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戲說臺灣」布袋戲喚起童年情趣

人氣 36

【大紀元2017年1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臺灣布袋戲歷史悠久,是許多僑胞難忘的回憶。11月30日,洛杉磯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在華埠圖書閱覽室,邀請布袋戲收藏家余忠村博士介紹臺灣布袋戲文化,在於喚起現場觀眾童年情趣及思鄉之情,現場笑聲不斷。

布袋戲收藏家余忠村博士介紹臺灣布袋戲文化,在於喚起現場觀眾童年情趣及思鄉之情,現場笑聲不斷。(袁玫/大紀元)

洛僑中心主任翁桂堂表示,布袋戲源自閩南地區,在臺灣發揚光大。由傳統布袋戲到金光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搬上電視後吸引許多觀眾。

袋戲收藏家余忠村博士介紹臺灣布袋戲。(袁玫/大紀元)

臺僑余忠村收藏兩百多個布偶,他經常利用布袋戲偶來向主流介紹臺灣文化,30日,他藉此座談會講解布袋戲偶的製作過程、文化內涵及其收藏的經驗,來加深大家對臺灣的認識。

兒時與父親感情的連結

收藏布袋戲偶是余忠村對父親的一種紀念。他說,離開臺灣後,很長時間不能服侍在父親身邊,父親去世後感到很遺憾。回憶兒時父親帶著自己到不同的廟宇看布袋戲,那時的童年非常快樂,因而自1997開始收藏布袋戲偶,20年來共收藏兩百多尊,來紀念那段兒時與父親在一起的時光。

布袋戲跟傳統的完全不同

布袋戲早在1864年左右最盛行,隨著移民到了臺灣。余忠村表示,布袋戲文化源自福建泉州,到臺灣後發揚光大。隨著劇本的創新與燈光、音效的進步,金光布袋戲及霹靂布袋戲等大型布袋戲偶發展全面,甚至躍上電視及電影院,在臺灣蔚為風潮。

不過,余忠村表示,隨著布袋戲在臺灣的發展,它在服裝、戲碼、戲偶、造型、故事、表演方法、舞臺設計等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有所不同,如霹靂布袋戲跟傳統的完全不同。他還引用黃俊雄的評論說:「他們越演越不像布袋戲」。

傳統布袋戲的特點在於「一口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千萬軍」,余忠村說,也就是由一個人道出所有的人物的口白、吟詩;用手操作,它也包含歷史、故事、音樂、演出技術、彩繪、木刻雕塑藝術,尤其製作廟宇內的物品一定要用手嵙,衣服用手刺繡,是個多元藝術元素構成。
而傳統布袋戲後場大約5人,前場2人,余忠村說,一般認為布袋戲是「男生得戲」、「歌仔戲是女生的表演藝術」,這是臺灣在地的重要兩種表演藝術的特點。余忠村希望未來布袋戲能納入「聯合國非物質的文華遺產」,能長遠保留。◇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臺國寶大師法國徒弟行走80多國 發揚布袋戲
橙縣臺灣傳統週 5月7日起活動精采多元
余忠村臺灣布袋戲偶珍藏15日橙僑展出
臺灣眷村文化講座 洛城華埠舉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