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wakened

埃及王子:千年一次的甦醒(1)

作者:柯琳·霍克(Colleen Houck)
font print 人氣: 13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第一章 繆思之屋

「十五塊半。」司機用濃重的口音說。

「你收信用卡嗎?」我客氣地問。

「不行,不能用信用卡,機器壞了。」

我朝照後鏡裡那對皺眉瞪我的眼睛淡淡一笑,掏出自己的皮包。我雖然搭過無數次的紐約計程車了,卻從沒習慣計程車司機的態度;每次都會把我惹毛。不過我若不搭小黃,就得坐家裡司機開的車了,他一定會到處跟著我,把我的一舉一動向爸媽報告,所以總體考量後,我寧可獨來獨往。

我給了司機二十塊錢,然後打開車門,司機幾乎立刻開車閃人,害我只能勉強站穩,一邊還在他留下的灰色廢氣裡咳著。

「爛人。」

我一邊嘀咕,一邊撫平我的剪邊褲,然後彎腰調整義大利皮製涼鞋上的繫帶。

「需要幫忙嗎,小姐?」在附近的一名年輕男子問。

我站起身從頭到尾打量他一下,那條百貨公司專櫃買的牛仔褲、「I♥NEW YORK」T恤,以及鄰家邋遢男孩的模樣,立即告訴我,此人不是紐約客。

任何有尊嚴的紐約人,至少我認識的紐約客裡,絕不會有人肯穿這種「NYC」T恤。他長得不算難看,但一想到他可能在紐約待不久,而且我爸媽顯然不會認同他,便覺得與他多說半句都是在浪費時間。他不是我的菜。

我雖然不是很清楚哪種類型才是我的菜,但我想,等看到時自然就會知道了。

「不用了,謝謝。」我笑著說:「我很好。」

我邁開大步,朝「大都會博物館」的台階走去。我們學校的女生一定會覺得我很白痴,無故放走一名可愛的潛在男友——至少玩一玩也不錯。

其實不輕許無心信守的諾言,比較輕鬆,尤其是這名男子沒有一項符合完美男神的條件。

我的條件清單尚不完整,不過自從我長大開始對男生感興趣後,就一直往上添條件,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對自己的選擇十分謹慎。

我雖然挑剔,只穿名牌,每個月的零用錢比大部分同儕一整年所掙的還多,但我絕不是眼高於頂的勢利鬼。爸媽對我期望甚高,而金錢是用來滿足這些期望的工具。他們總是教我,一個人的形象,雖未必百分之百精確,卻能顯示出一個人的類型。我雖努力尋找例外,但在我的同學及朋友身上,卻屢試不爽。

我父親是位成功的國際金融律師,他老說:「銀行家會先相信你的西裝,然後才相信你。」這就是他的「人要金裝」論調。

他和我媽媽——老媽醒的時候,泰半時間都待在摩天大樓裡(紐約最大媒體公司之一的辦公室中),對特助發號各種指令——他們把「形象即一切」的概念烙在我身上。

只要我符合他們的期望,他們大部分時候都不會管我。其中包括參加各種典禮(裝出三千寵愛集一身的嬌嬌女模樣)、在女子私校拿全A成績、當然還有不許與門不當戶不對的男生交往(所以我乾脆不約會,以達到爸媽的期望)。相對地,爸媽也給我豐厚的零用錢,和自行探索紐約的自由。

我很珍惜這份自由,尤其今天是春假的第一天。

大都會博物館是我最愛去的地方之一,它不僅獲得爸媽的認可——這是一大分——更是個觀察他人的絕佳地點。

我不確定自己將來想做什麼,但我得在這個星期內想清楚,因為有好幾所爸、媽認同的大學已經接受我了。母親和父親——他們痛恨我稱他們「老媽」和「老爸」 ——希望我主修讓他們臉上添光的科系,如醫學、商業或政治,但這些我都不怎麼感興趣。

我真正喜愛的是研究人。古代的人,例如我在大都會博物館裡學到的人物、或甚至是紐約市裡四處走動的人們。事實上,我有一本筆記本,裡面記滿了我所見過最有意思的人。

如何能將這項詭異的嗜好轉變成職業,我實在毫無概念。爸媽從不贊成我當諮商心理師,他們認為,一個人只要立志克服任何可能面臨的障礙,應該就能控管自己的心理健康。他們並不鼓勵我跟那些比他們身分低下的人來往,然而,我覺得成為諮商心理師,是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每當我思及未來,便會想到爸媽。他們的安排,不斷在我的意識上敲擊,只要稍有違背他們的念頭,我便滿心罪惡,遑論讓叛逆的小種籽萌生了。

而其中一顆種籽,就是我所申請的大學。就技術層面而言,那不算叛變,因為他們知情。爸媽准許我申請自己有興趣的學校,只要我同時申請他們贊同的學校。當然了,當我獲得所有學校的許可時,他們高興極了,可是兩人顯然只打算把我推往特定方向。

高三的春假好不容易到了,這是大部分青少年最愛的時段,但我卻怕得要命。

如果不必現在決定一切就好了,爸媽給我的時限是這個週末,我得選定學校與主修科目,他們不許我心意未決就開始讀大學。

我在櫃台前停下來,亮出我的終生會員卡,然後很快穿過拉起繩纜的入口。

「哈囉,楊小姐。」老守衛笑著打招呼:「要待一整天哪?」

我搖搖頭:「只待半天,伯尼。午餐要跟一群女生吃飯。」

「要我幫妳留意她們嗎?」他問。

「不用了,今天就我一個人。」

「好。」他說。

他將我背後的繩纜繫妥,然後回頭幫忙排隊的觀光客。

有一對每年捐款給大都會博物館的父母,確實令人顏面有光。由於我是家中獨女,因此他們的捐贈、智慧與經驗所帶來的「好康」,幸運地由我全包了。爸媽也很疼我(如果嘴唇緊抿的驕傲與認可算是一種疼愛的話),然而我經常感到孤單,有時則覺得受到困囿。

每當我覺得需要一位能陪我烤餅乾的典型媽媽時,就要求去看奶奶。奶奶住在愛荷華州的小農場裡,爸媽每兩個月會準時去探望奶奶一次。他們每年都去看她,卻住到鄰近城市的旅館,在房間裡工作,我則留在農場上陪奶奶過夜。

說到老奶奶,有位外表引人注意的老太太就坐在我前面的長椅上,注視我最愛的作品之一——亨利·羅賓森的《她從不傾訴愛》(She Never Told Her Love)。

照片極具爭議性。評論家認為,攝影師拍攝垂死的女子,手法太過下流粗暴。我倒覺得照片出奇的浪漫。

據說攝影師試圖表現莎士比亞《第十二夜》裡的一個場景。作品的說明文字我都已經會背了:

她從不傾訴愛,

隱藏的愛如蓓蕾裡的蟲,

侵蝕她緋紅的臉頰

─—《第十二夜》第二幕第四場110-12

受盡折磨。我想照片裡的女子,應該是為情而亡吧!心碎而死,一定就像受盡折磨。我想像那種錐心之痛,就像蟒蛇般將人越纏越緊,壓碎你的肉體,直至只剩一副乾枯的軀殼。

那幅照片令我動容。但坐在那裡凝視照片的婦人,更令我著迷。

她雙頰鬆垂,身體頹重,亂七八糟的髮髻垂落幾莖灰髮。婦人緊抓著一根顯然經常使用的破舊枴杖,身穿蝴蝶領的花布洋裝(大概是一九七○年代的款式)。一對張開來,與肩同寬的腳上,穿著魔鬼氈厚底球鞋。

婦人身體前傾,雙手扶住杖子,下巴抵在手上,端詳著照片。◇(未完,待續)

——節錄自《埃及王子:千年一次的甦醒》/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簡介】

柯琳·霍克(Colleen Houck)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柯琳的首部系列作品《白虎之咒》,第一集《預言中的少女》獲得文學讚譽與極佳的電子書銷售成績;第二集《尋找風的聖物》更獲得家長評選金牌獎(Parents’ Choice Awards)。小說改編電影由印度導演夏克哈·卡帕(Shekhar Kapur)執導,全球書迷熱切期待中。

新系列《埃及王子》保有柯琳喜愛的浪漫、冒險、愛情、史詩等元素;還將讀者們耳熟能詳的埃及古蹟、埃及神祇寫入小說情節中。

責任編輯:李昀

點閱【埃及王子:千年一次的甦醒】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每天帶上槍,出門去巡視這黯淡的城市。這工作我做得太久,整個人已經和這工作融為一體,就像在冰天雪地裡提著水桶的手一樣。
  • 因而三十五年來,我同自己、同周圍的世界相處和諧,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裡,嘬糖果似地嘬著,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裡,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 四十年過後,在駛往聖布里厄的列車走道上,有一名男子正以一種無動於衷的眼神凝視著春日午後淡淡陽光下掠過的景色。這段從巴黎到英倫海峽窄小且平坦的土地上布滿了醜陋的村落和屋舍。這片土地上的牧園及耕地幾世紀以來已被開墾殆盡──連最後的咫尺畦地都未漏過,現在正從他的眼前一一湧現
  • 參加相親派對簡直就像在宣告自己嫁不出去。之前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向來避不參加,但占卜上寫著「努力脫胎換骨」,而且我也對玻璃工藝頗有興趣,最重要的是,「不能繼續過目前這種生活」的不安推了我一把。
  • 時值一月下旬,我順著輪船踏板慢慢走上岸,那時新英格蘭才剛披上一層薄薄的新雪。新菲多漢姆市在漸沉的暮色下閃閃發光,街燈照亮沿岸一整排結冰的建築,磚牆彷彿鑽石般在黑暗中熠熠生輝,煤氣路燈的光點在大西洋的墨黑海面上搖曳彈跳。
  • 我在和愛德華見面之前,就聽說了他在太太臨終前所作的承諾。
  • 畢竟超過了半個世紀,當然不一樣啊!道路和運河都整備得很完善,街道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簡直可說是煥然一新。這裡的很多房子曾經付之一炬,很多居民也葬身火窟,經過之後的重建,才有目前的Y町。
  • 後來我發現,處理掉那些東西以前,再花點時間感受一下它們,心情能得到撫慰。每件物品都有它的歷史,回味那些消逝的時光,總是樂趣無窮。年輕的時候我總是太忙,沒能坐下來好好思索某件物品在我人生中的意義,沒能想想它來自何方,或何時又如何來到我手上。
  • 狩獵術語中有個頗具啟發性的詞彙,可以形容這類印痕——嗅跡(foil)。生物的嗅跡就是足跡。但我們很容易便忘卻自己本是足跡創造者,只因如今我們多數的旅程都行在柏油路或混凝土上,而這些都是不易壓印留痕的物質。
  • 她的羊角辮在肩膀上像兩條泥鰍,活奔亂跳。喜饒多吉說,根秋青措誕生在戈麥高地,兩歲時到德格縣城來治病,住在喜饒多吉家,病癒之後,她拒絕再回戈麥高地,於是,喜饒多吉一家就收養了她。現在,她的身上已經找不到任何有關草原的痕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