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暗處看見光》書摘

書摘:婉拒Google 到資策會

作者:甘仲維

《在最暗處看見光》/時報出版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45
【字號】    
   標籤: tags:

失明之後,我體會到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原因與用意,命運讓我的眼睛看不見,一定是有啟示性的目的;否則若只要我繼續過相同的生活,做相同的工作,上天何苦要這麼安排。

我最熟悉的是資訊業,研究所畢業後,決定從事無障礙軟體開發的整合或設計工作,結果透過平台媒合的工作大多以勞力為主,其他職缺對於障礙者的接受度普遍不高。轉念一想,美國在這方面的需求較高,工作機會應該較多,於是開始向美國公司投遞履歷,結果安排面試的回信竟如雪片般飛來,其中包括幸福企業Google,我十分驚訝,畢竟那是許多資訊人夢寐以求的公司。

我前前後後與Google 的人資主管面談長達六個月之久,因美國與台灣兩地的時差,幾乎都是在半夜腦筋不太清醒的狀態下回答問題。

有一回,面試主管提問:「Russ,你是視障使用者,我們現在要設計一台自動販賣機,視障者如何注意到這台販賣機,如何購買商品、付費?」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很簡單,只要讓販賣機發出聲音就可以了。」

面試主管說:「不,不能發出聲音。」

我完全沒料到他會直接否決這個設定,愣了一下,繼續說:「在地面上裝設凸起的標示,像導盲磚一樣,我就能順著指引走到販賣機前面。」

他頓了一下,又問:「那你如何選擇想要的商品?」

「螢幕採觸控式,然後聽聲音報讀。」

「不,不能有聲音。」

「用點字。」

「不行。」

「用聞的,不同的商品欄位散發出不同的味道。」

「好,要如何付款?」

「透過藍芽或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又稱電子標籤),用手機付款。」這次我記取教訓,不再說用語音報讀了。

最後他要求我根據剛剛的回答提出一個演算法,我歸納後回答了演算法的步驟。隨後面試主管只簡單地說會再和我連絡,我忍不住當場反問:「我的方法你都說不行,請你說說怎樣才行。」

「我會採取溫度差異,讓經過的視障者可以察覺販賣機所在的位置。」

我坦白告訴他:「依我成為視障者兩年多的經驗,感知溫度差異對我來說不是那麼重要。」

他似乎不是要得到一個標準答案,只是考驗我是否能在短時間內腦力激盪,想出答案,就算天馬行空的回答也沒關係,只要有理論依據。

面試結束後,我對如何設計符合障礙者需求的產品有了更多省思,我發現自己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當面試者要求為視障者設計販賣機功能時,我的答案都是以自己本身就是視障者為範本,但視障者有長幼、高矮之別,我沒有進一步考慮到老年人可能行動不便,或沒有智慧型手機可以付款;設計一個友善關懷產品時,除了考慮到如何使用之外,還要想到會給誰用,以及好不好用。

我應徵的是Google 產品中心的職位,後來經過多次面談,人資主管根據我的能力與所學相關性,把我轉調到其他單位,最後錄取的工作單位是FAE (Frequent Asked Engineer),也就是專門解決無障礙問題的部門,負責針對無障礙需求提出反饋。當時我想做的工作是產品端的開發,因為我身為障礙者,能夠根據自身經驗來設計產品;但人資主管認為我比較適合在FAE部門,雙方溝通上一直不太順利。

朋友一聽到我有機會進Google 工作,十分替我高興,但對我堅持要去產品部門的想法,直說這算是「甜蜜的兩難」吧!

其實我想要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真的想開發出一套無障礙產品。最後一場面試中,一位主管問我:「Russ,如果你想做的是和無障礙開發有關的工作,為什麼一定要在美國?在台灣沒有機會做到嗎?如果你在台灣任職,不是更直接幫助台灣人嗎?」當時台灣確實沒有這樣的產業環境,不然我也不會選擇隻身回美國找工作。

不過他的話觸動了我的靈感,如果真能在台灣研發無障礙產品,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嗎?我考慮了幾天後決定回絕Google 提供的職位,打包準備回台灣。

朋友聽到我的決定後忍不住大叫:「你瘋了嗎?那可是Google !怎麼不先進去再說?」

我酷酷地回答:「還好吧!」(好啦,我承認事後回想起來還是很興奮,「哇,Google 錄取我耶!」)

很慶幸的是就算我不工作,我的家人也能把我照顧得很好,但既然決定貢獻一己之力,金錢報酬就不是最主要考量的因素了。車子、房子都不是我想要的(事實上我也不能開車),我義無反顧,就是要做真的想做的事情。

回到台灣後,我一邊繼續投遞履歷,一邊成立視覺希望協會,期望幫助更多障礙學生解決就學遇到的問題。不久後,中正大學史無前例地招收了兩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視障僑生,他們透過關係來找我幫忙解決上課的問題,而且分別在一、兩年內榮獲各自系所書卷獎的優異成績,事實證明只要給予障礙生足夠的輔具協助,使學習不受到障礙,他們一樣能表現得很好。

後來進入資策會工作完全是個意外,也可說是上天給我的一份禮物。當時我經常到各級學校演講,分享經驗與心得。恰好有次資策會長官坐在台下聽到我闡述關懷科技的無障礙裝置,會後他主動來問我:

「如果資策會想開發無障礙裝置,應該從何處著手?」很高興我長久以來堅持的訴求被聽見,也很感謝資策會給我一展專才的機會。資策會的長官們很尊重我的想法,也願意放手讓我有發揮的空間。我是資策會聘任的第一個視障員工,同仁們沒有因為我是障礙者,就對我的工作有差別待遇或特別通融,而是把我當成一般同仁平等對待,是的,我想要的正是一個能公平看待障礙者工作表現的環境。

雖然我一開始是以障礙者為產品開發的目標族群,但隨後想到老年人以及未來老化的人都應該納入目標族群,因此開發這類產品既緊急又重要,雖然現階段大家尚未感覺到無障礙環境及關懷科技的急迫性,可能覺得很重要卻不緊急,可是一旦幾年後需求量爆增時,再加緊腳步研發已是緩不濟急了。

而我選擇加入資策會團隊,是希望能有機會將發展「關懷科技」的想法在台灣扎根落實,一方面提供現階段的障礙使用者更好的協助,另一方面提前因應老年化社會來臨的衝擊,於公於私考量障礙者的實際需求,是我責無旁貸該努力的領域。

我一天到晚拋頭露面(笑)到處參加公益活動或演講,也是希望和我接觸過的人可以多少了解視障是怎麼一回事,只要有互動,視障者的處境會更被理解,非障礙者會更有同理心,願意讓障礙者進入到各種不同領域發揮專長。如果障礙者無法立足於各產業之中,這些地方將永遠不會有無障礙化的機會。因此我也想呼籲障礙者本身或是扶持團體要勇敢挺身而出,與社會主流大眾多一些交流與互動。

本文節錄《在最暗處看見光》一書/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關注全球重大新聞和專家意見的《World Affair》雜誌報導,《失去新中國》一書作者、前美國智庫研究員伊森•加特曼(Ethan Gutmann)在2012年7月出版的新書《國家器官》(State Organs: Transplant Abuse in China)中寫道,「當王立軍在2月6日晚上突破重圍來到成都美國領館時,他帶來了一系列重創他上司薄熙來的故事:薄與英商海伍德被謀殺有關、挪用重慶公共資金、勒索當地的犯罪黑幫。」「身為前重慶公安局長,王對薄知之甚詳……暗指薄與江派大員周永康密謀……奪權。」
  • 對許多人來說,富有慈悲心(或言同情心)的管理之道,這一理念說好點是太煽情,說得不好聽則是管理不善。但新的研究表明,善良的品行並不會讓管理者顯得太軟弱,反之,利他的品行會在團隊中增加領導者的威信;某些情況下,會轉化為一種很強的競爭優勢。
  • 山繆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對謀殺妻子的罪名,開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偏離了軌道?此時山繆才赫然驚覺,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計,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對山繆所進行的報復。
  • 山繆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對謀殺妻子的罪名,開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偏離了軌道?此時山繆才赫然驚覺,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計,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對山繆所進行的報復。
  • 山繆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對謀殺妻子的罪名,開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偏離了軌道?此時山繆才赫然驚覺,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計,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對山繆所進行的報復。
  • 八十歲以後畫的蝦,才真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那精確的體態,富有彈力的透明體,在水中浮游的動勢……可以說,藝術造型的「形」、「質」、「動」三個要素,都臻於完美的境界。
  • 文藝作品離不開景物描寫。關於景物描寫的性質和作用,王國維在《人間詩話》中說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撮要精闢,頗耐尋味。
  • 托爾斯泰認為:藝術家的目的「在於通過無數的永不窮竭的一切生活現象,使人熱愛生活。」另有一位大作家,也認為:「文學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向前進的燈光!」
  • 考卷是否可以疊高我們的生命? 答案是「否」,如果用考卷摀住耳朵,聽不見身旁生命倒下時的轟然巨響……
  • 我們太「習慣」自己的生活,所以對生命的獨特性習焉不察; 渴望改變生命,卻在一次次挫折後,開始害怕去碰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