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百歲老人和她的房子的故事

想不到!多倫多108歲華裔老人在這房里住了50年

人氣: 62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1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喬亓多倫多編譯報導)多倫多又有一幢老房子上市了,這個充滿活力的老城區,在不斷高漲的房市浪潮衝擊下,這只是被激起的小小一朵浪花,但房子後面的故事卻不尋常,因為屋主是一位108歲飽經風霜的華人老太太。

據《環球郵報》報導,這位老太太名叫林煥喜(Foon Hay Lum),她和已故丈夫林(Nam Jack Lum)先生在1965年花了1萬元(加幣,下同)加上一點房貸,買下了這幢維多利亞風格的紅色全磚半獨立屋。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夫婦倆為此感到非常驕傲。

這幢房子位於King西街和Dufferin街西南的Cowan街69號,它不僅代表了林家夫婦新生活的開端,而且是32年夫妻離別後第一次的團聚。

百歲老人林太太感嘆道:「這真是不可思議,一切就像重新開始再次認識一樣。」她的孫女海倫(Helen Lee)現在是林太太的翻譯。

林太太的丈夫於1971年去世,而林太太直到前幾個月前還一直住在這裡。

房主的故事

林太太生於1908年,中國南方的一個村莊,18歲時嫁給了當時23歲、在加拿大做勞工回國找媳婦的林先生。他們結婚後在一起只有幾個月,林先生就回到了加拿大,那時的中國鄉村婦女還不知道什麼是加拿大,只知道新婚的丈夫要回到遙遠的「金山」去發財。

當時林先生為了移民加拿大,籌集了500元加幣,以繳付「人頭稅」,他必須繼續幹活,還清欠款。

那時候,500加元足可買下2幢房子。1923年時的加拿大政府,專門為中國移民制定了一項法律,中國人要移民加拿大,需繳納500元人頭稅,實際上就是不想讓那些中國勞工留在加拿大。

幾年後,林先生終於可以回到中國探視他的妻子,他冒著失去合法返回加拿大的風險,盡可能地延長呆在中國的時間,直到他倆有了兩個孩子。

之後,林先生又返回加拿大,並不斷寄錢回家贍養妻子和兩個孩子。林太太用這些錢在村裡買了一些土地,為此,林先生還很不高興,林太太回憶說。

林先生還時常給林太太寄去三文魚罐頭、巧克力糖和香皂,這些在當時都是奢侈品。不過,最令人青睞的還是辛普森郵購目錄,只要林太太看中目錄上的物品,把這一頁寄給林先生,幾個月後,林太太就會收到林先生從加拿大寄來的物品。

但是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加中之間所有的旅遊、通信都中斷了。林太太再也收不到林先生的信,也再沒有錢寄來,更別提辛普森郵購目錄了。幸虧林太太用林先生的錢在村裡買了地,她還能靠這些地在戰爭期間養活一家人,甚至幫助其他村民。

1947年,加拿大政府廢除了1923年歧視華人移民的法律,林太太和她的孩子也終於在1959年來到加拿大和林先生團聚。

因為林太太的女兒海英(Har Ying Lee)嫁了一個開餐館的老闆,餐館在當地社區很受歡迎,林夫婦就決定在附近買房,於是就買下了這幢房子。這樣林太太也可以就近幫著女婿的餐館做些諸如切菜之類的雜活。

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

孫女海倫回憶,她的童年很多時間是在外婆的廚房裡度過的,她的外祖父因為失去了兒子而對女兒的孩子十分溺愛。

「我仍然記得他種的可愛的玫瑰花和小小的橘子樹,」海倫說,「後來我長大了,他就拍著我和Cowan街上的其他孩子一起唱歌。」

海倫稱,在那些年,在Spadina街區的中國城住著許多中國移民,但是她的外祖父希望能夠多融入主流社會,這也是他們決定在這裡買房的另一個原因。這個社區有許多波蘭和烏克蘭的移民。

69號的後院還有一些土地,林太太就一直在那裡種水果和蔬菜。海倫還記得外婆種的西瓜有14公斤重。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林太太已無力種植,這個後院就荒成了堆雜物的地方。

華人權益衛士

林太太丈夫去世後,她以70歲高齡,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加入了華裔社區尋求為人頭稅平反的組織,多年來,她一直保留著當年丈夫繳納人頭稅的收據。她的女兒李林霞英是人頭稅家屬聯盟副主席。聯盟的宗旨是要求政府公開向被徵人頭稅的華裔道歉和賠償。

2006年6月,百歲老人林太太出席了渥太華眾議院舉行的會議。會上,前總理哈珀代表加拿大政府向在加拿大的華裔作正式道歉,並接見了林太太。當時的照片曾一直掛在林太太臥室的牆上,現在又轉移到了她在老人屋的房間裡。

林太太是最近搬入老人院的,她的健康狀況已經不允許她在二層半的居所爬上爬下。海倫說,雖然林太太很不情願地離開這幢房子,去了老人屋,她們這些小輩還是會常常去看望她,她的後代都過得很好,

海倫表示,這房子是一幢幸運屋,曾是林太太的房子,她不想離開,那是她所有成功的見證。

69號房子現狀

林太太的房子已經掛牌上市,經紀是Royal LePage Grange Hall Realty的阿塔薩福斯(Steven Atsaves),開價699,000元。對房屋描述欄裡寫著,「翻新房屋者夢寐以求的房屋」。

雖然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特徵已經從這幢房子消失,但它的硬木地板、弓足浴缸和環形窗還保留著那個時代的氣息。它的內部需要全面裝修,不過,最初的格局應不會變。

阿塔薩福斯表示,開價與該社區同型維多利亞式的半獨立屋相比要低,主要是考慮到為了適合居住需要翻新的成本,他估計大約需要20萬以上。

廚房和衛生間已經不堪使用,所有的照明燈具也都太過古老。供熱系統還是老式的輻射式熱水汀。阿塔薩福斯甚至不打算重新油漆或裝點打扮,他認為買家一定會考慮徹底裝修,所以,何必多此一舉。

房子上市的當天,前來看房的買家就絡繹不絕。Cowan街近十年來有許多房屋翻修,裡面大多分隔成許多房間或單元,外表也堂堂皇皇,這個老街區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復甦氣像。

阿塔薩福斯說,許多華人給他打電話,詢問這幢房子,不僅有多倫多的華人,還有海外華人。有些電話關心的是這幢房子的歷史。林太太雖然已經108歲,但還健康,前幾月前還住在69號,現在住在老人院,她的後代也把這幢房子看做是家族長久生活和繁榮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