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籍漁工待遇遭質疑 漁業署:努力改善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10月04日訊】今天在海洋使徒大會上,有外籍與會人士質疑,我國境外聘用海洋使徒比國內聘用矮一截。農委會漁業署官員說,已訂辦法保障漁工權益,未來也將順應捕漁工作公約改善工作環境。

第24屆海洋使徒世界大會正在高雄市舉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遠洋漁業組簡任技正蔡天享以「台灣漁業及漁民保護」為題,今天在會議上做報告,這個議題受到與會人士的關切。

在40分鐘的報告後,菲律賓籍與會代表提問質疑境內、境外雇用船員薪資有差距,另有代表也批評漁工工作環境不佳,台灣應該尋求改善。

蔡天享說,台灣在今年初已施行「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許可及管理辦法」,針對漁工的報酬、工時和休息時間都很明確,就是要增進漁工福利和權益。

蔡天享指出,境內雇用的外籍船員薪資待遇比照勞動基準法,每日工時不能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如果是境外雇用船員,其每月工資不得低於450美元,另依實際狀況給予工作獎金等。

漁業署組長施俊毅表示,船員薪資要視年資和工作職務做決定,規定只是最低標準;至於工作環境被評不佳,他表示,「漁捕工作公約」即將在11月施行,會要求改善船員的起居空間。

國際勞工組織的「漁捕工作公約」在今年11月16日生效,台灣並非締約國。不過,蔡天享強調,漁業署會加強宣導,要求業者遵循,共同促進海上作業夥伴的權益。

根據漁業署書面資料出,台灣每年約有100萬噸漁獲量,含遠近海和養殖業產值約新台幣1000億元,其中大部分勞務來自外籍漁工。

蔡天享指出,依據201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報告指出,世界海洋捕撈產量是8150萬公噸,主要國家有中國、印尼和美國等,台灣海洋捕撈量約107萬公噸,世界排名20;台灣的遠洋漁業產量約85萬公噸,產值約390億元。

他指出,台灣大小船隻逾2萬艘,為確保船隻捕撈符合規範,船隻都有裝置船舶監視系統,透過衛星訊號傳送,主管機關在辦公室可從儀器上清楚看到船隻作業情形、船隻位置、漁獲量及漁獲轉到貨船的運作情形。

他說,為掌握船隻捕撈是否符合規定,漁業署還派觀察員登船檢查,還有海巡署艦隊巡護,了解船隻作業情形。(轉自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