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從小學到高中 紐約華裔青年一路同行成佳話

從小學到重點高中共同度過 成就難得友情 見證父母艱辛 努力學習

4個好朋友小學時的班級合影。 (李凱文/大紀元)
人氣: 50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6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安心紐約報導)周康賢、李淑鈴、康薇薇、伍巧儀這4位紐約的華裔青年,從小學起就是同學。不同家庭背景的他們互相幫助,一起考上了知名的布碌崙科技高中,並於今年以優異的成績一起畢業。談起一路上的點點滴滴,讓人很受感動。

周康賢從小跟隨父母從大陸中山移民來到紐約布碌崙,為了養家,父母每天工作很長時間,把小康賢交由祖父母看護。周康賢說:「我的祖父母只能講中文,所以我在家要學中文。到了學校,就要轉換成英文。記得當時每晚,我都很難完成作業,母親花費很多時間幫我。」

4個好朋友即將各奔前程,左起:康薇薇、李淑铃、伍巧儀、周康賢。
4個好朋友即將各奔前程,左起:康薇薇、李淑铃、伍巧儀、周康賢。(李凱文/大紀元)

李淑鈴的父母是越南華裔,移民來美後,非常重視小淑玲的教育。父親是工程師,從小就教小淑鈴學數學。李淑鈴回憶道: 「小的時候我很討厭學,因為父親非常嚴格,如果題做錯了,他會很生氣。因為他數學很好,所以他只會教我這個。而當我需要他們幫我完成英文作業時,他們就幫不了我,這讓他們很苦惱。」

康薇薇的父母30年前從上海移民來到紐約後,每天一大早就都要出門工作,為了小薇薇的教育,他們想到了圖書館。康薇薇表示:「5歲時媽媽教我使用圖書館,所以每週我都去圖書館,每週四,父親送我去,借很多書看。」

伍巧儀的父母是華裔第二代移民,對紐約的教育系統非常熟悉,對巧儀和她的兩個姐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父母想讓我們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讓我們上好的小學,每週末要去補習班,以便考上好的初中和高中。」伍巧儀說。

互相取長補短

雖然家庭背景不同,但當他們在布碌崙176小學相遇後,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學習,互相取長補短。

伍巧儀提到:「我的朋友李淑鈴數學特別好,她有時幫我補習數學。我的英文好,比如寫作,我會幫他們寫論文,學英文。周康賢和康薇薇理科非常好,他們會幫我們補習科學課。我們都各有所長,就互相幫助,這激勵我們學的更好,更加努力。」

康薇薇覺得可以向朋友請教問題是很好的事情,「因為大家在一個水平上,又都是朋友,不會擔心問傻問題。我們就是這樣一起度過小學、初中和高中。」

周康賢也很慶幸能有這樣的朋友:「他們給我很多幫助,讓我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他們給我積極的動力,讓我實現自己的夢想,非常幸運擁有他們。」

很多中國人以為在美國上學很輕鬆,其實要考上重點高中,真的不簡單。李淑鈴認真地說: 「非常難。感到非常大的壓力,要不斷的挑戰自己,就想我可以做的更好,我可以做到更好。但只要你能實現你想要的,你盡力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伍巧儀也表示:「真的很難,有時父母不明白,我已經承受很多了,他們還是給我壓力,讓我學越多越好。特別是要去SAT考試補習課程,必須每週末都去,從高中二年級就開始了。很難安排好時間,但是,還是要這麼做。」

不讓父母失望

小小年輕要背負很大的壓力,這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的,但對於移民的孩子來說,看到父母艱辛的工作生活,讓他們比很多同齡孩子更早的懂事成熟。周康賢談到:「我心裡總想著父母,我知道他們非常努力的學習,為了我努力工作。所以學習好很重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

康薇薇表示:「父母辛苦打拼讓我上學,供我穿,供我吃,讓我上補習班,準備考高中和大學,如果我不做好自己這部分,不好好學習,這就會浪費他們的金錢,辜負他們為我做的一切。」

李淑鈴也自我激勵著讓自己堅持下去:「因為我不想讓父母失望,他們來到美國,盡全力讓我得到好的教育,我不想辜負他們的苦心。」

共同的心願和目標把這4個好朋友更加緊密的聯繫起來,互相鼓勵一起努力,產生了非常難得的友情。今年,從布碌崙科技高中畢業後,4人第一次面臨分離,他們將去不同的大學,開始不同的生命旅程。

公立176小學校長 Elizabeth Culkin談到他們時說:「他們5歲時在176小學開始他們的人生旅程,繽紛世界正在他們面前展開,他們的夢想才剛剛開始閃光。」◇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