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百問.節氣禮俗

「立春」打春鞭春牛的禮俗

font print 人氣: 14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立春打春擊春牛的禮俗來自何時?

立春」來了怎知道?以農立國的社會,應天時行農作非常重要,因此,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凝聚了「二十四節氣」行事曆的智慧。經過嚴寒的冬眠之後,「立春」節氣打響春回大地第一炮,這時候從中央到地方官府都有「立土牛」、打春」、「擊春」、「鞭春」等禮俗儀式,告知、提醒庶民要春耕了!趕快收拾起過年的心情勤快工作,以免誤了天時誤了好秋收。這種明令的行事曆在中國從東漢以來就有記載,清朝朝廷更是尊重這種古禮儀貫徹其精神。雖然進入現代所立的春牛形形色色已經不限於「土牛」,然而農民們在立春日大多還是不忘立春牛的習俗。

村民摸春牛祈求年年平安好運。(廖素貞/大紀元)
立春來到,農村村民摸春牛祈求年年平安好運。(廖素貞/大紀元)

東漢立春 立土牛勸春耕

中國在東漢時就有泥塑「土牛」立春的禮儀。根據《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立春日五更前,從京師百官到地方各級官員、小令,都要穿著青衣在官府門外塑立「土牛」和「耕人」,同時在泥地上插上青旗,以告知民眾春天來了,要勤耕種了。春風綠了大地,所以青色就是春天的代表色。官府署門前的土牛和耕人要從「立春」立到「立夏」那一天為止。《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

「立春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各朝代打春擊春鞭春牛

從東漢一直到清朝,「立春」勤農的儀式都極受重視。

北宋歲時記《東京夢華錄》記載,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皇宮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個縣府前設置春牛。立春日一大早,府中官吏就「打春」。府前左右,有百姓賣小春牛,穿著花裝,並且裝飾有百戲人物、春幡雪柳。人們都喜歡小春牛,紛紛買來互相饋贈。

南宋時也是一樣的習俗。根據《乾淳歲時記》記載,在立春前一日臨安府進大春牛,設在福寧殿庭及皇駕臨幸內宮各處,都用五色絲彩杖鞭牛。立春日,臨安府鞭春開宴。

清朝朝廷迎春

清代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記載,清朝時,的迎春儀式有兩天,從立春前一日就開始,順天府(京都北京)府尹和屬下先在東直門外春場迎春、役人對舉芒神春牛,鼓樂作引導,引回府署門前陳放在彩棚裡。(註1)

立春日當天,從午門外恭迎皇帝、皇太后、皇后和芒神、土牛、春山。恭恭敬敬迎入乾清門、慈寧門,然後由內監接奏。宮內禮畢後,順天府尹就引土牛回府署主持環擊土牛,表示勸農努力春耕,這就是所謂的「打春」,又稱「擊春」(註2)。當時還有呈上「春牛圖」、「春牛春花」和「咬春」的應節時俗。

後來也演變出真人扮演芒神「鞭春」的習俗。芒神也叫勾芒神,或寫成句芒神,就是春神。春神穿著代表春天的綠色衣服,手執楊柳枝或五色絲鞭杖鞭打土牛,喚醒來勤奮春耕。鞭春之後,大家搶拾土牛的土塊,放回自家的田裡,期願今年好收成。

朴子醫院在該院一樓文藝走廊舉辦「迎新納福年畫展」,展出由竹崎百藝園園主黃金財一生所珍藏的著名版年畫家作品,本幅作品為版年畫家陳永欽的《春牛圖》。(蔡上海/大紀元)
版畫年畫家陳永欽的《春牛圖》。(蔡上海/大紀元)

清代著名的教育家、畫家、藝術評論家黃鉞(註4)所畫《畫龢豐協象》畫冊中就有一幅〈土牛鞭春〉(藏國立故宮博物院),顯現清代農家的立春民俗,大人小孩一起來「鞭春」迎新勤耕種,天上人間相和其樂也融融!

參註資料

註1: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記載:「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

註2:同上書,「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又記:「謹按《禮部則例》載:立春前一日,順天府尹率僚屬朝服迎春於東直門外,隸役舁芒神土牛,導以鼓樂,至府署前,陳於彩棚。立春日,大興、宛平縣令設案於午門外正中,奉恭進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府縣生員舁進,禮部官前導,尚書、侍郎、府尹及丞後隨,由午門中門入,至乾清門、慈寧門恭進,內監各接奏,禮畢皆退。府尹乃出土牛環擊,以示勸農之意。」

註3:據《湧幢小品》:前明正統中,每歲立春,順天府(今北京)別造春牛春花進御前及仁壽宮,凡三座。每座用金銀珠翠等物,費錢九萬餘。景皇即位,諭明年春日當複增三座。宛平坊民相率陳訴,乃以時花充用。

註4:黃鉞生年:公元1750-1841年,字左田,是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進士,歷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文龍韓國首爾報導)今天(2月4日)是24節氣中的「立春」,意即春天的開始。韓國人在這一天的習俗是貼漢字對聯「立春大吉、建陽多慶」等,另外還要吃「五辛盤」,迎接春天的到來。
  •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稱「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古人認為這是一年的開始。歷代帝王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幾千年來民間各地也形成了固定的風俗習慣。2015年立春時間為2月4日 1:58:27。
  • 古籍《左傳》裡提到「立春為啟,立冬為開」,以「啟」字代表著一年的開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從這一天一直到立夏這段期間,稱為春季。
  • 2月4日是中國的最重要的節氣「立春」,標誌著新的一年開始。2日,羅馬教皇方濟各向中國人民恭祝新年快樂!他在接受《亞洲時報》(Asian Times)採訪時盛讚中國擁有「偉大智慧歷史」,她「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更是一部有著無窮智慧的偉大文化」。
  • 今天是一年中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立春,在中華傳統習俗中,立春這天要吃春餅、蘿蔔、時令蔬菜,這有甚麼說法呢?
  • 2月4日是立春,這是一年中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在中華傳統習俗中,立春這天要吃蘿蔔、蔥、姜、 春餅、春卷等食物,稱為「咬春」。明代時古籍已有記載: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日「咬春」。那立春為何要吃蘿蔔呢?
  • 元宵節在古代社會中具有新年假期結束的意義,過完元宵節代表年假正式結束,每個人又得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努力工作。宜蘭市公所今年特別在五穀廟舉行一連串畫春牛、摸春牛、鞭春牛暨恭送春牛復職祈福慶典活動。
  • 歡喜過好年!除歲過年慶團圓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歲除迎新春之際,遊子紛紛返回鄉梓。過年、新年常見的年俗、食俗有哪些?年糕發糕、甜粿菜頭粿……對應什麼吉祥象徵?民俗集錦十二對聯一一道來……
  • 為什麼說桃符能辟邪?桃符怎麼演變成春聯?說來話長。最早的春聯內容為何、春聯怎樣普及中國百姓家?春聯演變從古代歷經五代、宋、明、清歷代,神荼、鬱壘、孟昶、朱元璋留名,桃符、春聯這民俗文化淵遠流長……
  • 「春聯」真是中國民俗文化中的喜寶,歷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集成中華文化的一寶,煥煥新聯閃閃耀采,連接中華文化根本的道德文明,「福地行善喜自在 心田種德花來香 慈悲喜捨福壽全(橫幅)」。欣逢雞年,雞年報喜大吉春聯,「大吉大利」例如…還有各店家的春聯和氣生財妙對又俏皮有,趣表現本家「獨門」的妙活巧藝。例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