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智慧初探

自作聰明不聰明

作者:莊敬

道的根本,是用來保全身體的。而治理國家的事,只是道的剩餘和渣滓。帝王的事業並不是什麼養生之道。(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95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前言

明朝文學家馮夢龍認為:「人有智,猶地有水。地無水為焦土,人無智為行屍。智用於人,有水行於地,地勢坳則水滿之,人事坳則智滿之。」其言詞中,尖銳地指出人要有智慧,要以智啟人,以智處世,把沒有智慧的人,比喻成行屍走肉。

擁有智慧的人,給自己處危難時製造生機,給自己困境的生活帶來新的希望,他智慧的頭腦可以通過點滴的感悟而進行延伸,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幸福快樂,而這種感悟又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以有智者樂行天下。

「古代智慧學初探」是借古代聖哲智慧暨經史典籍中的智慧,來引導人的思維的初步探索之作,但筆者只是「初探」,希望諸君多予指導!

摒棄低俗就是養生之道

魯國有個名叫顏闔的隱士,魯國的人都很敬重他。魯國國君聽說顏闔是個有道之士,心裡想請他出來做官,於是便派人帶著禮物先去致意。

使者在一條陋巷裡,找到顏闔的住處,見他穿著粗布衣服,正在餵牛。顏闔看見是魯君的使者,便親自出來接待他。

使者問:「這是顏闔的家嗎?」

顏閹說:「正是!」

於是使者奉上禮物,說明瞭魯君的敬意。

顏闔恭敬地說:「也許您把名字聽錯了,不如請您先回去搞清楚了再說。」

「嗯。有道理!」使者信以為真,馬上就轉身趕了回去。

顏闔看著使者的背影,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道的根本,是用來保全身體的。而治理國家的事,只是道的剩餘和渣滓。帝王的事業並不是什麼養生之道。低俗之人拚命去追名求利,趨炎附勢,損害身體,捨棄生命,真是本末倒置啊!」

使者回去後查詢清楚了,再來找顏闔,卻再也找不到了。

(源自《呂氏春秋》〈仲春紀•貴生〉)

【解析】

像顏闔這樣的人,並不是本來就討厭富貴,而是由於看重生命才厭惡它。而現在的世人,多數為了追求富貴,而不惜損害身體,輕視、忽視、甚至捨棄生命。這在有道之士看來,實在是不值得的。

這件事,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捫心而問,大家是否都犯有類似的錯誤,既然古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難道我們還置若罔聞嗎?千萬不可「抱著全磚跳井——要財不要命!」

大智若愚 見微知著

魯國規定:誰能贖出魯國在其他諸侯國當奴僕的人,誰就可以從國庫中支取一筆費用。

孔子有個叫子貢的學生,是個大商人,他在各個諸侯國做生意時,贖出了許多做奴僕的魯國人。但是他回國後,沒有去領取該領的錢。子貢認為這件事自己做得很好,特意向孔子報告了這件事,滿以為老師會讚揚一番。

誰知孔子搖了搖頭,歎息道:「端木賜(即子貢),你知不知道你做錯了?哎,從今以後,魯國在別國做奴僕的人,不會有人再去贖了。從國庫支取金錢,並不會損害你的品行,而不去支取金錢,就不會有人再去贖人了!」

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路,有一次救了一個溺水的孩子。事後孩子的父親,用一頭牛來酬謝子路,子路沒有拒絕,便收下了牛。

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非常高興地說:「今後,魯國人一定都會救溺水的人了!」

孔子的話果然沒錯,在子貢的影響下,以後魯國很少有人會在國外贖回做奴僕的魯國人。而在子路的影響下,魯國經常有人救助溺水的人。

(源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

【解析】

如果有人能從一些重大事件,推知將來,這樣的人就算是具有遠見了。而一葉知秋,見微知著,才是大智!孔子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能夠從微小的地方看到後果,這是因為他對事物的發展變化觀察得遠。所以,賢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們能考察事物的端倪,防患於未然。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能力,更加顯得重要。許多成功的人士,正是具有這種能力,才取得非凡的成就。

自作聰明不聰明

宋國,有個叫高陽應的人,打算在春天建一棟新房子。於是他找來木匠商量。

木匠問:「先生您是打算在夏天建呢,還是在秋天?」

高陽應說:「我想現在就動手建。爭取在夏天到來之前完工。」木匠搖搖頭說:「現在還不行!春天的雨水多,木料一般還很潮濕。如果木料上再加上泥的話,你想想,木料一定會被壓彎的。用濕木料蓋房子,建成後雖然一時不倒,但使用壽命不會很長。」

高陽應胸有成竹地笑著說:「這個,我早就考慮過了。相反,照你所說,房子恰恰不會倒塌。因為木料越乾就會越加結實有力,泥土越乾也會越輕,用越來越結實的東西,承擔越來越輕的東西,我猜一定不會倒塌的!」

「這個……」木匠有些解釋不出了。

「這是我出錢。你幹活,出了問題,不用你負責。」高陽應有點不高興了。

木匠無言以對,只好奉命行事。房子剛建成時很好,高陽應也很是高興了一陣子。誰知好景不長,房子不久果然如木匠所說的那樣倒塌了。

(源自《呂氏春秋》〈似順論•別類〉)

【解析】

如果有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可以算得上高明的人。而犯錯誤的人的弊病,大多在於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卻總是自以為是。很多事物都是好像如此,其實並不是如此。很多人也是似乎很聰明,其實並不聰明。高陽應就是這樣的人。俗話說:以小見大,小的方形和大的方形是同類的,小馬和大馬是同類的。但是,小聰明(只重視自己的聰明)和大聰明(能尊重並理解別人的聰明),卻有天壤之別!@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修煉的目的是成為覺悟了的生命,即覺者。這裡的所謂覺悟可不是我們平常講的誰誰覺悟高啊之類的話,而是指人本心的覺悟,人本性的覺悟,也可稱為慧悟。所以,覺悟了的人看待事物角度站得高、看得透,對待人世中的事物和得失態度超脫、清靜、淡然。
  • 許多中國人都知道「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說法,據說是來自長篇吳歌《金不換》,而在西方家喻戶曉的《新約聖經》中,也記載了一個耶穌關於「浪子回頭」的比喻。
  • 中國人前往歐洲的一個必去的地方是巴黎聖母院,這座著名的天主教大教堂,位於巴黎塞納河城島的東端,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歷時180多年於1345年才全部落成。該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築風格,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所珍藏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
  • 很多人都知道,馬拉松是一項考驗耐力和持久力的長跑運動,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馬拉松的愛好者,據說每年全球有800多次馬拉松比賽。不過,馬拉松運動最早起源於希臘,而馬拉松則是希臘雅典東北一個村莊的名字,它因為一場戰役而世界聞名。
  • 中國古代有天有九霄、也就是九重天之說,《呂氏春秋》上說:「天有九野,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
  • 弗洛里昂(Jean-Pierre Claris de Florian,1755-1794) 是法國著名文人伏爾泰的侄孫。法國大革命期間,他因貴族出身被捕,出獄後不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在法國文學史上,他是繼拉封丹後最重要的寓言詩人,曾於1792年出版五卷《寓言詩》。
  • 在西方世界的地獄的最底層,關押著三個接受可怕痛苦和絕望懲罰的人:被泡在深水中受盡折磨的坦塔羅斯、無休止將巨石推向山峰的西緒弗斯和被綁在一個永遠燃燒和轉動火輪上的伊克西翁。
  • 在太宗大力宣倡下,唐初士僚教育之興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況。然徒具教育結構,缺乏教育內容,與太宗的旨意大相逕庭。太宗決定完成經學統一。他的參與使唐初經學研究體現出大一統時代之規模和氣度。
  • 要知道: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 「在海的深處,水是那麼藍,像最美麗的矢車菊花瓣,同時又是那麼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又是那麼深,深到任何錨鏈都達不到底⋯⋯」陪孩子一起讀安徒生童話,是親子互動中的美好時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