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不要過早給孩子手機

高度近視兒童,得到早年視網膜剝離等眼部疾病的機率也跟著提升。(關宇寧/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55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肖梅編譯報導)兒童心理學家托比亞斯(Steven Tobias)提醒家長不要過早給孩子用手機,他認為這會破壞家人之間的溝通,破壞孩子專注於重要事情的能力。

他在NJ101.5電臺的訪談中說:「當父母希望孩子與他們停止目光接觸、不再與他們交談的時候,那就是該給孩子手機的時候了。那是經常發生的事,孩子的臉一直埋在手機裡。全家出去吃晚飯,你坐在飯桌旁,可孩子在用手機。」

托比亞斯在新州Morristown市的兒童與家庭發展中心(Center for Child and Family Development)工作,他說,根據他的實踐,現在大約5%的家庭內部衝突與技術、手機、ipad這類東西有關。托比亞斯承認,為了安全以及與父母聯繫,一些8到10歲的孩子可能需要一部手機,到了高中,孩子一般會有使用手機的需要和一些責任感。不過,他認為是否給上高中的孩子手機要看情況,上小學的孩子除非特殊情況不需要手機。

托比亞斯建議家長以孩子成熟的程度,而不是年齡來衡量他們是否適合用手機。他認為這可以歸結為三個因素。第一,必須考慮家庭的價值觀。手機是否干擾了交流?孩子在用手機做甚麼? 他說:「你真的必須確定作為一個家庭的價值觀,並在手機使用方面與之配合。」

第二,孩子有多大的責任感。他說:「我認識一些18歲的孩子,在我看來無法處理手機帶來的責任,當然我也看到一些8到10歲的孩子能夠遵守規則,把手機用於正途。」

第三,孩子是否需要手機?他說:「如果使用手機只是為了娛樂,我認為我不會給他們手機。我真的覺得這對孩子不是最好。我認為這對孩子來說不是好的娛樂方式。」#

責任編輯:郭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4日,黃曉明現身天津參加品牌代言活動,引起現場轟動。他除了向大家推廣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也回答了粉絲普遍關心的造人問題。他透露,自己最近有在苦練廚藝,希望能把baby餵胖,以後也能成為一個為孩子做飯的好爸爸。
  •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美國近半青少年承認自己「手機上癮」,多數父母也認為自己的孩子上癮。不過有趣的是,在對孩子感到憂慮的同時,許多父母自身也 手機上癮,他們往往採取「照我說的做,別照我做的做」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別沉迷電子設備。專家建議上癮者為自己設限,一步步戒除「手機癮」。
  • 浙江溫州小學三年級學生皮皮(化名)因學習需要,在媽媽黃女士的手機瑞安裝了5個APP學習軟件,每天放學回家便做老師在APP上布置的家庭作業。然而,皮皮對這些學習軟件已經痴迷,為了在APP上獲取更高的排名,皮皮甚至半夜起來做題目。
  • 「低頭族」因每天玩手機的時間過長,會誘發各種疾病。近日,浙江台州一名經常低頭玩手機的10歲女孩盈盈,在玩手機時抬頭,頸椎突然發出「卡噠」一聲,如斷裂一般。醫生診斷為女童因長期低頭玩手機,致頸椎移位。
  • 隨著3C產品的普及,很多小孩很小就開始接觸平板電腦,不少家長也以玩平板作為安撫小孩的方法。市調公司NPD集團於2011年調查發現全美2歲至17歲的孩童中,高達91%在玩電玩,而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5年的針對全美成人的調查顯示,也有高達48%的人玩電玩。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