有二,第一是天生額廣而方;第二,髮型上要配合,不能有劉海。蛾,蠶蛾;《康熙字典》:「【玉篇】蠶蛾也。【韻會】蛾似黃蝶而小,其眉句曲(彎曲)如畫。」蛾眉,指所畫的眉毛如蠶蛾的觸鬚細長而彎曲。(現代人稱之為觸鬚,古人直接稱其為蛾眉。)

這三句大意:她嫩白的頸如蝤蠐,齒如瓠子又白又整齊,方廣的前額細長的眉。

5.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巧,美妙。巧笑,美妙的笑容。倩,儀態柔美的樣子。盼,顧、看、美目流轉的樣子。這兩句的大意筆者寫不出來,請讀者自行體會。

6.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敖,音熬;《說文》:「敖,出遊也。」敖敖,閑雅行走貌。說,音義同稅,稅在古漢語中有一個意思是停止、休息;與《詩經.甘棠》:「召伯所說。」意思相同。農郊,本詩指東郊的農莊。因為諸侯國君的籍田在國都的東郊,那裡有供休息及舉行典禮的房子及院落,也就是國君的莊園。這兩句大意:莊姜下車後閑雅悠然地行走,並在東郊的農莊中休息。

這一章前兩句是說衛莊公到齊國親迎莊姜,從齊國國都到衛國國都的東郊,莊姜及送親隊伍下車到農莊中休息。一般都會提前一兩天到達東郊,婚禮的日期是事先定好的並安排在傍晚舉行,在此之前要沐浴更衣及安排很多事情。到時國君會再來接新娘。

7. 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牡,音母;雄性動物的統稱。四牡,本詩借指四匹健馬。驕,雄健貌。朱幩(音墳),指纏在馬嚼子上的紅綢。鑣,音標;放在馬口裡的鏈形鐵器,兩端連在韁上,以便駕馭。近代稱為馬嚼或馬嚼子。《說文》:「鑣,馬銜也。」鑣鑣,形容迎親送親的馬隊眾多及排場盛大。

翟,音敵;本義為長尾野雞,本詩指翟車。周朝時期后妃、王姬、夫人等出席正式場合所乘的五種車子之一,因為用翟羽做裝飾及車子兩旁的遮蔽,故稱。茀,音扶;遮蔽。《毛傳》:「夫人以翟羽飾車。茀,蔽也。」唐.賈公彥疏曰:「凡言翟者,皆謂翟鳥之羽,以為兩旁之蔽。」翟茀以朝,指莊姜依諸侯夫人正妻之禮將乘專車進入國都宮殿與衛莊公成婚。《鄭玄箋》:「此又言莊姜自近郊既正衣服,乘是車馬以入君之朝,皆用嫡夫人之正禮。」

這三句的大意:給夫人拉車的四匹馬多麼矯健,迎送親車隊中所有馬匹的馬嚼上都纏著紅綢,車隊看起來又整齊又威武。夫人將乘坐華麗的翟車與車隊一起進入國都。

8.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夙退,本詩指(早朝的)早退。這兩句大意:(婚禮的當天,衛莊公還是照例早朝)衛國的卿大夫等官員早朝時很早就退朝,不想讓國君太過勞累。(言外之意是因為傍晚衛莊公要與莊姜舉行婚禮。)

據《禮記.玉藻》規定:「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政。」這是說,清晨天剛濛濛亮可以分辨物體的時候,卿大夫等官員就要上朝。而國君則是日出後才上朝(到前殿)與眾臣相見,相見禮畢,國君退到正殿中端坐,眾臣也進來給國君匯報政事。

因此「大夫夙退,無使君勞」是指衛國的卿大夫官員在前殿跟衛莊公相見禮畢,大家就退朝了,因為不想讓國君太過勞累,畢竟晚上國君要舉行成婚之禮。從這兩句也可以體會出,衛莊公這位國君平時還是比較勤勉的,而且衛國的官員也能體諒他的辛勞。而且很支持這場婚事。

9.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河,黃河。洋洋,形容黃河奔流向海的氣勢盛大。北流,指黃河的一條支流穿過衛國及齊國北流入海。活活,象聲詞,水流的聲音;《康熙字典》及朱熹的《詩經集傳》注音均為「括」。施,置,設。罛,音孤;大型的魚網。濊濊,音貨;象聲詞,放置魚網的聲音。

鱣,音沾;鯉魚的一種,大的重千餘斤。《康熙字典》:「【說文】鯉類也。【爾雅.釋魚】鱣。【註】大魚。似鱘(鱘)而短鼻,口在頷下,體有邪行甲,無鱗,肉黃,大者長二三丈,江東呼為黃魚。」鮪,音尾;鱣魚屬。《康熙字典》引陸璣疏曰:「鮪似鱣而青黑,頭小而尖,似鐵兜鍪(頭盔),口在頷下,大者為王鮪,小者為叔鮪,肉白,味不逮鱣,今東萊遼東謂之尉魚。」發發,音撥;象聲詞,魚入網後的掙扎聲。《康熙字典》引馬融曰:「魚尾著網發發然。」

這四句大意:黃河之水洋洋灑灑向北流入大海。漁人官帶人在河中放置大魚網,鱣魚、鮪魚潑喇喇的隻隻被網羅。據《禮記.月令》規定:「(季春)薦鮪於寢廟(宗廟),乃為麥祈實。」可知此婚禮發生在季春三月。

10. 葭菼揭揭:葭,音加;初生的蘆葦稱為「葭」。菼,音毯;荻草初生曰菼。《說文》:「菼,雚(荻)之初生」揭揭,音傑;茁壯生長貌。仲春二月為葭草及荻草始生,三月剛好是它們茁壯生長時候。

11.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庶姜,指所有隨嫁的女子均為庶出。孽,音聶;《說文》:「孽,庶子也。」孽孽,眾多之意。庶士,眾多隨嫁的家丁(男丁)。朅,音竊;孔武勇猛之意。《毛傳》:「朅,武壯貌。」這兩句的大意:隨嫁的女子雖為庶出但人數眾多,而莊姜的家兵家臣則一個個孔武勇猛。

賞析:因為之前幾篇《詩經》的賞析文章中都提到衛莊姜這位春秋初期的女子,所以筆者將〈碩人〉這首詩提前來賞析。

本詩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753年(衛莊公五年),齊國國君齊莊公的嫡長女莊姜嫁給衛莊公為夫人之事。而且《左傳.隱公三年》直接點明了衛國人創作此詩原因:「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這是說衛國人之所以創作〈碩人〉這首詩是因為莊姜「美而無子」。可是我們從歷代經學家的註釋中,卻看不到有多大的關聯,也就是此詩還有一個沒有被漢代之後的經學家解讀出來的背景故事。

齊莊公(姜購)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諸侯國君,因為他在位六十四年,沒有被《春秋三傳》及《史記》的作者找到一件犯非禮的事情拿出來寫。古代的史官就是這樣,天子或諸侯國君做了本分的事情或治理好國家,他們都不寫,認為這是應該做的。史官著重就是記載天子或諸侯國君做錯事或違背周禮的那些事。

也就是在春秋初期齊莊公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比當時的周平王還大一輩。齊莊公有三位嫡生兒子,分別是得臣、祿甫、仲年。其中得臣先於齊莊公去世,所以國君的位置由齊僖公(祿甫)繼任。還有三位嫡生女兒,而莊姜是長女,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得臣的妹妹)。

依照當時各諸侯國的聯姻約定:「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公羊傳.莊公十九年》)」這是說,比如衛莊公娶齊國的女子莊姜為正妻(嫡夫人),與齊國同姓的諸侯國中願意加入聯姻的,由另外兩國各送一名貴族女子(一般均為國君的同姓至親)給衛莊公做媵(分別為左媵及右媵),而且莊姜還要有同胞妹妹(古代稱娣或女弟)或同胞長兄的嫡生女兒(侄或侄女)至少一名做陪嫁(以侄娣從)。除此之外的隨嫁女子都沒資格稱為陪嫁。周禮還規定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立繼承人:「禮,嫡夫人無子立右媵(之子);右媵無子立左媵;左媵無子立嫡侄娣。」(摘自漢.何休《公羊傳》註疏)

可是齊國的國姓為姜,僅此一國。不像以姬姓為國姓的諸侯國隨便找十幾個都沒問題。因此莊姜出嫁,肯定沒有陪嫁的媵。至於是否有侄娣做陪嫁,那就要看莊姜的父親齊莊公如何考慮了。

衛莊公與莊姜的婚事是衛武公(在位五十五年)與齊莊公訂的。可是隨著莊姜快到十五歲的時候,齊莊公就開始有想法了,因為莊姜不僅長得美麗(春秋初期的第一美女),而且她的女功因為得到真正的傳承,所以不管是織布還是製衣都做得非常精美。她的兩個妹妹也都心靈手巧。

周禮中最精華的傳承也是不立文字,口傳心授,而且還規定了傳嫡不傳庶。西周初期只有三個諸侯國得到了這個傳承,即齊國(姜太公的封國)、魯國(周公旦的封國)、燕國(召公姬奭的封國)。當然朝廷中也有完整的傳承。姜太公是親自帶著傳承去赴任的。西周時期王后及大國的夫人所用的織布、製衣的設備比我們現代人想像的古代的紡織機器精巧太多了,那是真正的神傳文明。表面文字上的東西,如果沒有神的點化,他就是看幾千年也看不出文字背後的神奇。

筆者說到此處,也許有讀者會認為你是不是講得太玄啦?!筆者舉一個的例子,〈綠衣〉這首詩的作者其實是周公旦,講述的是周公的夫人教導女兒織布製衣配色等的故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試一下,按筆者所標的注音朗讀這首詩(由慢而快)對糾正兒童口吃或說話不利索有特殊的功效[1]。當然《詩經》中的詩篇神奇之處可不止這些。

齊莊公認為,把莊姜嫁給衛莊公已經讓他占了大便宜了,哪裡還捨得再賠上莊姜的兩位同胞妹妹中的一個[2],而當時的齊太子得臣也沒有可以當陪嫁的嫡生女兒。所以齊莊公與夫人一合計,就想了個辦法,讓莊姜最小的妹妹先出嫁,然後老二,然後莊姜。而這一等就等了四年,也就是莊姜十九歲那年春天,孟春一月,三妹(剛好十五歲)嫁給譚國國君。仲春二月,二妹嫁給刑國國君。季春三月,莊姜出嫁。全部都是做正妻。因為不管是周禮還是當時的風俗習慣都沒有規定說妹妹出嫁須要把嫡親姐姐當陪嫁的道理。所以當時各諸侯國的人知道此事後也只能驚嘆於齊莊公的強勢和老謀深算。只是有諸侯國的國君在聚會時開齊莊公的玩笑說,齊莊公只要有一個女兒沒有生兒子(生兒子就是國君的繼承人,而且要稱齊莊公為外公),那這個女兒就白嫁了。而齊莊公聽了這些傳言後也是一笑置之,他認為自己的嫡生女兒不可能會出現這種事情。可是命運往往就是在捉弄人,這種事情就偏偏發生在莊姜的身上。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她身材苗條而修長,穿著一件自己製作的五彩錦衣,錦衣外又加了一件罩衫。她是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正妻,齊國太子得臣的妹妹,刑侯的大姨;譚公是她的妹婿。

西周及春秋初期,大國國君的姐妹或女兒出嫁,她們所穿的衣服包括出嫁之後參加祭祀等典禮所要穿的衣服都是這些女孩子出嫁前親手做的。本詩第一章是作者從遠處看莊姜的感受。「碩人其頎」是講莊姜從遠處看就與眾不同,「衣錦褧衣」首先是體現了莊姜的身分,因為在先秦時期也只有諸侯國君、夫人,或地位在他們之上的朝廷三公、王姬、后妃、天子才可以穿錦衣[3]。而且這種錦衣與漢代以後不同的是,它是用五彩絲線連帛連圖案同時織出來的。

所以,第一章還有一個言外之意是說,莊姜高雅的氣質,與眾不同的才藝和她的五個顯赫身分是相配的。在中國古代,從明末清初開始,民間流傳了這樣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話如果拿到先秦時期的主流社會去說會讓人笑掉大牙。不要說諸侯夫人了,就說一般的卿大夫之家的正妻,如果不識字,不懂得周禮對織布製衣的相關規定,不懂得祭祀及重要典禮中的禮儀,不懂得教養孩子,她即使當木偶讓保姆牽著生活都無法在主流社會中生存。因為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動,命婦必須跟著諸侯夫人走的,閒雜人等不能跟著。而如何走路,男女靠不同的邊行走,前後次序還有講究[4]。如何行禮回禮說話等等都有講究。所以「女子無才」只能在庶民之家生活,因為「禮不下(及於)庶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筆者認為這一章的詩句用白話翻譯出來會破壞她的意境。千百年來,古人對美女描寫的詩篇有很多,能超越這一章詩句的卻很少見。這一章的每一句都押韻,不僅讀起來句句優美,而且每一句都令人遐想連翩,不管您在腦海中如何構思出莊姜的樣子,當您讀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時,您都會覺得自己所構思的美人還是沒有作者所描寫的那樣動人。

清朝的學者方玉潤曾在《詩經原始》中稱讚說:「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語。」筆者表示贊同。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美人在東郊的莊園前下車,閑雅悠然地行走,並在東郊的農莊中休息。給夫人拉車的四匹馬多麼矯健啊,迎送親車隊中所有馬匹的馬嚼外露部分都纏著紅綢,車隊看起來又整齊又威武。美人將乘坐華麗的翟車與車隊一起進入國都。婚禮當天的早朝,衛國的卿大夫官員在前殿跟衛莊公相見禮畢,大家就退朝了,因為不想讓國君太過勞累。

這一章的言外之意是說,莊姜的行走舉止都合乎身分及禮儀,而衛國的官員等對衛莊公與莊姜的婚姻都是支持的。而衛莊公對自己能娶莊姜這樣的妻子也是十分的滿意。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黃河之水經過衛國及齊國,洋洋灑灑地向北流入大海。漁人官帶人在河中放置大魚網,鱣魚、鮪魚潑喇喇的隻隻被網羅,初生的葭草和菼草都在茁壯的生長。隨嫁而來的女子雖然都是庶出,但也人數眾多,隨嫁而來的家丁個個都孔武勇猛。

因為莊姜出嫁時也是從齊國到衛國,古代的女子出嫁曰「于歸」,此章首先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黃河北入海流)」比喻莊姜出嫁是一個很好的歸宿。用「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比喻當時衛國的春天有一個很好的開端,今年的年景一定不會差,這一切似乎都是莊姜的出嫁帶來的好兆頭。而隨著莊姜出嫁而來的男男女女今後都將在衛國安家落戶,這又預示衛國的將來人口會增加。多麼美好啊!

〈碩人〉這首詩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為甚麼呢?《春秋三傳》及《史記》中只記載了衛莊姜「美而無子」或「好而無子」,卻沒有說出原因,依慣例也沒有必要記載下來。因為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如同齊莊公在同一年的春天連嫁三個女兒一樣,不僅齊衛兩國的人都知道,附近諸侯國的人也都知道,但兩件事情都沒有違反周禮的規定,所以史官依慣例沒有記載下來。

衛莊公與衛莊姜結婚之後,他們夫妻倆非常的恩愛,衛莊姜也顯示出了名門閨秀的氣度和不凡,把國君的家事處理得井井有條。三個月後的一天,那是孟秋時節,衛莊姜在她專用的織布機上,用五色絲線織出了五塊單一顏色的帛,其顏色分別是青、赤、黃、白、黑。因為是疏織與密織相結合,所以每塊布都同時密織出三個字,比如青色的帛上有「東」、「木」、「青」三個字,呈三角形。衛莊姜的臉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因為這五塊絲帛是為他們將來的孩子準備的。

就在這時,保姆來請衛莊姜去堂屋,說齊國來人有要事稟報。當衛莊姜到堂屋聽到來人說她的生母去世的消息時,大哭一聲,當場暈倒在地。等到衛莊公聽到消息趕來時,衛莊姜才醒過來。衛莊姜十九歲出嫁,與母親在一起有十九年,母親給予她太多太多的慈愛,因此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根本無法接受。

衛莊姜在第二天就先行趕回齊國奔喪,在走之前她就告訴衛莊公,她可能再也不會有孩子了。讓衛莊公早點考慮再娶之事,並承諾她在齊國服喪三年後回來會幫衛莊公培養別的夫人生的孩子。

結語:〈碩人〉這首詩通過描寫莊姜出嫁的故事,來講述一些世人都明白的但又不願意承認的道理。古人云: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就如衛莊姜那樣,長得那麼的美,那麼有身分和地位,又心靈手巧,上天還安排了那麼好的婚姻給她,有一位深愛她的諸侯國君。可是,她也有她那個階層的、無法化解的、必須去承受的煩惱和痛苦。

古人是這樣,現代人何嘗不是這樣呢?不管您當多大的官,發多大的財;或者您也像莊姜那樣又美又有地位又有錢,您不妨捫心自問的想一想,您走過的這一段人生路,當您不再依靠父母,獨自出來工作的時候,您真的一點煩惱都沒有、天天都很快樂、也沒有任何病痛和災難嗎?誰又能保證得了自己的將來一定會怎樣呢?

所以,既也不要去羨慕別人,也不要去嘲笑別人,盡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本分和責任,按中華的傳統道德禮儀去做一個好人;孟子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上》)。」不亦樂乎?

[附註1] 出於對《詩經》這部儒家經典的尊敬,請讀者不要只是為了糾正孩子口吃或說話不流利而去讀這首詩。在教孩子讀〈綠衣〉這首詩篇之前可以做一些準備。也就是準備五塊標準的青、赤、黃、白、黑的色卡。讓孩子知道甚麼是五個正色,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簡單概念及對應的文字、如何辨認五方(東南中西北)及其文字。

[附註2]按當時的風俗是這樣,侄娣中只要有一位超過十歲就可以當陪嫁,陪嫁過去後由夫人教導到十五歲舉行成人禮以後再服侍國君。

[附註3]《禮記.玉藻》:「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漢代之後出現了刺繡,錦衣上的圖案是繡上去的。當然刺繡也是神傳文明的一部分,也能製作出非常精美的衣服。

[附註4]《禮記.王制》:「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朋友不相逾。」 《禮記.王制》:「君親割牲,夫人薦酒。卿、大夫從君,命婦從夫人。」周禮中針對官員及其妻子還有很多規定,也就是說,古代的女子如果「無才」,到官員家裡做妾可能都很難生活,因為連官員的妾生孩子及給孩子命名都有專門的禮儀。@*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雎不亂偶而居且勤勞,用以教化人,要求傾慕中的男女和結婚後的夫妻必須感情專一、勤勞……
  • 通過學習《詩經》也能大致的了解一些中醫的知識。因為過去讀書人不是每個都能在朝為官,即使不能為朝廷出力的,在鄉中也能根據所學的知識,服務於民眾,行善積德。
  • 本詩用「比」來起「興」,「采采卷耳」象徵著天下百姓;而卷耳的嫩葉象徵賢人或賢臣……
  • 這神奇的詩篇,可說是一首預言詩。告訴人們當社會出現某種現象時,該如何應對…
  • 〈樛木〉詩中講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人不能有嫉妒心。那麼君子或淑女應該怎麼做才能去掉嫉妒心呢?
  • 古人常用螽斯比喻多子多福,或比喻此人因不妒嫉而多子多福。也可單用「螽斯」或「螽斯羽」來比喻寬容不妒嫉的品德。
  • 一位女子的婦德很好時,才能操持好家庭中的事情,才能庇蔭一家人,這就是「宜其家人」…
  • 〈兔罝〉也是一首神奇的詩篇,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意思完全不一樣,剛好一正一反。正的一面是講太平盛世時期出現的社會現象;反的一面是講暴政時期出現的社會現象。
  • 古人認為,人類的生存環境是上天賜予的,所以古人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食物來祭祀天地神明。《詩經》中有很多這一類的詩篇…
  •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這是反復的誦唱著追求美好的事物要合乎道德和禮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