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融入加國主流 重建價值觀走出中國體制

記竟成國際教育集團總裁曲大衛

文:洪恩賜              圖片由曲大衛提供

人氣 229

【大紀元2016年07月10日訊】曾經聽到有人說一些中國移民只是人過來了,但心與思想還停留在原居地,並沒有真正的融入本土——唯有心與思想觀念的融入,才是真正的融入。

正如本文主人翁,融入就是轉念變的那些個瞬間……

從中國大學講師到加國大專東主

竟成國際教育集團的名號蘊含著「有志者事竟成」這麼一層寓意。2006年,移民來到加拿大5年、在中國原居地畢業於吉林大學英語系後,任大學講師的曲大衛老師(David Qu),從竟成英文學院(Victor College)的原業主那裏咋聽到這個名號時,心裏不禁暗道一聲喜「太巧啦!」原來,「有志者事竟成」正是曲老師人生的座右銘!這個巧合讓他感到一份親切感、冥冥中覺得似乎有一段緣即將來臨。

當原業主表示因為要結婚準備回流原居地,要賣掉這家教育機構時,曲老師只考慮了幾個小時就購下股份。後來曲老師才知道,此前原業主已跟很多人談過,而最終還是看好他,將苦心經營起來的這份文化產業轉給了他。

當時,曲老師正在運營「大衛國際教育中心」。此前在一家西人東主創辦的職業學校裡做了兩年招生工作,行業經驗匪淺,也熟悉市場。

接下「竟成」後,曲老師從知識結構、學習方法以及注重對社會的參與和貢獻等方面著手,幫助慕名而來的求學者開發潛能,將他們培養成為好學生、更優秀的人。他將「有志者事竟成」這個理念傳遞給學生,常把這句話的英文版掛在嘴邊: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為融入西方主流成為教育行家

教育工作是曲老師的老本行,早年他從吉林大學英文系碩士畢業後,去了南方的一所高校任英文系的講師。中國的「下海」潮流興起後,他辭去教職經商,來到一家外資企業工作,後來更被這家外企派駐到杜拜,在杜拜工作了3年。

曲老師當初移民的目地明確:逃離中國體制與不自由的環境。當時他是以翻譯的身分申請的技術移民,到香港參加的面試,英文拿到了最高分10分,法文也得到了基本分。

移民到加國涉足教育行業後,為了能讓自己更快更好的融入本地社會,他嚴謹把關、努力使辦學標準達到加拿大政府的要求規定,使學校的教學與經營管理都本地化主流化。

他花了不少功夫去了解西方系統化管理,把「竟成」拓展成為大專級別的學院(現旗下成員包括「竟成」英文學院和突破英語教育學院English Depot)。學院由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教育廳直接管轄(通過私立學校管理局監管)。

自從接手經營管理「竟成」,曲老師就逐年申請、增設各類科目和課程。到2009年,已將教學範圍擴展至涉及移民,包括關於留學生未來的移民籌劃(畢業後的發展方向、如何進一步融入西方世界)。生源的範圍也進一步擴大,除了中小學生(課業輔導),還招收大學生、學生家長(新移民入籍考試等)。還增設附屬服務,譬如申報大學,申請學生貸款,幫助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找實習單位等。

目前,「竟成」已獲得的加拿大各類認證包括:被加拿大移民局認可的接收國際學生學校(Designated Learning Institutions);私立學校管理委員會註冊級與認可級(PCTIA Registration & Accreditation);教育質量保證認證(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

在融入兼辦學的過程中,曲老師變成「加拿大通」。他很喜歡加拿大社會運轉的有序性(能夠幫助大多數人避免陷入雜亂中+無章的困境),喜歡西方文化給人留有思考平臺,喜歡西方社會透明的制度(辦理所有事情都有公開的標準)。移民15年他從未遇到過敲詐、勒索事件。

樂以個體小志成就社會大志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曲老師,教學方法和經驗對學生至關重要,他希望自己能像孔子那樣讓學生們信賴和依靠,以免學生們因放任而隨波逐流。事實證明老師對學生的精神鼓勵結合學生自己的個人努力,所產生的合力效果是不可低估的。

曾經有個貪玩的高中男生,原先托福分為70分,來到竟成後,在曲老師的勸導下痛下決心,在補習的3個月裡每天除了8小時睡覺,其餘的時間基本上全部用於學習(3個月的進展就等於正常的4、5個月),說大不了像當初在中國考大學時再拼一次,希望最終能取得95分入讀名校卑詩大學(簡稱UBC)。最後,這位學生竟出人預料地取得了托福100分的優異成績(滿分為120分)!

由於曲老師對自己要求頗高,在事業上的付出難免就要比收穫多很多。例如,「竟成」開設有雅思課程,參加課程的留學生們不時會向曲老師請教如何解決生活方面碰到的問題(不解決甚至可能影響到學習),曲老師也一向樂於為學生們義務提供各類諮詢服務,但時間一長家人就不願意了,說人家不付費,你為人家解釋了一兩個小時。

當然,太忙太累時,曲老師偶爾也會覺得心理不平衡,但過後想一想還是覺得很值得:他得到的是社會的認可。在曲老師看來,有些事情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能夠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2009年的一天,曲老師作為UBC大學的一個留學項目合作夥伴、一個講座的特邀演講嘉賓,受邀請來這所著名大學,為國際學生演講。這所校園佔地面積較大、建築也不少,曲老師當下向兩名學生模樣的行人問路,沒料到兩名學生一見到他就驚喜地打招呼:「曲老師您怎麼來這裡了?!」曲老師定睛一看兩人很面熟,想起他們是自己以前的學生。

後來曲老師再次受邀到該大學出席另一個講座的演講。這次的地點跟上次不同,是在校園的另一側,不過類似上次的事情竟然再次發生:他在問路時又碰到另外兩名學生,竟然兩名學生都曾經在竟成讀過語言!這讓曲老師感到驚喜的同時也感到很欣慰,覺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很有意義——幫助了不少學生走向成功。

DSCF0929轉變思想走出「中國式傷痛」

與其他加拿大人一樣,曲老師也有這樣的同感——中國來的新移民(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包括當年的他自己),對他人和社會缺乏信任度。譬如,人家想幫助他們,但他們很可能會認為人家想騙他們。此外,思維與講話方式也往往帶著一種警覺。譬如遇到甚麼優惠,就會警惕起來,會懷疑「優惠」背後是不是有「陷阱」,精神常處於緊張狀態。

至於這種戒備狀態帶來的後果,曲老師覺得大概有下面這麼幾條:其一,與環境不協調,給自己帶來不愉快;其二,行為方式的極端、失衡,例如「拼錢」、拿錢說話;其三,融入本土社會慢,對社會造成「素質跟不上」現象。

曲老師剛到加拿大時,在路上遇到一些不認識的人對他微笑,當時他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自己的衣服穿的不得體啊?」後來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心態還沒有入鄉隨俗——在加拿大,尤其是在行人較少的地方,與迎面而來的陌生人打招呼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禮貌。

當時雖然是新移民,但曲老師畢竟英文碩士畢業、在大學又教過英語、在外企工作過並被派駐到杜拜長達3年,具備相當的西方文化和經驗,儘管如此,他仍然不免需要一個過程來適應兩地環境的巨大落差。

移民15年一路走過來,曲老師總結出以下經驗,供新來者參考:

其一,思想融入——了解自由、民主、人權會帶給社會怎樣的福祉,例如,通過實地接觸、了解,體驗在有人權保障的社會裏,才可能有接近平等的社會架構,並且人際關係是受尊重的,避免出現對人性踐踏的現象。

其二,行動融入——參與主流社會活動,比如介入社區服務、參加各類講座、讓自己在心理上不至於在陌生環境中產生恐懼感;還有就是選擇正信仰(在原居地或許不信神佛),能夠在信仰的正理中從善如流,敞開思想讓自我昇華。

其三,語言融入:克服溝通困難積極融入,告訴自己:學新語言能幫助自己吸納多元文化,結識不同族裔友人,讓學習更加快樂。

華夏移民正在突破的「瓶頸」

曲老師體會到,中國移民想加速融入本地社會,重中之重是重建價值觀。他發現,一些中國移民與本地社會格格不入、難以融入並因此造成心理不健康甚至心理陰暗(例如自成小社會,產生偏見——認為加拿大只有新鮮空氣、乾淨的水、美麗的環境,看不到多元文化的優勝處)。

探究原因,曲老師認為語言障礙固然有關,但最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社會整體價值體系坍塌、導致人們思維方式變異造成。而價值觀的淪喪與「無神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有直接關係。

曲老師認為,華夏民族具有五千年輝煌的佛道儒神傳文化(五千年前的軒轅黃帝以及後來的老子、近代的張三豐真人等道者,二千多年前的儒家先賢孔夫子、釋迦牟尼佛-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經由這些聖人們傳播的傳統文化卻在近幾十年間被人用「無神論」橫加打擊。「想將信神的社會打得不信神。」

曲老師說:「『無神論』讓人不相信善惡有報,變得自私,處於無精神約束狀態,因此更容易做出失控、極端的事情。無神論者從信仰缺失的社會來到有信仰自由的西方社會,發現自己不對但不想改變的話,就可能形成陰暗心理。」「無法與西方人達成思想溝通(互不理解),畢竟在西方社會裏有信仰以及在宗教裡的人居多」

「但畢竟中國人的(文化)『根基』還在,儘管受到『無神論』灌輸,中國人骨子裡還是信神佛、信良心。」「來到西方社會後,對西方的人際關係有了真實的了解、對世界有了實際的了解,往往都會對自己的過往作出反思。」

「就我個人來說,來了之後經過不斷的思考,去思考自由、人性化的東西、價值觀……還有就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心靈的寧靜與返璞歸真。」

「來到西方後才有幸看到中國文化的「標竿」——「神韻」藝術團演繹的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這個演出在西方社會被公認為是真正的中國文化,很多西方人看了都說這才是好的東西。」「現在傳統的中國文化其實不在中國,(不是說中國沒有傳統文化),有也是埋在心裏的種子。」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話題又回到了移民的好處:能夠實現精神追求,達到自我實現,人作為個體受到尊重,這些都不是拿錢能夠換得來的。」 ◇

責任編輯:鄧林

 

 

相關新聞
溫哥華「做成功家長」研討會將臨列治文
溫哥華東學生家長集會   反對關閉三小學
加拿大華裔辛酸移民故事  溫哥華首映
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的慶祝教師節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