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節「面子」展 愛面子文化的深層思考

人氣 265

【大紀元2016年09月11日訊】(記者邱晨溫哥華報導)溫哥華每年一度的亞裔文化盛事台灣文化節在上週末圓滿結束,今年主辦方嘗試通過多向交流與深入對談,為台灣社區在加拿大社會的貢獻,開拓另一條更長遠的路。

台灣文化節的「面子」展現場。(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面子」展現場。(邱晨/大紀元)

加拿大和台灣社會都捍衛民主的價值,但在民主發展的過程中,都有自己辛酸的歷史。本屆台灣文化節推出的「面子」圖片展,藉以藝術形式,帶動東、西方於「面子」文化的討論,也同時認識加拿大在台灣民主發展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台灣文化節的「面子」展現場。(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面子」展現場。(邱晨/大紀元)

人們普遍在意面子,個人的、國家的,愛面子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呢?在溫哥華市中心圖片展現場擺放著近20副面具,形形色色,甚為賞心悅目,而面具後面展出的歷史照片則引發人們思考:

  • 家醜不外揚的觀念是否影響著我們進步的思維?
  • 一些新的理念,如何不停留在單純的想法階段,進而找到改變社會的實踐力量?
  • 我們到底要用多少心思去保護那個你為外人或是別人的希望而包裝的自我?
  • 如果眼睛是靈魂之窗,那在窗後的是誰?

一件有爭議的事件,一個令人傷痛的畫面,經過歷史的軌跡,時間的熏陶,不同視野也有機會延伸。

面具:「雄心壯志」

台灣文化節的「雄心壯志」面子。(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雄心壯志」面子。(邱晨/大紀元)

「雄心壯志」面具後面的圖片有關1979-1980年發生的美麗島事件,這是台灣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的一次歷史事件,此事對台灣的政治、文化都產生劇烈影響。

台灣文化節的「雄心壯志」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雄心壯志」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民主政治制度乃是意見形成的一個程序,透過這個程序,使政府和平的服從多數人的意志。」一段普世價值的言論,在70年代的人卻得噤聲,「美麗島雜誌」如此的內容遭禁,相關人士還被冠上「叛亂罪嫌」。

台灣總統蔡英文曾說:「沒有一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認同道歉。」

面具:「中國一定強」

台灣文化節的「中國一定強」面子。(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中國一定強」面子。(邱晨/大紀元)

「中國一定強」面具後面是有關美麗島事件的圖片。在沒有言論自由的年代,在美麗島雜誌之前,70年代黨外雜誌相鳴,甚至還手寫或手繪,海外的台灣人努力筆耕及支持訂閱,爭取台灣人言論及人權。

台灣文化節的「中國一定強」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中國一定強」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楊正昭醫師感言道:「但有些人很嫌棄,很怕被人知道有這種雜誌寄來,聽說還有些人用筷子夾雜誌(台灣青年),怕留下指紋。」

面具:「以德報怨」

台灣文化節的「以德報怨」面子。(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以德報怨」面子。(邱晨/大紀元)

「以德報怨」面具後面是「台灣早期民主活動人士林義雄與其妻方素敏1889年與加拿大台灣人李重義等人在本拿比住所聚會」的歷史照片。李重義回憶說,當時林義雄剛剛被釋放,與他聚會是冒著危險的。

台灣文化節的「以德報怨」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以德報怨」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溫哥華華裔藝術家蔡霞雰說:「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獨立思考跟言論自由,要不然什麼都不可能可以進步。」

面子圖片展引起Annie Chin夫婦的好奇。他們作為華人移民後代,享受著加拿大民主自由,而圖片展讓他們了解到台灣曾經民主很少。她說,面子是一個很不好的東西,讓人自我感覺良好、驕傲、瞧不起別人,而「以德報怨」是很難做到的。

面具:「溫文儒雅」

台灣文化節的「溫文爾雅」面子。(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溫文爾雅」面子。(邱晨/大紀元)

人人都在意自己的形象,「溫文儒雅」面子是學子風度。2014年台灣發生了太陽花學運,加拿大各地的台灣人,也持標語、國旗及向日葵,聲援太陽花學運。照片中是溫哥華的學子與僑胞。

許建立老師說:「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民主,講究人權、自由、平等的中國。那麼,台灣跟中國就可以坐下來談如何成為兄弟之邦!」

台灣文化節的「溫文爾雅」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溫文爾雅」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觀看圖片展的李太表示,這個展覽很重要,令人深思,台灣政府不能滿足民意,將會通過選舉而下台,目前香港人正處在爭取獲得民主的關鍵時期,每個人會如何面對和行動呢?

她說自己的妹妹去了香港,曾經笑話台灣人的爭取民主、人權與獨立,而雨傘革命時,她也勇敢地站出來,為香港人的自由與權力發聲。

李太表示,中國大陸地廣人多,應該有寬闊的心胸,如果人民不喜歡這個政府,那麼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面具:「中華兒女」

台灣文化節的「中華兒女」面子。(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中華兒女」面子。(邱晨/大紀元)

「中華兒女」面具後面是2014年3月30日的一張照片,台灣太陽花學生運動在台北立法院的一個場景。

台灣文化節的「中華兒女」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中華兒女」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僑居溫哥華的許建立老師表示:「70年代,當台灣正在評論台灣獨立,台灣民主化的時候,不少香港人笑我們說台灣在幹什麼?你們背宗忘祖,你們在搞什麼?到1997年香港要回歸中國的時候,自己就緊張了『It’s too late for us.』」

「歷史上發生的有爭議事件,令人傷痛的畫面,我們是面對它,還是迴避它?我們需要保護為別人的希望而包裝的自我嗎?」

面具:「國恩家慶」

台灣文化節的「國恩家慶」面子。(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國恩家慶」面子。(邱晨/大紀元)

「國恩家慶」的面子是很重要,然而在2014年12月11日,香港雨傘革命金鐘占領區被清場,學生打出的標語是「希望在於人民,改革始於抗爭。」

台灣文化節的「國恩家慶」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國恩家慶」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經說過:「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業務。」

面具:「同舟共濟」

台灣文化節的「同舟共濟」面子。(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同舟共濟」面子。(邱晨/大紀元)

「同舟共濟」面具後面是香港雨傘革命期間,2014年10月15日的一張照片,顯現抗爭者在龍和道隧道設路障阻攔警察攻勢。

台灣文化節的「同舟共濟」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台灣文化節的「同舟共濟」面子的背後事件。(邱晨/大紀元)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說過:「做自己想做的人,愛你所愛的人。」 為這個圖片做了很好的註解。◇

責任編輯:易君

 

 

相關新聞
「望春風」 台灣文化節二十週年
台灣傳統文化 橫跨加拿大
TELUS研科台灣文化節隆重推出1+1演唱會
台灣文化節  龍應台嚐美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