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天價」民辦幼兒園的背後

人氣 382

【大紀元2016年07月26日訊】要說中國的民辦幼兒園是「天價」,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舉雙手雙腳贊成。最近在海口,就有一家民辦幼兒園由於通知漲價而被家長曝了光。有意思的是,另有不少家長一聽說「生活費由380元漲到450元,現在學費又要從2900元升至3700元」、「下學期要加收800元學費」時,不但不覺驚奇,反而加入其中,紛紛跳出來「競價」,比拼自己孩子所在幼兒園的「天價」學費。最終的結果顯示,「每人每年的費用有一萬多元」,「這在海口還只是一般水平」。

從記者的暗訪中,我們也更加確信,這些遭遇了「天價幼兒園」的家長們並非是信口開河。比如海口的「布朗」幼兒園,「費用為11900元/生/學期」;一家名為「常春藤」的幼兒園,自今年6月,「從12900元/生/學期漲至13900元,校車費用另付」。而相比海口,北京、上海、廣州這類一線、重點城市的家長們則更是「不甘示弱」,從江蘇網友所說的「我們這幼兒園最貴的一年八萬」到「上海那邊最貴的一年50萬」,從廣州「一年十多萬是正常的」到北京「最便宜的一個私立幼兒園都是4500/月起」,一番「較量」下來,人們最後總結出一句:「現在幼兒園是最貴的,全國人民都知道」。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幼兒園其實並非都這麼貴的離譜。若按照「公辦、民辦、私立、合作」來劃分,這其中的「公辦」顯然就會被無數孩子的父母視為是最經濟、划算的。就以海口為例,當記者致電當地多家公立幼兒園時,卻並未聽到漲價的消息。一家聲稱「去年該園費用為2190元/學期」的幼兒園仍表示,「今年學費不會漲,有可能會降「。而至於那些向來「以稀為貴」的機關幼兒園或某單位附屬幼兒園,無論學費高低,也都與來自一般家庭的孩子關係不大。

可見,真正要去面對和承受民辦幼兒園的「天價」之苦的,只是那些被「公辦」、「機關」、「附屬」拒之門外的普通家庭、甚至是困難家庭。如此這般,我們是否又該譴責那些「不接地氣」的「公辦」之流冷漠、無情呢?有一組數據是這樣詮釋的:目前,海口市幼兒園根據這樣的結果,我們就可看出,城市中民辦幼兒園所擁有的市場似乎已高達94%。在這種「賣方市場」中,那些上不了公辦幼兒園的孩子,其父母儼然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不難想像,為數也不多的民辦幼兒園若能把學費定成1萬,就絕不會標價5000。而無數家長們「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的瘋狂需求,則更是民辦幼兒園的學費一漲再漲、直至「天價」的驅動力。

事關教育大計,辦教育的民營、私營企業與那些純粹靠利潤來維生的公司也顯然並不相同,因此,對於學費的徵收以及調整就應該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對照執行。然而,海口教育局的做法卻只是擬定出了一些所謂「普惠性幼兒園」。按照省教育廳的文件,這類幼兒園的收費價格不能超過當地公辦園費用的1.5倍,因為能得到「財政收入和專項基金」的補貼。聽起來似乎解決了一些家長的燃眉之急,但教育的不公正、不平等、差別對待的核心問題仍擺在所有的孩子、尤其是進不了公辦、上不起民辦的孩子面前。

這讓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公辦的幼兒園又便宜、又好,為何要給「民辦」提供市場?甚至還要將低收入家庭推向這一收費更高的市場?而公辦幼兒園裡的孩子卻往往來自擁有本地戶籍、與戶籍配套的房產、關係戶、裙帶以及有條件送紅包的家庭?這一對比就能看出,公辦幼兒園壓根兒就不是為普通家庭的孩子所開辦的。從北、上、廣、深這些優勢資源集中的大都市來看,戶籍本身的價值就已折射出當地公辦幼兒園的含金量。而公辦幼兒園的稀缺,且入園門檻頗高的現狀,也更加印證了「人生而平等」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至於說,國家為何不加大投入,建造足夠的公辦幼兒園,讓每個孩子都「有園可上」,就要從教育經費的流向之處來找尋答案了。有一項對比數據指出,中國的學前教育經費10年間占GDP的比重,一直維持在0.03%至0.05%之間;而歐盟19國平均為0.5%,相當於我國的10倍。在這19國的學前教育中,政府承擔了3歲以上兒童教育經費的87.9%。而中國未能提供這樣的數據,只有資料顯示出「學前教育始終處於我國財政結構的最邊緣,並在進一步邊緣化」的描述。

既然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又怎能讓其「邊緣化」?既然中國的GDP趕超歐美,卻又為何要在教育的投入上「低人一等」?既然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又如何能將窮孩子擋在「公辦」之外?又怎能憑藉孩子爹媽的身份、地位、權勢、戶籍所在地來決定孩子是否能有受教育的權利?如此看來,「天價」或許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要讓窮苦大眾去背負這樣的「天價」,迫使普通老百姓淪為權貴的犧牲品。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廣州民辦幼兒園坐在火山口上
天價幼兒園一年學費十萬引爭議
張鳴:京城天價幼兒園的背後
中國天價幼兒園 漲幅超房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