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國保健品市場巨大 良莠不齊

華人保健品市場發展快品種多 東西方文化不同 進補前擦亮眼睛

市場上的保健品林林總總,華人挑選時一定要睜大眼睛,圖為一家市場上的維他命產品。 (Mario Tama/Getty Images)

人氣: 411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7年0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專題報導)補血、補鈣、補腦、補眼、排毒、減肥…,在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保健、尤其是老年化的今天,不但健康服務業成為過去兩年美國就業人數增長最多的行業之一,各類保健產品也火了起來,保健概念層出不窮、新品迭出。

儘管保健品市場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然而,保健品的信譽一直不盡人意,能長久立足的品牌並不多見,原因是一些保健品經營者想方設法將保健品當藥品來賣,承諾產品功效,一些保健品因達不到功效被消費者投訴,嚴重者被政府檢查勒令下架。

另一方面,保健品的功效也是因人而異,產品本身不具備明確的藥理作用,醫學機構也沒有鑑定,說到底還是食品,因此無需任何認證即可上市販售,只需到FDA備案即可。這片領域的紛爭,用「拓荒時代的蠻荒西部」來形容並不為過。也因此,去年至今聯邦多機構整頓營養劑市場,百餘商家遭起訴。

保健品市場空前繁榮

保健的方法很多,飲食保健是其中一項,根據美國植物學委員會(ABC)下屬HerbalGram於去年9月公布的報告,2015年美國藥草補充劑的銷售增長了7.5%,總的銷售額接近69.2億美元,已經連續12年不斷上漲,不斷刷新歷史紀錄。

另有數據顯示,加上維他命、礦物質、營養品等形形色色的功能食品,美國保健品的銷售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相對於2015年美國人花在處方藥上的4,248億美元(IMS Health數據),可見其市場之龐大。

唐人街「萬寧藥房」的老闆劉彼得說,不光中國人相信「進補」,美國人也有「以食代藥」的類似想法,近年來,到他的藥房「買維他命的比以前多很多,現在的人都著重保健康,比以前更注重,非常明顯。有時我去參加(行家)會議,你想不到營養液這個行業多大,年年增加很多。」

劉彼得認為,保健品旺銷原因有兩個:社會老年齡化,老人渴望保健養生;由於昂貴的醫療費用及西藥的副作用,使越來越多的人尋求自然的保健和治療方式。「現在每個人壽命長了,到60歲才壯年,自己打理好健康的底子,每次給co-pay (消費者個人負擔的醫藥費用)都少給一些。」

華人養生觀念重 保健品市場發展快

由於家庭自製傳統補品的製作過程繁瑣,消費者趨向於購買服用方便的保健品。

劉彼得說,健康產業的最大消費群體又分幾類,除了「銀髮族」對保健品的需求旺盛外,患了致命疾病的人,對保健品更是出手大方。「針對目前醫學尚未解決的難題,例如:老人癡呆癥、糖尿病、癌癥,尤其很多人年紀大了,壽命長一些,眼睛不好了怎麼辦?因此商家根據不同病情,推出不同的保健品組合,怎麼補肝、補腦、補眼……這個購買趨勢永遠存在。」

此外,處於家庭、事業雙重壓力下的中年人,學業重壓下的學生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華人行家怎麼評價?

市場上的保健品品牌有上百種,質量價格參差不齊。對民眾來說,最頭痛的就是保健品的不實宣傳。劉彼得說,因為保健品不是藥,其上市並不需要經過 FDA的審批,是不是安全,是不是有效,都是廠家自己說的,宣傳誇張一些,無非是抓住消費者渴望健康的心理。

「就是全美國的營養液都玩這個遊戲,如果被FTC蓋了,再換一個名頭改弦更張,很簡單,如果某樣東西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它可能就是假的(If sounds too good it probably isn’t)。 」

劉彼得說,就像幾年前火爆一時的某鈣片品牌,「講得全身病痛都可以解決,廣告渲染過了頭、價格又貴,樹大招風,大了政府就查,現在沒賣了。不只中國人圈子裡,西班牙人也是,減肥效果誇張,同樣出問題。」靠廣告炒作起來的火爆效應背後,小心隱藏虛假信息。

身為中醫的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說,多數產品宣稱的效果都是「自吹自擂」,他本人並不相信花樣繁多的保健品,「假如保健品真有這樣好的效果,那些品牌就不會這樣一批一批的消失無蹤了。」

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發現自己記憶力衰退,深感不安。不少保養品聲稱具有改善記憶力、補腦的功效。對此,蕭貴源說,大腦精密複雜,記憶衰退是一種複雜的現象,阿茲海默癥(老年癡呆)至今沒有藥物可治,買口服營養藥是浪費錢,不如拿這個錢去買新鮮的食物,「只要飲食平衡,人們平時吃的食物裡就有足夠的營養。若想延緩大腦老化,應該用腦不停,培養『活到老,學到老』的生活態度。」

美國保健品管理 絕對不能說療效

一些保健品使用像服藥,宣傳如同做醫藥廣告,常混淆食品與醫藥界限,對於這一點, FDA明確規定,保健品廣告宣傳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禁止宣傳療效。如果一個產品可以預防、治療或減輕疾病,或有某種功效,要求公司向FDA證明該產品是安全、有效的。

但是很多時候,這二者之間的界限並不是那麼清晰,存在著灰色地帶。例如,「治療骨質疏鬆」是「療效」,不被允許;但是如果說「有助於骨骼健康」, 廠家認為有證據支持就可以使用。

中美醫師協會會長劉季高醫學博士認為,「幫助」一詞其實也是鑽空子,「他們想用中文翻譯故意混淆視聽。能夠列為保健品,不經過FDA通過的原因是說,他不可以做任何廣告,講對身體健康有任何好處或壞處。如果打廣告說『可以讓人年輕貌美』,是違法的,就好像吃白菜是食品,不可以寫吃了白菜可以長生不老。儘管有些保健品有人吃了有效。」

由於不像藥品般需要嚴格認證,保健品產銷者就和FDA在這些字句上糾纏。雖然,保健品廠家必須宣稱「未經FDA審查批准」,或者註明該品「不代替藥物診斷治療和預防任何疾病」。

但是,標籤看不明白,也會有問題,一些宣傳上的詞語迷藏,容易將期望值非常高的消費者引入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GMP只保純度 不保功效

在日常生活我們常聽到「GMP」這三個字,一些保健品廠家在宣傳時說「是美國GMP大藥廠生產,質量保證,效果極好。」

康逸健保亞裔總監蒙合意(Amy Mung )介紹,「GMP」為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縮寫,中文意思為「優良作業規範」,「GMP意味著每一粒藥的成分會一樣,份量的控制會很穩定,不一定代表那個藥會很好,與藥是否有效,是另外一回事。」

她說,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健康而均衡的飲食,比吃任何保健品都來得有效。服用保健品,主要還是對一些營養不良的人有幫助,然而,不同於受到嚴格監管的處方藥,保健品中存在「黑匣子」,需要消費者理智判斷。

東西方文化不同 買者自慎

美國的保健品行業從1940年代就開始了。不同的是,中國的保健品重點描述功效,西方保健品則著重述說對人體有效的成分。劉彼得說,消費者崇尚自然二字,「一講天然營養食品,沒有人能說什麼,這個詞一講已經聽不到什麼害處了,人一聽反正沒有什麼害處,就將自付費用來買營養食品。」

但其實也有誤區,「像銷路很大的紅牛能量飲料,說可以提升精力,增強體力,你想著營養,沒有想到是刺激神經的,含咖啡因。所以即使標示天然,也不等於無害,不需謹慎使用。 」

「此外還有大陸時興的傳銷,這些營銷賣來賣去,都是參加傳銷的人買,一下買了300美元的保健品,然後為了賣產品拿佣金,又要找人頭下線來賣東西,變成推動這個(保健品)市場。」

劉彼得說,一些食品再加上一點保健成分就成了保健品,成倍賺錢,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正反意見都要聽聽,「第一,很貴的保健品,真的值那麼多錢嗎?第二,最要緊,別有副作用;第三,不要相信太誇張的,也不要因此放棄了傳統的醫藥。」

劉季高醫師說,由於美國藥品和營養劑行業的市場巨大,隨著銷售增加,一些美國公司開始把中國的藥丸進口到美國「包裝」,也就是在美國把膠囊放入瓶中,轉換成美國產品,但是避開了進口商品標籤規則,沒有標示原產國。「原料來自中國,說成是美國產品,『包裝』兩個字沒有了。所以廣告並不表示醫療機構認可,服用保養品前,最好問過你的醫生。」◇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