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這些心態 竟然會影響你的壽命

【大紀元2017年11月27日訊】一個人是否健康,除了要看身體外,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心理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做事心態,還有可能危害你的身體、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因此,調整好心態對一個人可以說是非常關鍵。如果能和下面這些不良心態「絕緣」,保準能夠煥發生機、延年益壽。

1. 私心太重

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世上的好處自己撈完才心甘,否則就怨天怨地。有這種心理,整天勞心傷神、寢食不安,必然危害身心健康。

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會危害身心健康。(pixabay)

2. 嫉妒心理

「人比人,氣死人 」 ,任何方面都不容別人比自己優越。這種心理所產生的行為,不但容易在同行、同事、鄰里和家庭之間產生摩擦,也容易使自己整天處於焦慮煩躁之中,傷心勞神,危害健康。

任何方面都不容別人比自己優越,傷心勞神。(pixabay)

3. 貪婪心理

重財重利,貪慾無度,勞心傷脾,則百病叢生。

重財重利,百病叢生。(pixabay)

4. 陰險心理

心胸狹小,心機陰險,以整治他人為樂——這種品性陰險的人,不但生活不能瀟灑輕鬆,而且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心胸過於狹小,容易走上犯罪道路。(pixabay)

5. 憂鬱心理

抑鬱寡歡,思緒重重,嘆老悲老。殊不知,「怕老老得快,嘆病病自生。」此心不除,疾病更易纏身。

抑鬱寡歡,疾病纏身。(pixabay)

6. 懷疑心理

對親朋好友和同事缺乏起碼的信任和尊重。須知疑心過重是導致家庭失和、人際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

疑心過重,人際關係緊張。(pixabay)

7. 回歸心理

總沉湎於往事的回憶中,或倚老賣老、看不慣一切新生事物。此心不除就會落伍,形勞精虧,積慮成疾。

沉湎於往事的回憶中,會積慮成疾。(pixabay)

所以說,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如意的事情。從中醫的角度看,讓自己時時保持良好的心態,讓正氣常存於內,則百邪不侵,人體免疫力自然提升,這可說是養護身體的法寶、抗病益壽的良方。

——轉自網絡

責任編輯:蘇明真

孤單、看不到希望 留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留學生、在美國出生的ABC一代和「衛星寶寶」,都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Shutterstock)

【大紀元2017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他曾經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學習一直非常好,還考上了名牌大學。」安娜(化名)對記者說起她的外甥,還是黯然神傷。「後來因為沉迷於打電子遊戲,讓大學給開除了,他便開始消沉。於是國外的親屬們就把孩子辦到國外留學,沒想到……」

一個多月前的一天,安娜的外甥從住地樓上跳樓自殺,年僅26歲,再過一年他就能從電氣專業畢業,成為一個工程師了。他死前給國內的父母寫信說他「看不到任何希望」,「滿眼看見的都是海外華人為生活掙扎的艱辛」,「身邊的親屬都抱怨生活壓力大,天天吵架……」他寫道,「這就是我所謂的美好未來嗎?結束吧!」

中國幾十年的強制墜胎政策造就了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中國式」家庭,孩子的夭折對整個大家族無疑是滅頂之災。最讓家長們揪心的是這樣的想法:「我們怎麼不早點知道?!怎麼就沒看出來孩子的心理問題?」

這個例子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紐約麥迪遜門診精神保健中心(Hamilton Madison House)的心理學家陳玉康(Yu-Kang Chen,音譯)在日前的一個精神健康問題會議上說,近年來,中國國際學生的精神疾病不斷上升。「每一、兩個月就會送過來一個國際學生,都是學校醫生轉介過來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陳醫生說:「多是憂鬱症和焦慮症;他們有的是出國前就有憂鬱症,出國後由於孤獨或者感情上的問題,心理問題就復發了。」

一個叫莉莎的網友說:「中國大陸的無信仰教育造成的精神空虛讓中國留學生們的孤獨無法排解,他們普遍遭受心理問題的折磨。」在美國留學生聚堆的聊天軟件「抱抱」上面,你隨處可見中國國際學生們曬出他們的割腕照片或者自殺宣言。(常嚷著自殺可能是警訊 莫輕忽可救命

不光是中國國際學生,還有在美國出生的ABC(America Born Chinese)一代,以及出生後就被送回國,幾年後又回美的「衛星寶寶」,都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前者雖然是說英語的地道美國人,但是回到家裡之後和不說英語的父母產生隔閡;後者問題就更大了,在需要父母的時候被強行分開;在和祖父母難捨難分時又被迫離開中國,來到依然是陌生人的父母身邊。

費城傑弗遜大學綜合醫學中心精神和行為醫學主治醫生楊景端對新唐人「健康1+1」節目說,18歲以前來美國的華裔青少年、ABC一代,有抑鬱症、焦慮症、自殺傾向比其他華人人群高出一倍。

留學生心理問題 怎麼解決?

亞美聯盟(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經過一年的調查研究,昨天(24日)公布了他們對亞洲紐約人精神健康問題的最新報告。

報告中指出,根據市長辦公室的數據,在任何一個年份中,紐約市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就經歷過精神上的紊亂;而擁有130萬人口的亞洲紐約人是唯一一個把「自殺」列上十大死亡原因的族群。但是,由於文化和語言上的障礙,這些人群中並不像西方人一樣重視心理問題的治療,而是多羞於說出口或者只是認為是物理身體上的疾病。多數人像上面的例子中一樣,即使周圍人出現精神健康問題,家人也不會意識到的。

亞美聯盟指出,導致亞裔人群心理疾病的原因很多,如貧窮、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移民經歷、在學校和社會上受到的霸凌和騷擾,以及中國社區特殊的「衛星寶寶」現象等。重視亞裔的精神健康問題,必須從四個方面入手:

1. 正視精神健康問題;
2. 增加各個語種、各個文化的精神健康服務項目;
3. 增加能夠接觸這些項目的渠道;
4. 加強對這個問題和領域的研究工作。

這些所有這一切的實現都需要投資和財政支持。

所以,在印度老年人社區做精神健康服務的K醫生(Vasundhara Kalasapudi)在會上對本報記者說:「(讓中國社區的人)和基金會接觸,向民選官員呼籲,給社區的精神健康服務機構投錢。」同時,她認為,教育社區的青年學生們學習精神健康醫學專業,為將來進入這個領域做準備;並應鼓勵各大學和社區服務機構合作。

下東城大學睦鄰之家(University Settlement)的項目參與辦公室主任、執業心理健康咨詢師黃伊華(Eva Wong)建議,有時候身體上表現出來的疾病其實不是物理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看到家人情緒上的變化,性格上的變化,可能都來自於精神上的問題;比如孩子表現很懶,不願意走出屋子來,也許是因為在學校中受到欺負了。」她說:「所以要把痛苦說出來,跟家人、學校心理輔導老師,或者醫生都可以。」

她還鼓勵大家說:「一切病都是可以治療的,心理疾病也是一樣,不要整天工作不顧自己的健康,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有心理創傷,不要緊的,都可以治療。」(培養7個好習慣 放下壓力讓心靈呼吸

紐約市有個七天24小時服務的中文熱線電話:888-692-9355,撥打之後按4,有專門的心理健康諮詢;或者給65173撥號臺鍵入9355(WELL)也可。

還有幾家有中文服務的機構提供諮詢服務,如家庭生活中心(Center for Family Life)、紐約兒童中心(The Child Center of New York)、陽光心理安康中心(Chinese American Sunshine House)、法拉盛醫院、王嘉廉社區醫療中心(Charles B W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麥迪遜門診和大學睦鄰之家等。◇

責任編輯:文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