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史海】抗日英雄王開鎖拒降中共 慷慨就義

人氣: 12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07月07日訊】今年是七七事變79週年,居住在福建省仙遊縣白馬村的71歲村民王瑞珍是抗日英雄王開鎖之子,他手持父親抗日勳章說,父親在金門接受培訓後,1952年赴大陸作戰,因拒絕投降共產黨,慷慨就義。時隔27年,談到第一次看到父親王開鎖的照片,王瑞珍老淚縱橫地說:「那時,我活到44歲,才知道爸爸的長相。」

抗日英雄王開鎖之子一生潦倒

據中央社報導,國民黨未失守大陸前,王開鎖就遭共產黨追殺,當時才3歲的王瑞珍跟著媽媽傅秀芹一路逃亡並坐牢。王開鎖殉國後,他的妻兒才獲釋出獄,王瑞珍時年7歲。憶及過往,臉上佈滿風霜的王瑞珍哽咽說道,從小和母親就被共產黨扣上反革命分子帽子;文革後更被打入黑五類,挑糞、做苦工,一生在社會底層討生活,喪失人最基本的尊嚴。

七七事變79週年 抗日英雄王開鎖拒投降共黨自盡
福建省仙遊縣民王瑞珍(圖)的父親王開鎖,生前為國民黨敵後工作人員,1945年因拒絕投降共產黨,在家鄉山上舉槍赴義。王瑞珍手指處即是父親自盡地點。(中央社)

他說,兒時為了躲避共黨追殺,母親帶著他躲進墓穴,靠著大姨的接濟,才得以苟延殘喘。母子倆也曾逃到尼姑庵、民宅閣樓裡避難。王瑞珍記憶最深刻的是,藏身墳墓時有次媽媽鼓勵他往外走。媽媽告訴他:「你可以跟著人走,但要記得你姓王。」當天村民最後還是把他帶回墓穴時,他發現媽媽正準備自殺,把他嚇壞了。

最後,母子倆還是被抓進大牢。而且,不但大姨被牽連,遭苦刑逼供,連叔叔也被槍斃。王瑞珍說,大姨最後一次到墓穴時,帶給他們一袋米和地瓜,他和媽媽把米泡著水吃。他說:「我的胃就是那時搞壞的。」即便命運乖舛,王瑞珍的資質卻備受師長肯定,保送他上師範學校;但報到時,他卻因「成分」不佳而被除名;師長勉勵他繼續學業再報考;沒想到半年後,文化大革命爆發,斷送了他的求學路。

王瑞珍說,父親自南京匯錢回鄉興建的老宅,在1946年完工,但他和媽媽還來不及安住,就被抄家了。大陸改革開放,老家雖然發還,但因年久失修,前年倒塌;之後他一直棲身廟中,平日以打掃廟宇為生。現在王瑞珍一天只賺區區人民幣10塊錢,衣衫襤褸的他,30斤白米吃上4個月。由於三餐不繼,40多年來,一直為胃疾所苦。

七七事變79週年 抗日英雄王開鎖拒投降共黨自盡
福建仙遊人王瑞珍因父親王開鎖(圖)生前為國民黨敵後工作人員,和母親受盡共黨迫害。他直到44歲才透過這張照片,知道父親的長相;並期盼爭取到父親撫卹金。圖為翻拍照片。(中央社)

抗日英雄王開鎖的英雄故事

王瑞珍也因為王開鎖畢生追隨國民黨南征北討,一直到1988年才透過舅舅傅培琦在台灣的忠烈祠翻拍王開鎖照片,傅培琦透過印尼親戚轉寄到大陸,他在44歲時才得知爸爸的長相。傅培琦的外甥女、烏坵土生土長的作家高丹華最近走訪福建仙遊白馬村,訪問了王瑞珍等相關人士,揭開了這段被遺忘的國軍英雄故事。

高丹華說,王開鎖是傅培琦的姊夫,家境富裕的王開鎖當年率先加入抗日行列,傅培琦受到感召,響應政府「十萬青年十萬軍」政策,投筆從戎,跟隨王開鎖腳步報效國家。王傅兩人後來在軍事委員會福建建甌東南特訓班受訓,直屬「情報頭子」戴笠系統,從事抗日游擊行動。

七七事變79週年 抗日英雄王開鎖拒投降共黨自盡
前國軍少校王開鎖的兒子王瑞珍說,父親在金門接受美國西方公司培訓後潛入敵後;1952年在福建因拒絕投降共黨,自盡殉國。圖為金門溪邊村的西方公司舊址。(中央社)

1945年,戴笠在前往南京途中空難身亡,王開鎖和傅培琦等戴笠子弟兵由當時的蔣中正委員長整編為29軍官總隊,進駐蘇州同里鎮,之後數年在福建進行反共游擊工作。1950年初,這批情報人員轉進烏坵,開始中華民國「反共救國軍」深入敵後防衛台灣任務。

隔年,美國以「西方公司」名義提供新式武器裝備,在金門溪邊、下湖、料羅等地訓練反共救國軍,王開鎖和傅培琦是在金門訓練出的第一批種子教官。

七七事變79週年 抗日英雄王開鎖拒投降共黨自盡
前國軍少校王開鎖的兒子王瑞珍手持父親抗日勳章說,父親在金門接受西方公司培訓後潛入敵後,1952年因拒絕投降共產黨,舉槍自盡殉國。他盼請領父親撫卹金。(中央社)

抗日英雄王開鎖不願投降共產黨 舉槍慷慨赴義

1952年,王開鎖奉派到大陸進行敵後工作,不幸遭共軍發現。王瑞珍聽長輩說,面對共軍圍剿,父親一路孤軍奮戰,由於身負台灣重要機密,不願投降;在老家附近的潘硎村山上,父親眼見大勢已去,舉槍慷慨赴義。

七七事變79週年 抗日英雄王開鎖拒投降共黨自盡
71歲的福建省仙遊縣民王瑞珍(圖)的父親王開鎖當年因拒絕投降共黨殉國,但他到現在仍領不到台灣的撫卹金。王瑞珍斷送學業和事業,棲身廟宇,但質資優異的他好讀書,還寫了一手好字。(中央社)

王瑞珍在高丹華和村民等人陪同下,最近來到當年王開鎖自盡地點,憑弔父親。王瑞珍說,聽長輩提及,父親死前曾拍電報告訴台灣他不能被俘虜,必須自殺;據說父親死後國民黨政府曾派了6架飛機到這裡上空盤旋,似乎是在向父親致意。

七七事變79週年 抗日英雄王開鎖拒投降共黨自盡
前國軍少校王開鎖的兒子王瑞珍(圖)向台灣請領父親撫卹金,軍方以超過時效判家屬喪失權利。但仍不放棄的他說,為國捐軀的事不會過去,撫卹也不應過期。(中央社)
七七事變79週年 抗日英雄王開鎖拒投降共黨自盡
前國軍少校王開鎖的兒子王瑞珍向台灣當局請領父親撫卹金,台灣軍方以超過時效判家屬喪失權利。(中央社)

66歲的潘硎村村民陳文路說,由於王開鎖在白馬村算是知名人物,自己的祖父當天曾看到王開鎖受困山上;由於前方道路已為共軍佔領,王開鎖走投無路。不久,山上傳出槍聲,村民蜂湧出來查看,只見王開鎖倒臥血泊,腰間還綁著一袋地瓜。

白馬村村民說,當時國共彼此視如寇讎,大陸人民若與台灣有任何瓜葛,勢受牽連;但村民佩服王開鎖奮戰到底的勇氣,送了他一袋地瓜;看到他自盡身亡,大家心中充滿尊敬與不捨,稱他是英雄,冒著風險把遺體抬到山下。王開鎖壯烈成仁的事蹟,如今還是仙遊老一輩難以忘懷的記憶。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