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人的《天鵝之歌》——記弗朗茨‧舒伯特

作者:文宇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34
【字號】    
   標籤: tags: , ,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德語: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9世紀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最後一位巨匠,浪漫主義音樂奠基人,同時也是藝術歌曲的創始人。

生平與藝術之路

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維也納,他的父親是維也納近郊一個教區學校的校長,母親婚前是一個女僕。雖然家境清貧,但舒伯特一家都是音樂愛好者,5歲起,舒伯特便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基礎知識。他的家庭經常於週日和節假日演練絃樂四重奏,兩個兄弟拉小提琴、父親大提琴,舒伯特拉中提琴。

Wien_Geburtshaus_Franz_Schubert
舒伯特出生時,他們一家人住的房子。(Andreas Praefcke/維基百科)

 

1808年8月,因在王家教堂童聲合唱團裡唱歌,11歲的舒伯特得以進入王家神學寄宿學校。在這裡舒伯特開始大量接觸各種各樣的曲譜,包括莫扎特的作品,同時他還常去歌劇院聽歌劇,這些經歷為舒伯特日後的音樂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期間,舒伯特的音樂天賦引起了當時的頂級作曲家安東尼奧薩列里的注意。薩列里決定收他作學生,教授他作曲及音樂理論,而且是單獨授課。這期間舒伯特創作了大量室內樂作品、鋼琴曲片段及其它一些樂曲。

695px-Joseph_Willibrod_Mähler_001
安東尼奧.薩列里(公有領域)

 

1813年底,16歲的莫扎特離開寄宿學校,在父親的學校做教師,這個時期舒伯特一邊做著繁雜的教師工作,一邊堅持在薩列里處上課,同時繼續創作音樂作品。可以說,安東尼奧.薩列里是教授舒伯特時間最長,也是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

看過米洛斯福曼導演的《莫扎特傳》(《Amadeus》)的人應該對薩列里的名字不陌生,舒伯特的老師正是電影中那個妒忌莫扎特的天才,處處與之作梗的宮廷音樂家,其實真實的歷史事實並非如此。薩列里是與莫扎特同時代的音樂家,他曾在四代哈布斯堡王朝中供職,掌握了維也納所有重要的音樂事務,擔任過宮廷樂隊長,還曾出任維也納第一所音樂學院——演唱學院的院長⋯⋯在他的音樂生涯中最炫的一筆是,他還是一位成功的音樂老師,他的學生包括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

1815年是舒伯特創作豐富的一年,而1816年則是他命運轉折的一年。一位家境殷實的學生,在聽過舒伯特為歌德的詩歌《魔王》所譜寫的歌曲後,決定資助舒伯特。於是舒伯特聽從了這位學生的建議,辭去教職,搬到這位學生的家中寄住,專心致志投入到音樂創作中去。用音樂家的話來說,這一時期「我整天都在寫,每當我完成一部,馬上開始下一部」。

同一時期,舒伯特的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他的朋友包括詩人、鋼琴家、歌唱家等等。舒伯特生性率直誠懇、開放陽光,雖然身無分文,靠朋友接濟為生,卻得到朋友們的衷心認可,是圈子中的明星。這些音樂藝術界的名人朋友們,不僅為舒伯特提供住處、樂器、生活資助,還時常在公開表演中演唱演奏他的作品,以期為他擴大影響。一位音樂世家的朋友還時常為舒伯特舉辦音樂聚會,而這種聚會很快被外界稱為「舒伯特圈子」。這個名稱甚至被沿用至今,當代經常有以「舒伯特圈子」為名舉辦的紀念音樂會。

舒伯特圈子聚會(公有領域)

 

後世普遍認為,舒伯特生前的名聲遠不及死後,原因是當時的出版商不看重他的音樂及不常舉辦音樂會。其實,舒伯特在生之時已經出版了100首作品,雖然與600部總作品數量相比還很少,但與當時其他音樂家比已經不少了。他作品的出版量與他名聲的不符,或許應該歸結於他並不善於在公共場所表達自己,並未如莫扎特及貝多芬一樣,時常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1828年,舒伯特在朋友的勸告下舉辦了一生唯一一次個人作品音樂會,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可惜的是,他的健康也在此時嚴重惡化,剛剛在1827年貝多芬葬禮上為其抬棺的舒伯特,一年後便尾隨而去,卒年31歲。根據舒伯特本人的意願,死後被葬於他一生崇拜卻只有緣見過幾面的貝多芬墓旁。1888年,舒伯特和貝多芬的棺木由「維令根墓園」(現名「維令根舒伯特公園」)遷至維也納名譽墓地——中央公墓。

675px-Zentralfriedhof_Vienna_-_Schubert
維也納中央墓地的舒伯特墓碑(公有領域)

 

藝術成就及影響

弗朗茨.舒伯特是一位多產的音樂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絃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等等。後人評說舒伯特為「世界上作曲最快的音樂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的,其中的名曲《聽,雲雀》、《搖籃曲》,傳說僅十幾分鐘就創作完成。

舒伯特的音樂、藝術歌曲屬古典浪漫主義樂派。「古典主義音樂」是指1750至1820年時期的歐洲主流音樂。由於海頓和貝多芬是古典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人物,而他二人又都是維也納的音樂家,因而「古典主義音樂」也被稱作「維也納古典樂派」。舒伯特則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同時他與貝多芬一起被稱為「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舒伯特在音樂領域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他開創了歌曲音樂的先河,他譜寫的600多首歌曲中,包括為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的作品譜曲⋯⋯也正因此他被後世稱為「藝術歌曲之王」。

動人的絕筆——《天鵝之歌》

在舒伯特的家鄉有這樣的民間傳說——當天鵝瀕死之際,會唱出最動人的歌。舒伯特去世後不久,維也納的一位音樂出版商發現了他未曾出版的作品,而其中在音樂家去世前半年所寫的歌曲,當屬動人之筆,於是出版商將這十四首歌彙編成集,以《天鵝之歌》命名出版。

家喻戶曉的《舒伯特小夜曲》就是《天鵝之歌》的第四首。

「小夜曲」是西洋曲式的一種,源於17、18世紀的歐洲,原為男士為愛慕的女士所唱的愛情歌曲,許多音樂巨匠包括莫扎特都創作過「小夜曲」,而舒伯特的這首《小夜曲》最為著名,被譽為「世界最優美小夜曲」。

李斯特曾稱讚舒伯特為「前所未有的最富詩意的音樂家」。

620px-Schubert-m
維也納中央公墓的舒伯特墓碑(公有領域)

 

在《天鵝之歌》之後,舒伯特去世後的若干年,他的作品陸續被發表。作曲家羅伯特.舒曼在看過舒伯特的幾首遺作後,決定讓《第九交響曲》重見天日,1839年3月這部作品在著名作曲家兼指揮家門德爾松的指揮下於萊比錫首演。相較舒伯特詩情畫意的歌曲創作,這部交響曲氣勢磅礡、充滿豪邁氣概,因而被稱為《偉大交響曲》。還有舒伯特25歲所作的《第八交響曲》,也稱《未完成交響曲》,於1865年首次公演。此曲雖只完成了第一、二樂章,但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卻十分完整,形式上的殘缺與內容上的完整,反而使樂曲顯得結構新穎,這大概是作者始料未及的。《未完成交響曲》不僅是舒伯特交響曲中最傑出的作品,也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一部絕世佳作。


舒伯特的《小夜曲》

除了以上提到的作品,舒伯特還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樂曲,如《聖母頌》、《搖籃曲》、《魔王》、《野玫瑰》、《流浪者》、《鱒魚》等等。@#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李秀萍編譯報導)為紀念一月份誕辰的兩位奧地利偉大古典音樂家---莫札特與舒伯特,駐美奧地利大使館將於1月27日星期六晚間八點舉辦一場紀念音樂會,地點是位於美國華府的奧地利大使館。
  • 舒伯特十一歲時便在教堂唱歌並演奏小提琴。十三歲開始作曲而且常常在一天之內,完成七、八首歌曲。只要他靈感一來,樂思就源源不斷,甚至連上課的時候也不停的寫曲,因而課業落後其他學生很多。
  • 奧地利音樂家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是一個才華橫溢,而且靈感豐富的作曲家,常常在短時間之內就可完成許多作品。而且他的曲風活潑、光明,顯少有悲傷色彩,聽者往往感受到詳和、愉悅。
  • 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也被稱為「歌曲之王」的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於1797年的今天,1月31日,出生於維也納。
  • 歌曲《野玫瑰》,雖然沒有其他名曲那麼著名,可是它的誕生卻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 鋼琴家劉孟捷將於4月13(星期六)晚八時,在紐英崙音樂學院喬頓廳演出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第四系列音樂會。門票分為$50及$30﹐學生票$15。一百張學生免費票(14歲以上)請上網索取。查詢請洽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譚嘉陵會長﹕781-259-8195或網站購票: 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喬登廳票房: 617-585-1260。
  • 儘管莫札特的生命短暫(1756年─1791年),但他創作了六百多部不同流派和風格的作品; 他創作了交響樂、室內樂、管弦樂作品、歌劇、合唱音樂和歌曲。 他創作的歌曲鮮為人知,經常被大眾忽視,其實他的歌曲有其獨特的美感和音樂趣味。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在柴可夫斯基很小的時候,靈感就不請自來了。布朗教授在書中寫道,柴可夫斯基的家庭教師芬妮‧杜爾巴赫(Fanny Dürbach)有一晚看到柴可夫斯基在育兒室裡,眼睛閃爍著淚光。「當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只回答:『噢,那個音樂!』但那時候周圍並沒有任何音樂。『把祂移走!祂在這兒,這兒』,小柴可夫斯基一邊啜泣一邊指著自己的腦袋,『祂不讓我有一絲安寧!』」
  • 舒伯特
    小舒伯特(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是奧地利作曲家、古典音樂的巨匠。他身高不足5英尺,身量瘦小,長相普通,而且只活了短短的31年。然而,從他去世後留下的幾封書信中,人們卻能窺見他溫柔而善良的靈魂,沒有怨恨,沒有奸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