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千乘萬乘之國 戰國不能無車

作者:宋應星 譯者:汪水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51
【字號】    
   標籤: tags: , ,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車船第九卷──車

車利於平地運行。戰國時代(前475~前221),秦、晉、燕、齊各諸侯國交戰,必用車進行,因此「千乘」、「萬乘」之國的說法,是從戰國時開始的。自秦末項羽、劉邦激戰後,使用戰車便日漸減少。南方水戰用船,陸戰用步兵、騎兵。北方與遊牧民族作戰,雙方多使用鐵騎(騎兵),戰車便用不上了。如今只是馭馬駕車以運載重物,則今日之騾馬車與昔日之戰車的構造原理,應當是相同的。

騾馬車的形制有四輪的(如上圖),有雙輪的,車上承載的支架,皆從軸上穿孔而接起。四輪騾馬車前後各有一根橫軸,軸上的短柱上邊架設縱梁,樑上裝車箱。當騾馬停止,從車上卸下時,車身端平,像房屋那樣安穩。如果雙輪車駕馬行走時,有馬在前面拉車,則車箱亦平穩。卸馬時則以短木支撐於車前,不然,卸馬後便將車身前部倒放在地上。

車輪又名叫轅(俗名車陀)。大車車輪中心的轂(俗名車腦),長一尺五寸(見《詩經.小戎》中的朱子注)。所謂轂,是其外邊承受輻、當中插入車軸的部件。每個輪中的輻共有三十根,這些輻的內端插入轂中,外端都與輔相連接。車輪中所謂的輔,是其內側集中了輻、外側與輞(輪圈)相連的圓圈形部件。輪圈的最外邊叫輪轅。大車不用時,則將一些大部件拆散收藏。駕車時先裝上兩個車軸,然後依次裝其餘部件。因為軾、衡、軫等部件都是從軸上安裝起來的。

四輪大車可承載五十石重,駕車的騾馬多的有十二掛(匹)或十掛,少的也有八掛。執鞭御車者站在車箱裡居高臨下。

車前的馬分為兩組(戰車以四馬為一組,最外邊的兩匹叫「驂」,裡面的兩匹叫「服」)。將黃色的大麻糾絞成長繩,繫在馬頸的後部,套馬的繩在後面合攏,並收入到衡(車轅頭上的橫木)的兩旁。趕車人手執長鞭驅車,鞭用麻作成繩,長七尺,鞭桿也七尺長。察看有的馬不用力時,便鞭打其身。車箱內有熟習馬的習性和控制繩索的二人踩繩。如果馬跑得太快,要趕緊踩住韁繩,否則有翻車之禍。車走時遇有前面行人時應躲避,趕車人要急速發出吆喝聲,則群馬皆停。馬的韁繩要收攏,穿過車轅橫木入車箱之處,都用牛皮條綁住。這就是《詩經.秦風.小戎》中所謂的「脅驅」。

大車行至中途要餵馬時,不必將馬趕至馬棚,因為車上帶的柳條筐內裝着飼料,將韁繩解開後可以就地餵馬。乘車人上下都要蹬小梯子。車子經坡度較大的橋而要下橋時,要在十匹馬中選一匹最有力的在車後。當車下坡時,九匹馬在前面緩慢拉車,一匹馬在後邊竭力把車拖住,以減少車快行的趨勢,不然就危險了。大車行進時,遇到河要停,遇到山也要停.遇到彎曲小道更要停。江蘇徐州、山東兗州、河南汴梁(今開封)境內車行可達三百里,在沒有江河的地區,可彌補缺乏水路運輸的不足。

作車的木材,首先選長木作軸,短的作轂,以槐木、棗木、檀木、榆木(用榔榆)為上料。檀木使用時間長,會因摩擦而發熱,細心的人用合抱的棗木、槐木,這是最好的作車軸的木料。其餘像軫、衡、箱、軛等部件,用各種木料都可以作成。此外,用牛車運載糧草最盛行於山西,半路遇到狹路,則在牛頸上繫一巨鈴,名曰「報君知」,就像騾車的馬都繫上鈴一樣。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北方還有獨輪車,由人在後面推,驢在前面拉,不耐長期騎馬的人,常租用這種車。車上有半圓形的席棚,以蔽風吹日晒。人必須在兩側對坐,否則車會傾倒。這種車在北方從陝西長安(今西安市)、山東濟寧出發,可直接到達北京。不載車人時,車上約可載貨四、五石重。還有一種牛拉的轎車,只盛行於河南。這種車兩旁有雙輪,中間穿一車軸,必須十分水平。在車轅上橫架一些短木,把轎裝在上面,人可以安穩坐在轎內,卸牛後,車也不傾倒。南方的獨輪手推車,用一人之力即可推走。可以載重二石,但遇到坎坷地段便不能走,最遠時只到百里而已。其餘各種車,難以枚舉。只因生於南方者沒見過大車,而北方人又沒見過大船,故在這裡作一個簡略的介紹。

原文

舟車第九卷──車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凡車利行平地,古者秦、晉、燕、齊之交,列國戰爭必用車,故千乘、萬乘之號,起自戰國;楚漢血爭而後日辟。南方則水戰用舟,陸戰用步馬,北膺胡虜,交使鐵騎,戰車遂無所用之。但今服馬駕車,以運重載,則今日騾車,即同彼時戰車之義也。 15-6-2凡騾車之制,有四輪者,有雙輪者,其上承載支架,皆從軸上穿斗而起。四輪者前後各橫軸一根,軸上短柱起架直梁,樑上載箱。馬止脫駕之時,其上平整,如居屋安穩之象。若兩輪者,駕馬行時,馬曳其前,則箱地平正;脫馬之時,則以短木從地支撐而住,不然則欹卸也。

凡車輪一曰轅(俗名車陀)。其大車中轂(俗名車腦),長一尺五寸(見《小戎》朱註),所謂外受輻,中貫軸者。輻計三十片,其內插轂,其外接輔。車輪之中,內集輪(輻),外接輞,圓轉一圈者,是曰輔也。輞際盡頭,則曰輪轅也。凡大車,脫時則諸物星散收藏;駕則先上兩軸,然後以次間架。凡軾、衡、軫、軛,皆從軸上受基也。

凡四輪大車,量可載五十石,騾馬多者或十二掛或十掛,少亦八掛。執鞭掌御者居箱之中,立足高處。前馬分為兩班(戰車四馬一班,分驂、服)。糾黃麻為長索,分繫馬項,後套總結收入衡內兩旁。掌御者手執長鞭,鞭以麻為繩,長七尺許,竿身亦相等。察視不力者,鞭及其身。箱內用二人踹繩,須識馬性與索性者為之。馬行太緊,則急起踹繩,否則,翻車之禍,從此起也。凡車行時,遇前途行人應避者,則掌御者急以聲呼,則群馬皆止。凡馬索總繫透衡入箱處,皆以牛皮束縛,《詩經》所謂「脅驅」是也。

凡大車飼馬,不入肆舍,車上載有柳盤,解索而野食之。乘車人上下皆緣小梯。凡遇橋梁中高邊下者,則十馬之中,擇一最強力者繫於車後。當其下坂,則九馬從前緩曳,一馬從後竭力抓住,以殺其馳趨之勢,不然則險道也。凡大車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道亦止。徐、兗、汴梁之交或達三百里者,無水之國,所以濟舟楫之窮也。

凡車質,惟先擇長者為軸,短者為轂,其木以槐、棗、檀、榆(用榔榆)為上。檀質太久勞則發燒。有慎用者,合抱棗、槐其至美也。其餘軫、衡、箱、軛,則諸木可為耳。 此外,牛車以載芻糧,最盛晉地。路逢隘道,則牛頸繫巨鈴,名曰:「報君知」,猶之騾車群馬盡繫鈴聲也。

又北方獨轅車,人推其後,驢曳其前,行人不耐騎坐者,則雇覓之。鞠席其上,以蔽風日。人必兩傍對坐,否則欹倒。此車北上長安、濟寧,徑達帝京。不載人者,載貨約重四、五石而止。其駕牛為轎車者,獨盛中州。兩傍雙輪,中穿一軸,其分寸平如水。橫架短衡,列轎其上,人可安坐,脫駕不欹。其南方獨輪推車,則一人之力是視,容載兩石,遇坎即止,最遠者止達百里而已。其餘難以枚述。但生於南方者不見大車,老於北方者不見巨艦,故粗載之。#

【注釋】
◎欹--讀七。傾側。
◎轅--車輪的外周。
◎車陀--此詞費解,疑為「車舵」之誤。
◎轂--讀谷。車輪的中央插裝車軸的部份。
◎小戎--《詩經.秦風》篇名。小戎,也指兵車。
◎輻--車輪內連接車轂與輪圈的直木或鋼條。
◎輔--原指車輪外旁增縛夾轂的兩條直木,以增強輪輻的載重力。此處指輪圈內緣。
◎輞--讀網。車輪外周的輪圈。
◎輪轅--應作輪轘,即車輪之最外一圈。
◎軾--車箱前用作扶手的橫木。
◎衡--車轅頭上的橫木。
◎軫一一車箱底部四面的橫木。
◎軛一一呈人字形,套在牲畜頸上的曲木。
◎脅驅一一《詩經》「游環脅驅」,意思是用活動的皮圈套在馬背上,再以兩根皮條綁在車槓前後,攔住馬的兩脅。
◎柳盤一一柳條編的筐。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隱世2000年,在特殊的時代被重新發現,神祕的羊皮古卷,記載的是神的預言?為什麼教廷卻不敢承認它的存在?
  • 至今無解的神奇傳承,目不識丁卻能唱頌數百萬文字的英雄史詩。西藏說唱藝人的背後到底有什麼神力相助?
  • 蔓延中的疫情方興未艾,人類在力尋出路之餘,其實,還得回歸原點,重新審思自古以來瘟疫的真實面貌,才能找到正解良方。
  • 江浙一帶有一個人叫鄭夷甫。他少年有為,令人羡慕。嘉祐年間,在高郵做官。后來遇到了一個有功能的人,可以推算人死的時間,沒有不準的。鄭夷甫叫他一算,原來自己只能活35歲。他一下子就開始感傷起來。有人勸他學一學《老子》或是《庄子》來給自己寬寬心。后來听說有一個和尚,坐在那里和別人談笑中而圓寂。鄭夷甫听了感嘆說:「我不能長命百歲,那也要象這個和尚一樣,也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到了那個日子前十天,他四處走親訪友道別。到了那一天,他沐浴更衣,來到屋外的一個亭子里,親自叫人打掃燒香。就在揮手指畫之中,突然就死了。
  • 中國的學術界對于夢溪筆談評价極高。或是「知名度最高,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或是「我國古代科學的傑作,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份寶貴遺產」。然而,對照學者的評論与夢溪筆談原文,我們不難發現,學者們一律對夢溪筆談中記載的神祕現象避而不談。其中原委,這里先不論。我們將整理出夢溪筆談中記載的一些神祕現象,和一些現代科學置之不理的科學方法。
  • 《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了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的工藝過程。活字印刷的出現比西方約早400年。以下是書中所述的活字印刷工藝過程。
  • 當今有一個叫巴格思特的美國科學家發現牛舌蘭花象人一樣有感情。一千多年前,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講述了一個虞美人草聞樂起舞的動人故事。
  • 阿膠
    編者的話:現在的人都認為現代科學很發達,是古人難以想像的。但從宋朝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記載的宋朝以前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生物學、醫藥學、考古、語言、史學、文學、音樂、繪畫以及財政、經濟等等的發現和成就來看,事實並非如此。通過介紹《夢溪筆談》,我們與讀者分享中國古代科學的成就。
  • 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其巨著《夢溪筆談》第二十一卷《異事異疾附》中描述了一件奇事,其中所述的湖上明珠不由得不讓人想起今天被廣泛關注的飛碟。
  • 《帝鑑圖說》插圖《望陵毀觀》,描繪唐太宗體從魏徵勸諫,拆毀了台觀。(公有領域)
    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