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解碼臺灣史?翁佳音:要先和歷史文獻談戀愛(2)

作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1630 年代荷蘭人 Johannes Vingboons 繪製的臺灣暨澎湖群島地圖。可看到魍港這個重要門戶。(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26
【字號】    
   標籤: tags: , ,

想解碼臺灣史?翁佳音:要先和歷史文獻談戀愛(1)

問:解讀歷史也需要創意?

答:

地理歷史有很多名詞要背,我不擅長背誦,我喜歡根據事實去推論。

《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書寫的歷史不是新發現,而是根據史料做出接地氣的解釋,你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創意。

例如,荷蘭時代臺灣中部有位大肚番王 (King of Middag) ,統轄 18 個村社,在我之前學界都將其翻譯成柯達王 (Quata Ong) ,這名字聽起來很有學術高度、異國風味,但我覺得這翻譯不符合臺灣風情。

後來我去比對史料跟地名,發現柯達王的統轄領域大肚南社附近有條 Patientie 溪,英文直譯為忍耐之溪,它溪流寬廣,人們渡河時要忍耐水流衝擊,因此為名。身為中部人的我一看就知道這條 Patientie 溪是大甲溪,而柯達王的名字應該是閩南語 Hoan-á-ong(番仔王)的誤傳,因此將他正名為大肚番王。

大肚番王的統轄圖中的大肚社、大武郡社、水里社等,是當時少數重創外來勢力的原住民族群。(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大肚番王的統轄圖中的大肚社、大武郡社、水里社等,是當時少數重創外來勢力的原住民族群。(資料來源/《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翁佳音、黃驗提供)

當我看到文獻提到一個名詞,就會想知道這是臺灣的哪個地方、在現代人生活中的意義是什麼。如果發生在臺灣的事,卻因學術音譯讓人摸不清發生地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才會強調「接地氣」的重要!

問:書中為何將 1550-1720 年代定義為臺灣信史起源?

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臺灣信史是從 1624 年荷蘭人來台才開始,事實上,1555 年與 1563 年分別有徽州、漳州海盜進出臺灣的紀錄,倭寇、走私討生活的人,都比荷蘭人早來臺灣湊熱鬧,從 1550 年到 1624 年這段朦朧不明的前荷蘭時代,我將其定義為「倭寇時代」或「東番時代」。

另外,也有許多清代文獻指出,黑潮常帶著日本人、沖繩人或菲律賓人漂流到臺東、花蓮來,史料雖記載他們是莫名其妙漂來,但我認為他們是為走私貿易而來。

臺灣是寶島,真的是寶島嗎?我認為過往不好的一面也該將它呈現出來,臺灣在 16 世紀還是部落社會,只有海盜前來,代表這個地方當時還沒有人想來開發,這是事實不用隱藏。不需要非得把臺灣形容得多有歷史淵源、地大物博。雖然臺灣曾是個原始的地方,但我們將之變成亞洲四小龍,這是一件很厲害的事。

《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本書涵蓋東番、荷西、鄭氏、清朝四個時期,提出新穎的歷史解釋,翻轉一般對臺灣的印象。(圖片來源/遠流出版社)
《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本書涵蓋東番、荷西、鄭氏、清朝四個時期,提出新穎的歷史解釋,翻轉一般對臺灣的印象。(圖片來源/遠流出版社)

問:書中對史料的解釋與教科書不同,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答:研究者跟教育者本來就屬不同範疇,教育有教育的目的,學術有學術目的,要是每個學界新發現都要在課堂上教授,教課書沒辦法編撰,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定於一尊。

歷史學不是記憶學科,要對目前的論點提出批判,並透過史料來驗證。

問:為什麼認為要跟歷史談戀愛?

答:作為一個把史料活化的歷史學家,我強調要聽歷史文獻講話,盡量回到當時的歷史脈絡中,用時人的語言,去思考這段歷史是如何被創造出來,以一種人類學、民俗學的方式,先跟歷史談戀愛、再加入科學的研究方法。

「別預設研究主題去看史料,要尊重歷史在講什麼、跟史料談戀愛」翁佳音說。(攝影/張語辰)
「別預設研究主題去看史料,要尊重歷史在講什麼、跟史料談戀愛」翁佳音說。(攝影/張語辰)

想多了解臺灣史,除了多看書,我更建議你跟朋友或情人騎著車、四處遊歷臺灣,把臺灣當成一本書,多吃多看多玩,你的收穫會更多!#

──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本文限網站刊登)

責任編輯:楊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二日電)提到開台四百年的府城,立刻會聯想到赤崁樓,這座荷據時期興建的城堡,不復當年,現存建物是清朝末年後陸續整建,但荷據古井通道、清乾隆的石龜傳奇,依舊讓人津津樂道。
  • 台灣六福皇宮跨足飯店業領域開設的VR庭園咖啡,於去年11月正式進駐淡水紅毛城,坐在戶外露天咖啡座,居高臨下眺望淡水河景致,享受英式下午茶的精緻優雅,清涼微風徐徐吹來,陽光灑落一地的金黃,午後時光慵懶又放鬆,夜幕低垂之際,磚紅色的紅毛城在光束照射下,散發出古典高貴氣質,在閃耀著點點燈火的淡水河夜景陪襯下,更令人迷醉。
  • 有別於往年的年曆,教育部今年出版「台灣教育紀事」手冊,作為各級學校校長的年節紀念品;手冊除了簡述荷蘭統治時代直到日治時期的台灣教育,也對照中華民國戒嚴時期的思想教育,以及解嚴後教育改革的多元化教育。
  • 在台灣,過去的教育教給我們的不一定都是對的,因為過去是威權統治時代,所以教育主要是為當權者而服務,作為當權者的統治工具。凡是和執政者立場不同的歷史,學校的教育是不會教的,甚至是炮製不實的歷史,把這些不實的歷史教給我們,所以我們要重新認識臺灣的歷史。
  • 2年前電影「海角七號」樂團團員配戴的琉璃珠風靡全台,北投文物館即日起展出「琉傳─排灣族琉璃珠的文化與藝術特展」,不必遠赴屏東三地門,就能在台北一睹琉璃珠的風采。
  •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說「鄭成功是台灣精神錯亂的代表」,他今天解釋,這是指很難在歷史上找到像鄭成功一樣,身上這麼多衝突的人,反映台灣歷史上常常面對多元衝突。
  • 掌握氣象的即時變化,澎湖氣象站默默的走過2個甲子,今年已120歲,跨越2個世紀,還比中華民國還老15歲,默默佇立在澎湖島嶼上,全天守候。
  • 人類雖然生活在陸地上,但經過千年萬年的地殼變遷,桑田可能變滄海,古代祖先在地表上的生活遺跡,就被隱沒在水中;另一種情況,則是因意外或戰爭,讓飛機船舶隨著文物資料一起沉沒。廣大無垠的海底,其實有著從古到今許多的歷史發展足跡。水下考古,就是研究這些的領域。
  • 若穿越回明代,除了看到幽雅的園林、風流的江南才子,你還會發現許多熱衷旅遊的古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巫仁恕研究員,蒐集史料時發現晚明旅遊書的數量達到巔峰,旅遊活動從上層階級普及到庶民,甚至發展出商業化的住宿、遊船、套裝行程。而回顧歷史,「交通發展」是促進旅遊的關鍵要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