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俄挺一帶一路 台學者:形同放棄中亞領導地位

人氣: 1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俄羅斯雖然位處亞太地區,但由於俄國傳統上的西向發展政策,因此一直無法成為亞太地區的主要成員。不過,近年俄國因為烏克蘭危機(烏克蘭政府和親俄羅斯的叛亂分子之間的戰爭),而受到聯合國的經濟制裁,為求脫困,俄國選擇轉向與中國合作,不過中俄關係並非坦途一片,兩國在地緣政治利益上,仍存在許多矛盾。

政大外交學系副教授連弘宜表示,90年代是俄羅斯國力最衰弱的時期,普亭2000年上任後,除了想辦法提升俄羅斯的國力之外,也想把影響力推到前蘇聯覆蓋的臨近國家;而與蘇聯關係緊密的中亞地區,過去一直將能源出口到蘇聯,蘇聯則以低於市場價格收購,加工後再用市場價格售出。

但中亞國家獨立後,包括哈薩克、土庫曼等國家,也想把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銷往其他國家,此時中國的加入,讓中亞國家多了新的選擇,這也讓俄國與中亞國家原本相當緊密的能源合作關係,產生了新的變化。

俄遭聯合國制裁 求脫困與中合作

此外,中共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亞投行」後,儼然已成為中亞地區的經濟新領航國,無論是規模與周遭國家參與的態度,都遠勝於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這也讓過去一直對「一帶一路」冷淡的普亭,逐漸轉成較為積極的態度。

連弘宜表示,又因為2014年時,發生烏克蘭危機,俄羅斯遭受聯合國制裁,為求脫困開始尋求與中國合作,普亭甚至在2015年的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活動中,宣布「歐亞經濟聯盟」將與「一帶一路」相互對接。

「普亭雖然以具體行動想重返大國的地位,但認同中共主導的一帶一路,等於放棄經營許久的中亞主導權」,連弘宜說,在中國崛起下,俄國雖然清楚自己難以維持中亞經濟主導權,但為了力挽狂瀾,並增加自身與中國在各方面的談判籌碼,因此在中亞國家的政策上,採取與中共抗衡且合作的態度。

不過,中國雖然可以給予經濟利益,但中亞國家仍認為蘇聯能提供軍事力量,連弘宜表示,雖然哈薩克近年與中國能源合作關係密切,但因為北邊無險可守,所以哈薩克在外交政策上,必須與俄羅斯維持良好關系,甚至還引入第三方力量,避免陷入中俄壟斷的局面。

連弘宜表示,俄國之所以選擇與中國合作,除了被聯合國制裁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想修正以往偏重西向發展的外交政策。他解釋,2008年俄國出兵喬治亞後,與西方國家關係生變,又因為歐盟能源進口政策轉向多元化,俄國開始檢視西向對外政策。

在國際情勢帶動下,中俄逐漸形成準同盟關係,能源合作也在2013年有所突破,雙方針對天然氣價格簽署協議,並於2015年開始建造中俄東線天然氣管線,預計完成後,每年可以提供中國東三省區38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不僅如此,2015年雙方也簽訂中俄西線天然氣管線的建置,完成後,每年可提供380億立方公尺的能源。

不過,俄國在與中國保持緊密合作關係的同時,也積極與印度發展合作關係,雙方更宣布今年10月到11月間,將舉行聯合軍演,屆時俄國將藉由軍演機會展示武器性能,賣給經濟實力逐漸強大的印度,並藉由俄印關係的發展,來平衡俄中關係。

連弘宜表示,普亭為了讓俄國重返大國地位,而採行的民族主義對外政策,包括2008年的出兵喬治亞事件與烏克蘭危機,都造成國際強烈反彈,但普亭在俄國內卻獲得84%的超高支持度。只是這種挑戰西方國家的容忍底線,一旦擦槍走火,換來的將是全面性的戰爭與衝突。

不僅如此,俄國經濟上扈從中國的政策,也使得大量中國勞工進入俄羅斯遠東與西伯利亞地區,造成俄國民眾的恐懼與疑慮,因此,未來如何弭平俄國的恐中情緒,將是普亭的新課題。◇

責任編輯:旻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