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神人之際(二)

作者:台北商業大學教授 邱宜文
唐代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女媧執規,伏羲執矩。(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0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帝

帝,在甲骨文中寫作 等,是一個「天」或「大」字,中間加上一個大大的眼睛。

有學者研究甲骨文字之結構,提及甲骨文中常以一橫代表天的基準面,而另一「上」表示是從上面而來、從上頭而來的意思。以「雨」字為例,「雨」字之上部可歸納出兩種主要構形(註三):

小點(代表水點)+上面一橫是
小點+「上」的甲骨文字是
也就是,祖先畫了「雨」字的甲骨文字圖形,表示從天而來的水點。

「大」字,上加一橫天之基準線,是「天」字。或加「上」字,亦「天」字之另一形態。表示這人形是從天而來、從上頭而來,稱作「天」,是天字的造字初義。這人形不是指一般人而言的,因為一般人不是從天而來。

同樣的邏輯,「帝」字亦有上加一橫天之基準線及加一「上」字之字形,,「帝」字裡的眼形視線是從天、從上而來,所以也絕非屬一般人。而是上帝之視線向四面八方投射審視之意,為「帝」字之初義。

這個見解也非常符合古籍中對於「帝」字的意解,《說文解字》:「帝,諦也。」而「諦」字,《說文》則解為:「審也。」。如《關尹子‧九藥篇》:「諦毫末者,不見天地之大」,文中「諦」字乃是「視」、「觀」,「詳審」之意。

《詩經》描述周民族成為神選之邦的詩〈皇矣〉,其文曰:「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意思是「那位發著光的上帝,威嚴無邊地君臨下土。祂審視四方,發現民間的災厄疾苦。」既佐證了「皇」字的「光芒」義,又說明「帝」字的「洞澈」內涵。

「帝」是「洞澈」、「詳審」之意,且是由天而來的視線;被稱為「帝」者,代表的是他具有這樣的洞澈能力。假設皇是「頭上有光芒的人」,那麼帝是否可定義為一個「開了天目的人」。

雖然在百姓心中,皇與帝均非常人,但能力與高度顯然還是有所不同。「皇」本身就像天一樣,是光燄無際的人,而「帝」則是承接上天之力而能洞察四方,超越一般視角的人。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為何三皇的時代過去後,包括五帝及夏商的統治者,稱帝而不再稱皇?這應該不只是個更換名頭的自然趣味而已。皇與帝名號的更迭,不僅意謂著一個權柄的過渡,更標示了一個文化進程的遞嬗:神權過渡到人治的程序正在進行,統治者的形象改變了;神在人中的局勢正一步步地消失。

最早被稱為帝的是傳說中的五帝,五帝的說法甚多,大致可分為:
(一)、黃帝、顓頊、嚳、堯、舜–(《春秋國語》、《史記‧五帝本紀》、《世本》、《易傳》、《禮記》)
(二)、少昊、顓頊、嚳、堯、舜–(《尚書‧序》、《白虎通義》)
(三)、黃帝、庖犧(伏羲)、神農、堯、舜–(《戰國策》)
(四)、黃帝、顓頊、太昊(伏羲)、少皞、炎帝–(《禮記‧月令》、《呂氏春秋》、《淮南子》)
(五)、黃帝、顓頊、嚳、堯、少皞–(《資治通鑒外紀》)

去除曾經被納入三皇的伏羲(庖犧、太昊)、神農(炎帝),五帝的說法最為普遍,也最早的當屬《史記‧五帝本紀》所載:黃帝、顓頊、嚳、堯、舜;另有相傳為黃帝之子的少皞。然而無論是哪位,其形象已不如三皇奇特。

五帝基本上都是與常人相同的形貌,但具備著較高的智慧與異能。最早的幾個帝還同時出現於神話與歷史的記載中,其能力介於半神半人之間,但至顓頊絕地天通事件發生後,帝便與常人愈來愈接近了。五帝中的最後一位:舜,不僅沒有特殊異能,繼位前還要接受堯的幾次考驗,以確定其智慧足以承接領導地位(註四),至於其後的夏商之帝則除了大禹有因治水而列入神話的相關記載外,其餘都沒什麼特殊力量了,他們充其量只是流著神之血脈,可能較為聰慧或仁德之人而已。

五帝承襲三皇,主要的作為是繼續為人類建立制度與生活法規;較突出的表現有統一各氏族,擴展疆土,帶領百姓在天災(洪水)中生存下來等。例如黃帝平服蚩尤,堯睦九族、訂曆法,舜德化百官、順蠻夷,並且長達數十年的治理洪水;他們所為不像三皇是一種文化的「發明」或階段跳躍,而類似一種人類英雄的救世與決斷。

帝進入神話層次的記錄包括黃帝與蚩尤之戰(《山海經》)(註五),顓頊絕地天通(《國語‧楚語》)(註六),共工與顓頊爭帝(《淮南子‧天文訓》)(註七),禹平定共工之禍(《山海經》)(註八)等,……其中展現的神能已不同於創世的絕對力量,而較像同等層次半神半人之間的善惡鬥爭。到禹之後的夏商之帝,其表現就更為遜色了;禹子啟(夏后開)還曾經有上天取得神樂《九辯》與《九歌》而下的神話(《山海經》) (註九),其餘後代則連神話也無;他們透過祭祀或占卜與天溝通,但不能直接改變天象或號召神物。

「帝」之所以能力逐漸下降,據古籍所載是與人類世界整體逐漸脫離純淨,道德隳壞,對神的恭敬消失有關。據《國語‧楚語》下所載「觀射父論絕地天通」所述:

昭王問於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
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而後使先聖之後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齊敬之勤、禮節之宜、威儀之則、容貌之崇、忠信之質、禋絜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為之祝。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采服之儀、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於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禍災不至,求用不匱。

這段文字所論述的顯然並非個人想像,而是一個當時廣為人知的傳說,觀射父只是補充事件內涵的說明而已:上古是一個人神同在的世界,人與神是可以相互往來的,一些非常潔淨而品德高尚之人(巫覡),為人類做為中介與神溝通,同時也傳達神的智慧來教導人民,然而蚩尤的作亂毀掉了這一切。九黎作亂造成的破壞不單是戰爭而已,更嚴重的危害是「亂德」。表面上黃帝與蚩尤之戰是黃帝勝利了,但百姓的本質已受到污染,人類開始道德敗壞,自大而不敬神,「民神雜糅」,「家為巫史」,人人都敢與神平起平坐,甚至連神也受到影響而變得不潔淨: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薦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北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

顓頊絕地天通一事,不只是禁制了人去褻瀆神,同時也在挽救神不受人污染,使「無相侵瀆」。但留在人間的半神領導者顯然便無法避過這污染了,再加之人間與神已從此隔絕,他們的能力當然也會逐漸喪失,不斷下滑的結果,最後終成了普通人類。

漢朝大儒孔安國曾於《尚書‧序》中有同樣關於統治者素質下滑的論述:

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

三墳、五典、夏商周書都是「上世帝王遺書」(註十),三皇傳的《三墳》所言為「大道」,至五帝時的《五典》所言已是「常道」,到夏商周時層次就更低了,那個時代已「設教不倫」,不過還保留著一些對於美善的追求而已。換言之,人類領導者的教誨一步步地遠離了最美好時期的社會狀況,或一步步背離了神與神能,正如老子對道之分殊與變異所做之形容:「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老子》第三十八章)

周朝以後,領導者與神的界限已完全確立,統治者不再稱「帝」而改稱「王」,「王」的地位與意涵又比「帝」再下降一個層次。

「王」字的甲骨文,是一個高大直挺站在地平線上的人。《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可以說,王就是一個視覺上極為高大的人,人們可以追隨他的身影前進。演變到金文與小篆後,王字成為三橫一豎的結構,,《說文解字》載:「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也就是說,王的意義是一位能領悟天地人法則的人,但不是個具有特殊神能的人了。

班固《白虎通德論》對於帝與王曾提出一個層次上的見解:

帝王者何?號也。號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號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稱帝,仁義合者稱王,別優劣也。《禮記‧謚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在稱王。」(註十一)

帝與王都是稱號,稱號是用於表彰功業與成就的,「帝」的高度是「德象天地」,與天地一般美好,「王」的高度是「仁義所在」,具備人中最好的品德:換言之,「帝」還可以跟天地比肩,而「王」的偉大僅在人的層次之中而已。

《帝王世紀》載:

《尚書緯》曰:「帝者天號,王者人稱;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稱也;皇者,煌煌也。」《洛書》曰:「皇道缺故帝者興。」(註十二)

這是更清楚的說明:因為「皇」道沒了,所以才有「帝」:「帝」還是天神的名號,而王只是人的名號了。周「王」的另一個稱謂叫「天子」,但「天子」可不真是上天之子,那只一個人中的「爵稱」,也就是人自己封的政治地位等級而已。

若說「皇」,是人類記憶中所見的神,那麼「帝」,便是具神能的半神或英雄了,至周朝統治者改稱為「王」,則徹底宣告神人同在的時代全面終結。

縱觀中國統治者尊稱演進的相關記述,神話所試圖透露的最真實訊息是:在開天闢地之初,三位大神(三皇)依次降臨直接教導人類,締造了最關鍵的文化;接著五位(五帝)具有與天溝通能力的半神人帶領人們完善了群居制度,並統合了不同部族。到周時,人類已完全失去直接與神相通的力量,領導者不僅需以祭祀傳達訊息,更開始強調「德」之修養,建立禮、樂等能普遍提高人們素質的學習模式,以維持其文明之不墜。

三、結語

在中國歷史中,統治者的稱謂分為幾個進程:皇→帝→王,以及最終的合併名稱:皇帝。這個稱謂的發展可以說也標示了人類社會由神權到人治,天地由創世到分殊,最後各文化系統紛紛到位,並同時強制進入翻轉的過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訂下了「皇帝」的稱號,使統治者地位再次攀上高峰。嬴政其實是宣告了自己的神位,他是各宇宙天體的至高主宰,具統合三代以來所有神族子嗣的無上權柄。在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中,秦始皇正好也有個「祖龍」的神話傳說。「祖龍」,名義上即眾龍之首與源頭;而龍不但是中國傳說的神物,也是造人始祖神伏羲女媧之局部造象:

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

「皇帝」一詞,自秦以後便成為中國歷代正式王朝的君主尊稱。有趣的是:在中國,歷任皇帝所建立的從來不是一個國名(國名始終為中國),而是朝代之名;各朝各代所管理的區域,或意識上企圖總匯開啟的通常也不設定為單一一個國家,而是自居為總掌四圍區域的朝堂;它是各方國、各種族文化的樞紐,其興替也常常就是一段時期文明特色的轉換。

「皇帝」,其內涵不只是一國之主,乃是一個處於人神之際,肩負重大使命的,應在人中行神事的至尊無上者。

**轉引本文請註明作者,嚴禁抄襲或變更內容**

註:

三、見〈甲骨文「帝」之造字邏輯及其意義〉,http://spadetwo.pixnet.net/blog/post/71859293-%E7%94%B2%E9%AA%A8%E6%96%87%E3%80%8C%E5%B8%9D%E3%80%8D%E4%B9%8B%E9%80%A0%E5%AD%97%E9%82%8F%E8%BC%AF%E5%8F%8A%E5%85%B6%E6%84%8F%E7%BE%A9

四、據《史記‧五帝本紀》所載,堯禪位前試舜之事有:「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試舜五典百官皆治」,「使舜入于大麓,烈風雷雨不迷」等事。

五、《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杭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複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六、《山海經‧大荒西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

《國語‧楚語下》:「昭王問于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
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二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而後使先聖之後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齊敬之勤、禮節之宜、威儀之則、容貌之崇、忠信之質、潔之服,而敬恭神明者,以為之祝;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采服之宜、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祗、氏姓之所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於是乎有天地神明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禍災不至,求用不匱。及少 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亨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薦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其後三苗複九黎之德,堯複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複典之,以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敘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當宣王時,失其官守,而為司馬氏,寵神其祖,以取威於民,曰‘重實上天,黎實下地’。遭世之亂,而莫之能禦也。不然,夫天地成而不變,何比之有?』」

七、《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始有春夏秋冬焉。」

八、《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山海經‧海外北經》:「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台。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東。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

九、《山海經‧大荒西經》:「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

十、孔安國《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春秋左氏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

十一、班固《白虎通德論》:「帝王者何?號也。號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號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稱帝,仁義合者稱王,別優劣也。《禮記‧謚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在稱王。』帝者天號,王者五行之稱也。皇者何謂也?亦號也。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之總,美大稱也,時質,故總之也。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煩一夫、擾一士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夫匹婦故為皇。故黃金棄於山,珠玉捐於淵,巖居穴處,衣皮毛,飲泉液,吮露英,虛無寥廓,與天地通靈也。號言為帝者何?帝者,諦也,像可承也;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鉤命決》曰:『三皇步,五帝趨,三王馳,五伯騖。』」

十二、《帝王世紀》:「總敘帝王敍事皇者,天人之總,美大之稱也。《易緯》曰:『帝者,天號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稱之曰帝。天子者,繼天治物,改政一統,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養人,至尊之號也。大君者,君人之盛也。』《呂氏春秋》曰:『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也。』《尚書緯》曰:『帝者天號,王者人稱;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稱也;皇者,煌煌也。』《洛書》曰:『皇道缺故帝者興。』」(全文完)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帝王的墳墓開始稱為「陵」,約從戰國中期以後,首先出現於趙、楚、秦等國。《史記‧趙世家》載︰趙肅侯十五年經營壽陵。《秦始皇本紀》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由此可見,這是君王墓稱「陵」之始。因為當時封建王權不斷增強,為表現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墳墓不僅佔地廣闊,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墳墓就稱為「陵」。
  • 冕版的前後各有垂珠,稱為冕旒;冕旒會在皇帝眼前腦後來回晃動,也會遮蔽視線,意在...
  • 金鑾殿是文人學士等待皇帝詔命應對之所,因此極有名氣。唐代詩人李白在唐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就常常進出金鑾殿,受玄宗召見。又因為金鑾殿與翰林院相接,故翰林學士又美稱為「金鑾」。
  • 羅馬建築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發明混凝土和券拱。全新的建材及建築結構,大大擴展建築物的室內空間,進一步影響羅馬人的生活方式,其意義不僅限於建築學上的巨大貢獻,影響力甚至擴展到歷史和文化層面。
  • 貞觀十九年春,太宗皇帝頒發詔書,敕命玄奘住持弘福寺翻譯佛經,召集博學之士,共同完成大業,使佛法之雲再度蔭庇天下,使其智慧之日重新綻放光明。
  • 第一是列寧的對外政策是以蘇俄的力量支持各國共黨的『革命』;反之,斯大林的對外政策即是以各國共黨的『革命』支持蘇俄的政權。為了蘇維埃政權乃至為了他個人的權力,雖犧牲其在某一國家的共黨,亦所不惜。中國的共黨,即曾經屢次做他蘇俄和斯大林個人權力之爭的犧牲品。
  • 為什麼說桃符能辟邪?桃符怎麼演變成春聯?說來話長。最早的春聯內容為何、春聯怎樣普及中國百姓家?春聯演變從古代歷經五代、宋、明、清歷代,神荼、鬱壘、孟昶、朱元璋留名,桃符、春聯這民俗文化淵遠流長……
  • 對人們來說,「皇」,乃是一個能力超出常人的生命,甚至根本不歸屬於一般人類;三皇,在歷史記錄中,事實上是神。神的形像如何呢?或者退十步而言之,一個腦部開發超過一般人類的人,或身體能量場遠高於常人的領袖,對於他們形貌最貼切的描繪是什麼?
  • 大篆在我們當今社會中,已經不再是一種實用的字體,但是它的藝術價值和存在意義依然經久不衰,它的精神內涵、神性特點和傳統藝術價值,通過許多歸屬大篆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留傳下來的古人佳作,發揮其影響力。
  • 新年元旦新桃換舊符,家家戶戶最常見的單字斗方春貼是哪個字呢?摘冠的當屬「福」字。這個福字不僅是庶民百姓熱愛,也為朝廷皇室鍾愛。為什麼從帝王到庶民家,新年都尚「福」迎「福」呢?在中華文化中「福氣」到底從何而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