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藝的秘密

皇甫容

戰國青銅兵器玄鏐戈,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47
【字號】    
   標籤: tags: , ,

數千年以前,中華先賢以其精巧的技藝、開闊的認知,將智慧和藝術完美地融合在青銅上。中國古代高超的冶金工藝,在神州大地熔鑄出別具風韻的光輝藝術。山水流轉,年華飛逝,而青銅藝術呈現的豐富造型和鑄像,歷經風雨朝代變更,定格歷史瞬間,留下精彩永恆。

煉金傳

上古時期,共工氏頭撞不周天,導致擎天巨柱折斷,地維也被扯斷,天向西北傾斜,女媧採煉紅黃藍白黑五色石,將其在熊熊烈火中燒煉後,修補塌陷的天空(《列子》)。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出生時攜帶一枚通靈寶玉,就是女媧煉石補天所剩的一塊。

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後,回到縉雲堂修煉。在大眾的印象中,一提修煉就是剃度出家,進山進廟,其實古代的修道有非常廣泛的形式。譬如,黃帝在修煉的同時,也以德治理國家。他以九德立官,以孝、慈、文、信、言、忠、恭、勇、義教化百姓。黃帝又以六禁約束官員,使他們輔助理政的同時,能夠清廉節儉、修心養性。

黃帝採首山之銅,在荊山腳下鑄造大鼎。鑄鼎告成後,一條祥龍自天而降,迎接黃帝飛昇(《史記》)。大禹王治水後,收九州之金,鑄造九尊巨鼎。因鼎上鐫刻魑魅魍魎圖形,採陽法陰數雄鎮九州。從此,鼎被視為旌功記績的禮器,也被視為立國之重器。

漢武帝「因得鼎汾水之上」,將年號改為「元鼎」。古代帝王將鼎視為通天之神物,鎮邪之寶器。傳說雖為久遠,但其內涵不容小覷。

上古冶金既富含精神寓意,千錘百煉;又是一門嚴謹的工藝,要原料配比合理,才能鑄造出所需的器物。

商代青銅禮器獸面紋鼎,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青銅鑄造工藝

「金」在古代是指廣義的金,泛指金屬。冶金技術,涉及到礦冶,包括對礦石的開採和冶煉,從礦石中提煉金屬;融化金屬、加工鑄造等多種技能。

「史前金屬七雄」主要是金銀銅鐵錫鉛汞,其中最重要是銅和銅合金。銅合金按照加入元素的不同,分為紫銅、黃銅、白銅和青銅。

中國古代使用的青銅根據合金的成份不同可分為錫青銅、鉛青銅、鋁青銅、鈹青銅等等。青銅器的產生,整體程序首先需要對各種金屬成份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然後進行勘測、採礦、冶煉,得到一定純度的金屬後,才會進行熔鑄以及各類合金加工,涉及到整套系統的化學知識。

地下採礦涉及到採掘工具、運輸、礦井支護技術以及通風設施。而金屬冶煉需要承受高溫的熔爐、對金屬原料合理的配比等技術。熔爐的設計、金屬的純度又是一整套系統的工藝。

古代金屬的成型方式,最主要是鑄造。將金屬融化以後,澆入事先做好的模型,待金屬凝固後脫模,就會得到所需的器物。從現有出土的青銅器物來看,無論規模大小,各式造型都非常的豐富。

青銅製造的奧秘

青銅器留下永恆的美,也留下很多讓現代人探知不盡的奧秘。它們的存在,顛覆著今人的認知:「愚昧無知」的先民,怎麼能製造出這麼精美的藝術?

《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六齊」規律,就是古人對合金成份配比的經驗總結。除了配比,還需要知道金屬內部的晶體結構,即金屬中各類原子、分子的空間排列方式。不同的排列方式會產生不同的金屬,會出現軟度、硬度上的差別,譬如金、銀、銅、鐵等。

而金屬元素週期律出現的過程令人匪夷所思。英國金斯頓大學哲學兼科學教授保羅‧史查森(Paul Strathern)著作的《門得列夫之夢》(Mendeleyev’s Dream:The Quest for the Elements ),談到整個化學從煉金術演變的歷史過程。他再次談到科學界一個眾所周知的夢,就是俄羅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門捷列夫的神奇之夢。

門捷列夫在夢裡看到一張表,不同的金屬元素紛紛落在相對應的方格裡。醒來後,他迅速記下表格的設計理念:元素的性質會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呈現有規律的變化。門捷列夫列出的週期表,成為日後化學研究的指南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化學王國「憲法」——元素週期律。

現代人要想看到金屬中原子的排列方式,要使用電子顯微鏡放大到100~2,000倍,甚至是幾十萬倍才能觀察到金屬內部的精細組織。金屬的內部晶粒越小,其強度和塑性也就越好。

商代青銅禮器獸面紋鐃,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而古人是如何看到的呢?現代科學公認的六大特異功能是:特異致動(PsychoKinesis)、人體非眼圖像識別、遙視、透視、預測、心靈感測等。而後五種都被稱為特異感知Extra-Sensory Perception(ESP)。這些功能的真實性已被很多科學研究、實驗所證實。

那麼古代文獻記載的,修煉有素的人會出現神通功能就不是迷信,也同樣是科學。古代修道人採藥煉丹,對各種金屬的認知,對金屬內部成份的透視,完全有可能是他們通過自身的功能來了解。

參考資料

1、路迪民、王大業:《中國古代冶金與金屬文物》
2、人民報:《科學史上四個轟動世界的夢》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1/9/38266.html
3、滕銘予:《中國古代冶金史》
4、《國粹精華 青銅器鑑賞》 http://www.gfqtq.com/en/newsInfo.php?nid=297

@*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考古人員近日在湖南郴州市南塔古墓群發掘出一把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青銅劍,劍身非常完好。
  • 在一個遠古因紐特-愛斯基摩人定居點挖掘的美國考古學家出土了在阿拉斯加州首次發現的史前鑄青銅製品。 (20111114-SCIENCE-ALASKA-ASIAN-BRONZE-133839238l)
  • 河邊洗手也能淘到3千年寶劍。近日,江蘇高郵市臨澤鎮一名11歲男孩到河邊洗手,「洗」出一把灰黃色的青銅劍。經鑑定,這把青銅短劍為商周時代鑄造,距今已有3千多年歷史。
  • 藝術的表現貫穿於人類的歷史長河:文學、音樂、美術、戲劇、建築等多種形式,分別以各自的風采記錄和繁榮著社會生活。其中,繪畫是一個有著獨特魅力的領域。千百年來,那些畫中的人物景色和故事,不僅反映出作者自身的觀察視角和內心世界,更折射出某個時期局部或整體的社會勢態--時而是蓬勃發展充滿生機的盛世,時而是道德沉淪希望幻滅的末路,又或許是昭示著撥開迷霧,揚帆歸航的生機。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迎30週年館慶,舉辦「鼎立三十」特展,揭開青銅器的銘文、紋飾、採礦、煉銅、鑄造的歷史文化和科學的面紗,觀眾除能一睹商周時代青銅風采,還能透過鑄造及材料科學的演變過程,體會金屬鑄造在人類文明進展上的重要貢獻。展覽期間有鑄造實作體驗、敲編鐘聽音樂、古銅礦坑採礦等活動,帶領觀眾回到先秦時代,進入採礦、冶煉、鑄造的青銅器世界。
  •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現場堆放的700噸氰化鈉被曝光後,引發社會輿論擔憂。近日大陸網上廣泛轉載一篇有關氰化鈉的文章,該文披露了在中共官方無度開發資源,在中國大力推行一種利用氰化鈉提煉礦產的「煉金術」,受到網民眾多關注。
  • 墨爾本一個藝術畫廊的一座價值1.2萬澳元的青銅獅子雕像被盜。店裡的監控錄像拍下了全過程。警方正在尋找竊賊並呼籲知情者報案。這早已不是第一例厚顏的小偷被攝像頭拍下的案例了。
  •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它坐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約五華裡的洨(音淆)河之上,是座石砌拱橋,當地俗稱大石橋,由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大約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是迄今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 明朝有個鄉民鋤田,發現了古城牆的遺址,便順手挖了起來,看見一塊色澤漂亮可愛的石頭,就將這石頭帶回去給自家的小孩做玩具玩耍。過了幾天,他家發現這石頭的奇異之處:每逢中午和晚上子時(23點到凌晨01點),這塊石頭都會「鏗然有聲」的發出鳴響。他覺得奇怪,就將其擺在自家的神龕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