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大賽兵器展再現傳統 冠軍劍傳遞武德文化

【大紀元2016年09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葉蓁美國紐約報導)賽場內,刀光劍影,南拳北腿,各門派高手一展風采;賽場外,千錘百煉,神兵出世,鑄劍師再鑄武林傳奇。伴隨著第五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的賽事,場外為期兩天的兵器展是大賽最精彩的文化活動之一。

兵器展位上陳列了五把寶劍和兩把刀,它們均來自台灣「青雲鑄劍藝術館」。其中五把寶劍由第三代嫡傳陳重智先生親手打造,將贈予大賽的五位金獎得主。陳重智是少室山維陀門第34代俗家弟子,承傳祖父陳天陽教導的嶺南鑄劍心法技術,是台灣屈指可數的鑄劍名師。

這五把劍分別是青釭劍、十絕紫微劍、八卦太極劍、四象青萍劍與天地人三才劍,是鑄劍世家為支持新唐人武術大賽的心血之作。五把寶劍的劍鞘統一鐫刻著「青雲」銅字,整體形態修長古樸。每把劍形制相似,以不同造型的銅質護手為主要區分標誌,比如八卦太極劍的護手刻著太極圖案,四象青萍劍的護手彷彿隨風起伏的荷葉。

大賽亞太初賽專案經理王仲宇教授,特別介紹鑄劍的機緣:「當初主辦方向陳先生募劍時,談到大賽的辦賽宗旨是推廣傳統武術,弘揚傳統武德,他的眼睛一亮。」陳重智當場表示,要把最近安排的工作放一放,擠出時間專門為大賽鑄劍。

在陳重智看來,武術大賽的辦賽宗旨,與祖父傳授他鑄劍技藝的苦心是契合的。他還告訴主辦方,鑄劍也是看機緣的,有時福至心靈,鑄劍就非常順利。王教授說:「陳重智回憶當時鑄劍的心情,特別平靜寧和,所以我覺得他做出來的東西,能夠把個人的能量和精神鑄入其中。」

大賽選手、台灣「青島武館」館長林昌湘,也有一座自己的兵器博物館。得知賽場將舉行兵器展,他非常讚許。林昌湘說:「兵器是武術歷史的見證,武術文化的視窗。」就像人們通過出土文物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古代先民的衣食住行情況,傳統兵器也是記載武術的證據。「兵器隨戰爭形態而改變,見證了時代變遷。觀眾看到這些古法特製的兵器,就能對傳統武術有更多的認識。」

展區的導覽人員莎拉·邵是一位太極拳愛好者,也很喜歡陳重智打造的五把寶劍。她說:「與刀相比,劍更加文氣,本身蘊含著武德的要求。」《莊子》中說「眾人重利,廉士重名」,習武之人對名利沒有太多追求,但或多或少有爭鬥之心。而真正的高手習武能夠忍辱負重,不會為爭強好勝而出手。

莎拉以西漢大將韓信為例,介紹武德內涵。韓信身懷利器,遇到無賴,他寧可忍胯下之辱,也不願拔劍傷害弱者,賦予了寶劍堅忍、忍辱的高尚品格。而傳統武術的招式能夠透露習武者的秉性與德行,劍法中也自然帶著儒雅之風。因而古人將它與琴、棋、書並稱為文人四寶,譽為「百兵之秀」,實至名歸。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新唐人武術大賽將舉行 評委主席談傳統武術
《臥虎藏龍》武術指導讚賞新唐人武術大賽
武術承載深厚文化 八卦掌大師賀新唐人大賽
2016年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