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遐被的永樂大帝

【文史】明成祖打造北京城 文化底蘊深厚

劉曉

北京紫禁城。(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92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紫禁城作為北京城中心、也是最高權力中心,是天下百姓最為敬畏的所在,而通向這座宮城的一道重要屏障是--午門。

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上,建於永樂時期。為甚麼叫「午門」呢?因為中軸線是子午線,它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

從太和門望午門北側(calflier001/維基百科)

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襲唐朝大明宮含元殿和唐朝正門丹鳳門的形制基礎。午門在高大的磚石墩台上建樓五座,正中一座門樓,兩側分別各兩座門樓,共五座門樓,俗稱「五鳳樓」;而正中門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正合《易經》「九五,飛龍在天」的帝王數字,充分體現皇帝「九五之尊」的威嚴。

午門有五個門洞,表面上是三個,但左右還各有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台裡側,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東,屬於「明三暗五」格局。

清丁觀鵬等五人繪本《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第十四開「平定回部獻俘」。描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升御座於紫禁城午門(畫面右方),兆惠等將士分三排跪拜,將霍集占首級獻上。(公有領域)

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在清代,文武大臣從左側門出入,宗室王公從右側門出入。左右掖門平時不開,只有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明朝中期所繪的〈帝都圖卷〉(維基百科)

皇城和天安門

皇城在紫禁城之外,拱衛皇宮並為其提供各種必要的服務,南北長2.75千米,東西寬2.5千米,面積6.87平方千米。皇城南北東西各有一門,南邊的叫「承天門」,北邊的「北安門」,東邊的「東安門」,西邊的「西安門」。在承天門的東西兩側還有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明朝時期北京皇城平面(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明朝時期北京皇城平面(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天安門是明清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的名字是「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一方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至尊之意;另一方面,又寓有「外安內和、長治久安」的含義。

在最初修建時,承天門只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1465年重建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覆黃琉璃瓦,有五個門洞,通高33.7米的重簷歇山式城樓,亦充分體現皇帝「九五之尊」的威嚴。

1900年的天安門正面(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承天門的五個門洞,中間的只有皇帝可以出入,其兩邊是宗室親王可以出入的,再兩邊是三品以上官員才可以出入的。這都是古人重視「禮」的表現。

承天門前、後還各立有一對高達10米,重達20噸,漢白玉製成的華表,也建於永樂年間。

華表一般立在皇宮和陵寢前,三、四千年前就已出現。華表通常由底座、蟠龍柱,承露盤和其上的蹲獸組成。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彫花的石板。承露盤上的小獸叫犼,是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喜歡望天,所以也叫「望天犼」或「朝天犼」。

天安門前華表(splitbrain/維基百科)
天安門前華表(splitbrain/維基百科)

承天門前華表上的犼頭朝南,所以叫做「望君歸」,即希望皇帝不要留戀外面的山水而廢棄朝政,應該及時回到宮中處理政務。天安門後的一對華表上的犼頭朝北,面向皇宮,叫做「望君出」,即希望皇帝不要整天在宮中行樂,要及時出宮體察民情。古人以此警示皇帝要勤於政務,體察民情。

此外,承天門前、後各有一對石獅,東雄西雌,頭部歪向內側,似乎在守衛著皇帝的「御路」,體現了皇帝的尊貴和威嚴。

金水河(Gisling/維基百科)

承天門城樓前還有外金水河,內金水河則在宮城內。這條河是從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過來的,按照陰陽五行學說,西屬金,北屬水,金生水,所以這條河命名為「金水河」。而「背山面水」的建築格局常常被視為風水好。

內城

皇城外即是內城,由元大都建築改建而成,周長45里,東西長6.65千米,南北寬5.35千米,面積35.57千米,共有9座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朝陽門、東直門、安定門、德勝門、西直門、阜成門、宣武門。其位置大體與今天北京東城、西城兩區相當。

北京皇城的位置(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北京皇城的位置(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天壇

此外,永樂十八年(1420年)還在北京城南郊建了祭祀天地的天地壇,當時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1530年,嘉靖皇帝聽從大臣的建議,決定分祭天地,即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門外另建方澤壇祭地。1534年,圜丘改名天壇,方澤改名地壇,大祀殿廢棄後,改為祈谷壇。1538年,祈谷壇被廢,後建大享殿。清朝乾隆時期改名祈年殿。

如今的天壇北牆呈半圓形,象徵天;南牆為方形,象徵著地,且北高南低,表示天高地低,符合「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北京天壇祈年殿(Fong Chen/維基百科)

明十三陵

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猶在,還有飲食起居的需求,因此「事死如事生」,非常重視陵寢的修建。目前,歷代帝王陵寢建築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當屬北京的明十三陵,這裡埋葬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位。另外三位,朱元璋葬在南京的明孝陵,建文帝不知所蹤,明景宗被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明十三陵布局(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按照陰陽五行學說,陵墓屬「陰」,北代表「陰」,所以建在城市的西北。古人講究的「天人合一」也在陵墓的選址上有所體現,陵寢建築要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協調,達到「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明十三陵青山環抱、水流屈曲,各座陵墓均背山面水,風水極佳。而且,這十三座陵寢建築比擬皇宮,肅穆莊嚴,氣勢恢宏,顯示帝王的尊寵地位和君臨天下的浩大氣勢。

明十三陵最早的陵寢是明成祖的長陵,建於1409年,即明成祖遷都北京後所建。其後歷代明朝皇帝都在此建陵,時間跨度達二百多年。其無論是從建築形式、建築結構,還是建築藝術上看,都是明代建築的實物歷史。

長陵明成祖朱棣銅像(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長陵氣勢雄偉,其橫恩殿亦稱獻殿、享殿,是長陵的主體建築,也是舉行祭祖的重要場所。長陵中的祾恩殿是中國最大的楠木殿堂,宏大且石雕精湛,其屋簷乃是最高等級重簷廡殿式。

明十三陵各陵除面積大小、建築繁簡有異外,其建築佈局、規制等都依照長陵,基本一樣。平面均呈長方形,後面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建築自石橋起,依次分列陵門、碑亭、祾恩門、祾恩殿、明樓、寶城等。

長陵祾恩殿(Andrew Bell/維基百科)

目前,各陵陵前的神道,主神道的石牌坊、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主要建築都保持著原來的風貌。

迄今已發掘的定陵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寢,陵園規制也仿照長陵。昭陵則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築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寢建築。

遺憾

文革浩劫是北京四合院罹難最嚴重時期,院中精美的磚雕、木雕、石刻、彩繪等傳統裝飾構件被蕩滌一空。圖為一位老人坐在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或清朝的老四合院。(AFP)
「古城」北京已經被中共糟蹋得面目皆非。(AFP)

令今人遺憾的是,明成祖為後世打造的瑰麗北京城,現今已是面目全非,內城城門、城牆基本不復存在,天安門周邊改變了原貌,明十三陵也遭到破壞,而這一切的禍首正是中共。@*

點閱【威德遐被的永樂大帝】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Tom Angulo先生退休前曾任Polsinelli Shughart PC大型律師事務所的財務總監(CFO),太太則在堪薩斯視障兒童中心任發展部主任。4月2日下午,二人觀看了神韻巡迴藝術團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考夫曼表演藝術中心(Kauffma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的演出,並驚嘆演出令他們穿越時空,重回古老的中國。
  • 明成祖朱棣著袞龍袍像。(公有領域)
    《明史》在評價明成祖時,有這樣的評語:「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顯然,明成祖在位期間,五次親征漠北,護衛北方邊境是其重要功績之一。日本著名漢學家那珂通世的《東洋小史》中說,昔日的漢武帝、唐太宗,雖然屢破北方侵擾部族,但都是派遣大將而不是親征,漢人天子遠渡沙漠者,唯有明成祖一人。
  • 安南,現今的越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屬地,五代以後,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離,並發兵占領了中國的一些縣鎮。洪武年間,明太祖曾頒詔曉諭安南國王陳日昆,命令歸還,但受制於國相黎季犛的陳日昆,拒不從命。因明朝初建,朱元璋不願再起干戈,所以暫時擱置,安南處於半獨立狀態。
  • 明成祖的皇后徐氏是開國大將、中山王徐達的長女。《明史》載,她天資聰穎,幼年時便貞潔嫻靜,喜歡讀書,堪稱女中儒生。明太祖朱元璋聽聞後,便將徐達召來說道:「朕與你是布衣之交,自古以來君臣相互投合的,一般都成了姻親。你有這麼好的女兒,朕想將兒子朱棣與她相配。」徐達馬上叩頭拜謝。而朱元璋將開國大將之女許配給朱棣,顯然讓朱棣得到了更多的助力,這樣特殊的待遇在其他諸王(朱元璋的其他兒子)身上並沒有出現。
  • 明朝雖然建立的是以漢族為主的全國統一的王朝,但中華多元一體思想在明朝繼續發展。明太祖朱元璋曾說「邇來胡漢一家,大明主宰」,因此明朝皇帝秉承著「華夷一家」、「華夷無間」的新觀念,而有著宏大胸襟的明成祖朱棣更是身體力行者,比如他在東北、西北、南方的開邊經營。
  • 明成祖朱棣除了在東北設置奴兒干都司和衛所外,在西北、西南、南海諸島同樣秉承著「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設置衛所或指揮司,使明朝威德抵達這些地方,此時明朝的疆域面積達到頂峰。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許多康熙帝謙虛勤學、敬天愛民、仁愛寬容賢臣的故事。
  • 商湯對人、對萬物都能作到「網開三面」。夏桀失政在鳴條這地方被商湯打敗了。當時,商湯並沒有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對夏桀說:「我將為君王恢復道德,復明人心。」夏桀對商湯說:「君有人,這是君的國。」就是說夏桀看到商湯擁有民心,也就擁有了這片國土。於是夏桀帶著五百個追隨者離開。他從中野遷徙到不齊又遷徙到魯地,結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為何自比鄉貢進士呢? 他怎樣選博士?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學家給與「有貞觀之風」的評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