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冬令進補夯 酒駕醉不行 「燒」不掉的食物酒精

冬季正是進補好時機,但是吃錯食物導致「被酒駕」那就有點兒冤枉。(Shutterstock)

人氣: 811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每年的1、2月,正值民間補冬習俗、中國新年等民俗期間,華人自然是呼朋喚友、團聚一起,有時候不是說司機小酌貪杯,而是吃錯一些中式進補食物,導致體內酒精含量超過限制,若未注意,就會涉嫌酒駕。

比如台灣人喜歡吃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大陸人喜歡啤酒鴨、酒心糖等,雖未直接飲酒,但因為食物中含有酒精成分,吃的人完全不知道吃進多少酒精,結果誤入酒駕陷阱。

根據台灣警方的一次公開實驗,民眾喝下一杯含有米酒的薑母鴨湯,隨即酒測,檢測出酒測值高達每公升0.11毫克(BAC 0.022%)。也就是說如果喝了四杯薑母鴨湯,就有可能超過酒測值被依法處罰(在紐約州,0.08%的血液酒精濃度(BAC) 為法定酒駕標準,統計上看許多被抓的駕駛員酒精含量近乎兩倍標準)。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想家人冬令進補後、出門遭「酒駕」——被警察逮住、測試酒精含量,請留意:烹飪不會「燒掉」食物中的酒精。

冬季正是進補好時機,但是吃錯食物導致「被酒駕」那就有點兒冤枉。(Shutterstock)
冬季正是進補好時機,但是吃錯食物導致「被酒駕」那就有點兒冤枉。(Shutterstock)

有趣生活實驗 食物也會影響BAC 

事實證明,許多常見的食物——用酒或酒類烹調——從來都不會把酒精全部煮掉或揮發掉。

新科學家副主編格拉翰‧勞頓(Graham Lawton)做了有趣的實驗,每吃完一道菜(開胃菜、主菜和甜點),就測量一遍血液酒精含量(BAC)。儘管每個人對酒精的反應都不同,但這個小實驗仍然能讓我們看到食物對受測人的不同影響。

到吃完午餐後,酒精測試器顯示到「頂」了——因為數值太高,他的血液酒精含量測試器只能顯示「HI」,而沒有準確數值。(我們不確定勞頓使用何種測試儀器,或者測試結果是否準確,但能明確知道一點,就是讀數與用酒精烹飪的食物有關。)

在整個進餐過程中,勞頓的血液酒精含量(BAC)水平有反復波動。在開胃菜朗姆酒香腸後,它就跳到「HI」(高)。要知道,如果你是空胃(沒吃過其它食物),不管你是直接喝酒還是食用含酒的食物,你的身體都會立刻吸收大量的酒精,讓BAC指標快速上升。

隨著時間的推移,勞頓的身體開始慢慢吸收酒精,BAC下降到1.3——仍然遠高於法律的禁止酒駕規定(紐約州的規定是0.08)。

在食用完甜點後,他的BAC再次彈回到「HI」。可能是因為甜點裡含酒,或者是他肚子裡正在消化更多的酒精,反正現在的指標又一次超標。

要知道,烹調燒不掉食物的酒精,看看美農業部製作的烹調食物酒精殘留量表吧(Fotolia)
要知道,烹調燒不掉食物的酒精,看看美農業部製作的烹調食物酒精殘留量表吧(Fotolia)

烹調食物 能剩下多少酒精 

美國農業部製作了一份簡單方便的圖表,告知民眾,不同烹飪時間和烹調方法會在食物中留下多少酒精。

1.當把酒類添加到煮沸的液體中,並斷開熱源,常用於製作肉類或甜點的收尾過程,接近85%的酒精將留在食物內。

2.在所有的烹飪方法,烘烤或煨熬都能去除最多的酒精,但是時間長短也很重要。烘培30分鐘(比如烘烤布朗尼、麵包或蛋糕)仍然會留給你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酒類。相比之下,在烤箱中需烤15分鐘的餅乾,會保留下來約40%的酒類。

3.要想減少食物內的酒類殘留,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要放任何酒類。或者你願意烹飪或煨熬食物2個半小時以上。有時候,你也可以選用其它替代品:像使用飲料Ginger Ale (註:Ginger Ale可不是薑汁,是一種喝起來味道像7up或雪碧的飲料)替代白葡萄酒,用番茄汁代替紅葡萄酒。

表1  烹調後酒精殘留量表

烹煮方式 酒精殘留百分比
加入酒類到煮沸的液體中,並移除熱源 85%
燒烤 75%
不加熱、保存一夜 70%
烘培25分鐘,加入酒類後未攪拌 45%
烘培或煨煮時間,加入酒類後攪拌 酒精殘留百分比
15分鐘 40%
30分鐘 35%
1小時 25%
1.5小時 20%
2小時 10%
2.5小時 5%

來源:美國農業部。

生活中常見但不易察覺的酒精食品

其實,除了薑母鴨,蛋黃派、豆腐乳、漱口水、預調酒也都可能引發酒駕。比如蛋黃派是華人超市常見的零食,這類零食為了延長保質期,都採用食用酒精來進行保鮮,在吃了3—4個蛋黃派之後,酒精測試出來的數值還是會比你猜想的高很多,尤其是空腹服用時,會跟朗姆酒香腸的效果差不多!

啤酒算是幾大常用酒類中,酒精含量比較低的一種,一罐啤酒的酒精含量基本在10%不到,不過隨著酒精逐漸滲透進入血液之後,酒精的濃度可能會有所增加。有些人以為飲用無酒精啤酒就可以,這也是一種錯覺。無醇啤酒還是有酒精度的,而且喝多了確實不能短時間內完全代謝,依然能被檢測出來。依舊還是那句話,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附常見的酒類酒精濃度:啤酒類:5%、紅酒類、提神飲料(含酒精):10-12%、紹興類:16%、米酒類:20%、米酒頭類:35%、白蘭地類:40%、高梁酒類:58%、大麴酒類:65%)

最後,果味啤酒、米酒等這類帶「酒」字的物品,也不能全憑日常生活的經驗來判斷。在烹調中式補品時,也要切記不加酒,或減少酒量或延長烹調時間,力圖讓司機遠離「被酒駕」的可能。◇

責任編輯:麗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