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腸道細菌和多發性硬化症有關

人氣 600

【大紀元2017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曉編譯報導)從眼疾到類風濕性關節炎,人體的很多疾病都和我們體內數萬億的腸道微生物有關。而在近期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一篇文章中,科學家們發現腸道細菌在多發性硬化症的發展中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種慢性的神經退行性免疫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會錯誤的攻擊用於保護神經元、並協助神經元進行信號傳遞的髓鞘組織。失去保護的神經元被暴露後,則會出現信號傳遞紊亂,從而影響大腦對身體的控制。出現的症狀包括肌肉無力,肢體震顫,視覺障礙,語言功能衰退,和其他認知及活動性障礙。嚴重的將導致失明、癱瘓或是患者死亡。

全球約有250萬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儘管過去幾十年的研究讓科學家們對該病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真正的發病原因對科學家來說仍然是個謎。

在這篇新的文章中,科學家們發現,腸道微生物群在人的免疫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並且一些特定的細菌會導致人的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神經細胞,並且最終導致多發性硬化症。這一發現有望為疾病治療和藥物開發打開一個新的篇章。

在他們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人類遺傳學家Sergio Baranzini領導的研究小組對71位MS患者和71位健康的對照組的腸道微生物進行了分析和測序。他們發現,在MS患者體內,有兩種菌群(Acinetobacter和Akkermansia)的濃度比對照組高出4倍多。

接著,研究人員將從MS患者體內提取出的腸道細菌加入到未分化的初始型免疫細胞培養中。這些免疫細胞會根據環境中不同的刺激因素分化成不同種類的免疫細胞。結果發現,Acinetobacter和Akkermansia這兩種細菌使得這些免疫細胞分化成一種會誘發身體產生炎症反應的輔助性T淋巴細胞,同時,另一種通過抑制免疫反應來預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調節性T細胞的數量則減少了。

在另一個實驗中,當研究人員把這些細菌接種到無菌小鼠體內20天後,小鼠出現嚴重的大腦炎症反應。而那些接種了健康者腸道細菌的小鼠卻沒有出現炎症反應。

這些結果表明,腸道細菌在調節人的免疫系統和多發性硬化症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科學家們表示,他們下一步的研究計劃是更加深入的研究這些腸道細菌引發多發性硬化症的分子機理,從而為藥物開發提供更加精確的靶點。◇

責任編輯:朱涵儒

相關新聞
你用漱口水嗎?小心助長細菌的抗藥性
冰箱蔬果箱含數萬細菌 冷藏不當成細菌溫床
華人超市的魚導致一女士染罕見細菌
超級細菌頻敲警鐘 抗生素濫用危機升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