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月:母親與教育

人氣 365
標籤: , ,

【大紀元2017年10月13日訊】每個人一生,母親對自己的影響總是巨大的,母親是孩子最早的啓蒙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孩子思想觀念的形成。

孟母是戰國孟子之母,她的兒子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僅次於孔子的儒學大家,被譽為「亞聖」。孟母之所以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兒子,全在於她對子女的悉心教育。她最被廣為傳頌的事跡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母早年喪夫,卻志不改嫁,一個人含辛茹苦養育孟子。

剛開始她和孟子住在丈夫的陵墓附近,以便於每天可以去祭拜丈夫。只是在這種地方住久了,年幼的孟子竟學起了出殯人士的哭喪胡鬧。

孟母覺得這樣的居住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便把家搬到了集市。

可是把家搬到集市後,孟子卻學著小販商人們做起了吆喝買賣。孟母不希望自己兒子將來成為市井小人,所以又把家搬到了學校附近。

孟母之所以三遷,是因為她深諳 一個道理:「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孟母還有「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她教育孟子,學業若半途而廢,就如織到一半的布匹,是不能為人所用的。

古語講:「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如果一個孩子在家裡接受了母親的言傳身教的影響,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與人和睦相處,形成 了謙恭有禮、嚴謹誠信的態度,培養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品德,成長後自然懂得如何為人處事。

想想時下流行的許多育兒科學也和西醫一樣,只是教你如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事無巨細地告訴你孩子這樣了該如何應對,那樣了該如何應對……書都能寫幾大摞,卻不知道尋根。如果懂得從根上解決,日常生活中其實根本不會有那麽多問題出現。

比如現在很多學校提倡的是物權法則,先到先得,誰的東西誰做主等。這是比較低級的一種方式,僅優於誰搶到歸誰的叢林法則。稍微好一點的老師,會在此之上教孩子懂得寬容禮讓——現在很多人認為這是虛偽和道德綁架,因為當今人心已經敗壞到這種地步了,人都淪為慾望的奴隸,也就無法理解何為真正的高尚,很多人只是打著道德的旗號去壓迫別人。

再好點的老師,會教孩子超脫對物慾的執著,以及培養孩子的慈悲心,這樣自然能做到寬容禮讓,更無需規則約束。當然,這種教也不是簡單的說教,必須教育者本身能達到這種境界才行,所謂印心是也……如今教育之難,也和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切困境一樣,根源在人心的敗壞。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最直接的就是品性問題。品性好、心力足的孩子,學什麼都能專心、迅速,吸收能力強,也能吃苦,有克服困難、深入鑽研的能力。對孩子的教養也是一樣,不要求你學成如何,但品性一定要端正。從小沒有養好品性的孩子,七歲以後再想教,他都不一定給你這個機會了……

現在許多人看教育都只是看表面,比如教育理念聽起來是否美好高大上,學校環境是否夠漂亮,以及孩子是否快樂……前兩條完全是虛的就不說了,就說孩子的快樂吧,說真的,隨便哪個人,讓他像孩子一樣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又可以不愁吃穿,不用幹活,成天像玩兒一樣做各種事情,除了一些最底線的規則之外幾乎可以為所欲為,還誰都不能駡他打他……他能不快樂嗎!問題是這種快樂能持續多久?這種快樂又是真的對孩子有益的嗎?

一味強調孩子的權利,卻不教他們義務;強調孩子的自我,卻不讓他們瞭解生活中真實的苦難與沈重……這樣能教育出一個身心平衡的人嗎?讓孩子在成長中學會約束自我、尊重他人,在面對簡陋的外在條件、壓力困難,和嚴格要求下依然能保持初心,感到快樂,才是教育的成功。

很多時候,孩子一哭,家長心裡就慌了,或者毛了,覺得事情大了……我反而覺得孩子哭是好事(把哭當作手段的假哭除外),因為哭的那一瞬間,其實情緒已經釋放出來。孩子哭的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只是提供紙巾和陪伴足矣。有什麼話,等哭完再說。不用試圖讓孩子停止哭泣。

而當孩子不哭了,很多家長又覺得沒事了,其實恰恰相反,這時才正是該你上場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已經開始平靜,能聽得進安慰和勸導了,就可以試著引導他說出自己為什麽難受,然後表示理解,再教他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如何面對……不用指望他馬上學會和改進,只是告訴他這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如果下次再遇到同樣情況,就再重複一次,並告訴他,這次情況也和上次一樣……

影響孩子成年後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行為情緒的自控,學習的動機。這兩者的影響非常大,遠遠超過認知能力的影響。因此早教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對行為情緒自控和學習動機的影響,而不是認知的影響。

我們早年最重要掌握的不是某一個知識或技能,而是將來學習所要要求的耐心和堅持,並有能力去預料和接納必有的差錯和挫折,與其帶來的失望。正是這些因素使得我們的教育有長遠的意義。這種「內在的成長,包括讓孩子學會耐心等待、學會繼續努力嘗試、學會去討論和正向表達自己。

養育一個孩子會讓人更深刻地意識到,很多的問題,最終都出在大人自己身上。身為母親,如能像愛自己孩子一樣去愛每一個人,每一種生命,親力踐行,便能從中體會到造物者的苦心……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母親「謊言教育」促子成才 斷送孩子人生幸福感
美教授:中國63%貧困農村娃沒上過高中
飄洋過海 非裔青年來台感恩尋親
微電影《晚餐》——最好的生日禮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