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a di chi fugge e di chi resta

那不勒斯故事 3 逃離與留下(1)

作者: 艾琳娜.斐蘭德(Elena Ferrante)

那不勒斯是義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Pixabay CC0 1.0)

font print 人氣: 102
【字號】    
   標籤: tags: , ,

我最後一次見到莉拉是在五年前,二○○五年的冬天。那天一大早,我們沿著通衢大道散步,就像在這之前好幾年來一樣,兩人都覺得不太自在。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在講話,我記得。她只哼哼啊啊的,一面和不理會她的人打招呼,偶爾幾次打斷我,也都只是發出驚呼聲,而且和我講的話沒有什麼明顯的關聯。這些年來發生太多壞事,有些甚至很可怕,為了重拾往日的親密關係,我們必須講出心中隱藏的祕密心事,但我沒有力氣去找話來說,而她雖然可能有力氣,卻沒有欲望想講,因為不覺得講了有什麼用。

然而我還是很愛她,只要回到那不勒斯,我總會想辦法去看她,儘管我不得不承認,我有點怕她。她變了很多。當時我們都有了年歲,但在我慢慢變胖的同時,她卻永遠還是那麼瘦。她的短髮是她自己動手剪的,滿頭白,不是因為她刻意如此,而是疏於照顧。她臉上皺紋很多,而且越來越像她父親;笑聲神經兮兮的,簡直像尖叫,講話的聲音也太大。此外,她講起話來也總是比手畫腳,每個手勢都斷然用力,看起活像是要把房子、街道、行人和我切成兩半似的。

我們走到小學的時候,有個我不認識的年輕人追上我們,上氣不接下氣地對她嚷著說,教堂旁邊的花圃發現了一具女屍。我們匆匆趕到花園,莉拉抓著我擠過群集的好奇旁觀者,粗魯地開出路來。側躺在地的這個女人很胖,身上穿著過時的深綠色風衣。莉拉馬上就認出她來,但我沒有:這是我們的童年好友姬俐歐拉.斯帕努羅,也就是米凱爾.梭拉朗的前妻。

我已經好幾十年沒見過她了。那張漂亮的臉孔已經毀了,腳踝變得很巨大。原本是褐色的頭髮如今是刺眼的紅色,雖然還像以前那樣留得很長,但已經變得稀疏,散落在鬆軟的泥土上。她一腳穿著陳舊的低跟鞋,另一腳是灰色的羊毛褲襪,腳趾部分破了一個大洞,鞋掉在幾公尺之外,彷彿因為疼痛或恐懼而踢掉了。我立時哭了出來,莉拉則用很火大的眼神看我。

我們坐在附近的長椅上,默默等著歐俐姬拉的屍體被運走。她到底出了什麼事,她是怎麼死的,當時大家都還不知道。我們到莉拉家,也就是她爸媽原本住的那幢舊公寓。現在她和兒子黎諾住在這裡。我們談起我們的這個朋友;莉拉對她沒什麼好話,批評她的生活,她的自以為是,她的背叛。我聽不下去。我想起那張側臥在泥土上的臉,那頭稀疏的長髮,那白白的頭皮。和我們一起長大的女孩有多少人已經不在人世,因為疾病,因為她們的神經系統無法承受痛苦折磨,因為她們鮮血流盡,了無生息。有那麼一會兒,我們就這樣無精打采地坐在廚房裡,誰也提不起精神清理餐桌。後來我們就又一起出門了。

冬日晴朗的太陽讓大地萬物顯得一片祥靜。儘管我們都變了,但舊街坊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低矮的灰色房舍猶在,我們玩遊戲的院子,隧道口,以及暴力,也都還在。但是周圍的環境改變了。一座座綠色的水塘已經不見了,舊罐頭工廠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閃閃發亮的玻璃摩天大樓,彰顯著以前沒有人相信的燦爛未來。這些年來,我目睹這些改變的發生,有時候非常好奇,但更多時候渾然不在意。小時候,我曾想像街坊之外的那不勒斯充滿各種不可思議的驚奇。例如中央車站旁邊的那幢摩天大樓,許多年前就曾經讓我驚嘆不已。起造的時侯,那一層一層疊高的建築骨架看在我們眼裡非常之高,就在那座野心勃勃的中央車站旁。走過加里波第廣場時,我是多麼驚訝啊:看,這有多高啊。就在我們走向海邊,走到富裕區域周邊時,我對莉拉,對卡門、帕斯蓋、艾達、安東尼奧,對當時所有的同伴說。我心想,大樓頂端住的一定是天使,他們會讓整座城市洋溢喜樂。爬到上面,那騰雲駕霧感—我肯定會滿心歡喜。這是我們的摩天大樓,儘管不在我們的街坊裡,但這是我們一天天看著成長的東西。但那工程停止了。我從比薩回來之後,車站摩天樓不再是個城市復興的象徵,更像是另一個孕育低效能的溫床。

在那段期間,我堅信我們的街坊和那不勒斯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抑鬱不安從這個區域流向另一個區域,毫無阻礙。無論何時回到這裡,我總會發現這城市的懦弱,沒有骨氣,無法承受任何的改變,不管是季節、熱氣、酷寒,或者—尤其是—暴風雨。看看加里波第廣場是怎麼淹大水的,看看博物館對面的美術館是怎麼崩塌的;這裡曾經有過土石流,有過大停電。我記憶深處還牢牢記著那黑漆漆的街道,充滿危險,交通紊亂,路面破碎,處處積水。阻塞的水管破裂,水流得到處都是。山坡上擠滿太多脆弱的新建築,底下被掏空,流下一道道的水、泥流、垃圾和穢物,沖進海裡。人們因輕忽大意,因腐敗貪污,因濫權暴行而喪命,然而在每一次的選舉裡,卻都還是熱心支持那些讓他們日子更加難以忍受的政客。只要一下火車,我就在這座我生長的城市裡步步為營,很小心地只說方言,彷彿要讓大家都知道:我是你們的人,不要傷害我。@(未完,待續)

──節錄自《那不勒斯故事3逃離與留下》/大塊文化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她想要消失;她想要她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消失,讓她整個人都化為無形,再也找不著。因為我對她這麼了解,或至少我覺得自己了解她,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認為她已經找到讓自己消失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上連一根頭髮都不留下。她把「痕跡」的概念擴大到不成比例的程度。她不只希望自己消失,在六十六歲的此時,她還要把她拋下的整個人生完全抹除殆盡。
  • 她想要消失;她想要她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消失,讓她整個人都化為無形,再也找不著。因為我對她這麼了解,或至少我覺得自己了解她,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認為她已經找到讓自己消失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上連一根頭髮都不留下。她把「痕跡」的概念擴大到不成比例的程度。她不只希望自己消失,在六十六歲的此時,她還要把她拋下的整個人生完全抹除殆盡。
  • 開始寫這本書之後我發現,少了完整的真相,我的生命就失去了力量,也 失去了意義。在我母親的幫助下,過去在北韓和中國的記憶像一幕幕遺忘已久的噩夢場景,重回我的腦海。有些場景清晰得嚇人,有些卻模糊不清,或像一副亂七八糟、散落一地的紙牌。寫作過程對我來說就是回憶的過程,也是設法釐清這些回憶、賦予它們意義的過程。
  • 《日常藍調》插圖,徐至宏作品。(大塊文化提供)
    要了解的應該是自己的生活由自己塑造,如同大海,平時安安靜靜,沒有形狀,卻又用各種形式產生各種形狀、各種可能。
  • 《日常藍調》插圖,徐至宏作品。(大塊文化提供)
    小時候總覺得公老坪是個很荒涼的地方,長大了慶幸它從未改變,總是喜歡抽空騎上山,流流汗之餘,也看看這個陪伴自己成長的城市。
  • 即便糖廠已經沒落,即便每年日復一日忙著製糖與保養機器的工作。或許時代背景有所不同,但他們在職場上那股犧牲奉獻的精神,確實是我們這輩年輕人所缺乏的啊!
  • 不管是爸爸的年味或阿嬤的年味,都成了我記憶中的幸福滋味。
  • 自己的弱點被一眼看穿,這讓犯錯不只是犯錯,反而開啟了一條看不到終點的責罵之路。
  • 「有人懷念的靈魂,未曾真正離開。」 「如果,生命的終點,不是終點?」 某日清晨,密西根州小鎮「冷水鎮」,電話一通接一通響了。來電者說,自己是從天堂打來的。 難道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奇蹟?抑或只是一場殘酷騙局? 奇異來電的新聞流傳開來,外地人紛紛湧進鎮上,想要一同見證
  • 麵包片還擱在那父親嘴邊。大家都定住了,愣愣看著自己的熱咖啡騰騰冒煙。街上傳來一陣婦人的哭喊。哭聲,尖叫聲,馬匹嘶鳴。 父親起身開窗,狹小的廚房立即凍結成冰。他隔窗叫住一名男子,兩人一問一答,街上一片喧嘩嘈雜蓋過他們的對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