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萬石君的故事

作者:羅善

古風悠悠。(曉韻/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502
【字號】    
   標籤: tags: , , ,

西漢景帝時,太子太傅石奮年薪是二千石(讀擔,量詞)小米。他有四個兒子,都擔任俸祿二千石的官職,父子五人合計俸祿一萬石,這種情況是空前的。景帝特地送給石奮一塊匾向他家表示祝賀,匾上寫著「萬石君」。

石奮奉行儒家的禮儀制度,全家人相處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門庭興旺,當時的人都很仰慕他們。

他們的日常行為循規蹈矩。萬石君(即石奮)的兒子和孫兒,哪怕還是個基層的小官吏,有時回家看望老人,作長輩的也要穿上禮服接待,只稱兒孫們的官號而不叫名字。他們認為既然作官就是皇帝的人、國家的官員,尊重他們(當官的兒孫) 就是尊重國家和朝廷。

兒孫們有了過錯,萬石君從不大聲斥責,一個人靜靜地在飯桌邊坐著,不吃飯也不喝酒,像是在反省什麼。這樣一來兒孫們都很不安,主動地相互批評,把是非澄清了,再請老祖母或者母親出面,向萬石君認錯賠禮,表示決心改正。老人家這才變得高興起來。

石家人平時生活很嚴肅,凡是已經成年的兒孫,平時家居要戴好禮帽,光頭露頂是粗野的行為。大家從小習慣了,都能自覺地遵守家法、家規和長輩的教導,個個文質彬彬,成為社會的楷模。

漢景帝死後,漢武帝繼位,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努力提倡孔子的儒家思想,號召百姓遵從「三綱五常」和「孝悌忠信」。趙綰和王臧兩位儒生,一個擔任御史大夫,一個是郎中令,積極地推行儒家禮制,社會風氣漸漸打開了。

竇太后是漢文帝的皇后,漢武帝的祖母,她對萬石君的家風早有所聞。她很欣賞萬石君實實在在身體力行,樣樣合乎禮節,認為這才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向皇帝建議,叫石奮的長子石建作郎中令;小兒子石慶作內史。把他們調入皇室宮廷,起表率作用。

石建當了高官後,每次回家都找僕役把父親的衣服取來,親自洗滌曬乾,然後交還給僕人,表示盡到人子的責任。

石建個性一向謹慎小心,在皇帝身邊工作尤其注意言行禮儀。有意見從不在公開場合說話,但背後對皇帝不迎合討好,據理力爭,漢武帝十分讚賞這一點。不過他有時太拘謹了,使人覺得迂腐可笑,猜他是不是為了保住官祿才那樣誠惶誠恐。如有一回上奏章被退回,石建審讀時,發現自己寫「馬」字少了一點,他很緊張的嘀咕:「太可怕了,馬字有四點,連同曲尾,共五隻腳,怎麼弄丟一隻呢?該死該死,不好向天子交待呀!」可見得他對自己的錯誤是相當在意的。

至於小兒子石慶,曾經有一次不小心喝醉了酒,坐車回家,到了村莊的大門邊沒下車,直接進入家門。萬石君看到了,不吃不喝。石慶趕緊把上衣脫掉,光著背脊請罪,但父親不理睬他。直到一家人都來道歉,老人家才說:「石慶當了內史,官大身分高,車子進出時鄉親們都要閃避;內史趾高氣昂派頭十足,是應該的嗎?」連挖苦帶責備,石慶不斷叩頭賠罪,從此再也不敢了。

他曾為漢武帝駕車。某次外出,皇帝不經心地問道:「今天拉車用了幾匹馬?」石慶經常趕車,當然心中有數,不必考慮也能回答出來的:大駕八匹,法駕六匹,小駕四匹。平常外出用法駕,只有六匹馬。可石慶不放心怕出錯,立刻用鞭子點數:一匹、 兩匹、三匹……數完了才向皇帝報告:「六匹。」據說石慶還是兄弟中比較隨便的人,所以其他人的謹慎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經過朝廷的提倡,當時儒家學說和倫理道德作風很快在社會上流行開來,像萬石君這樣恭謹守禮的人便逐漸增多了。

(事據《資治通鑑》)@#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朱休度任官治獄,使「囹圄為空」,絕不意味著朱休度對這些不法之徒撒手不管,任其胡作非為,而是希望以誠心感化他們,使他們心悅誠服,以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 當時在職官員居住在官府,下任後則遷回私宅,如原無私宅,就靠宦囊來購置。孫謙不僅在職時不受餉遺,去任後仍一毫不取,當然無錢購宅,故在另有任命前,只好暫時借住於官府的空車廄中了。
  • 鄧太后很重視皇室的文化教育,她招聘道德學問都很好的儒生作博士,教授宗室子弟和青年侍衛。鄧太后認為,要想使皇室和外戚的子弟不招來災禍,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讀書,懂得作人的道理。
  • 黃憲的精神風采,影響了大批士大夫文人,一代又一代,互相學習,造成高雅超脫的人格。在污濁的社會裡,的確是一股清風,把優良的道德傳統保存下來了。
  • 漢桓帝便派畫工趕到姜肱的家裡,摹畫三兄弟的圖像,準備向社會傳揚,作為士民的楷模。姜肱一再推辭,實在擺不脫身,就用被子把臉捂住,說有些頭疼眼花,身體支持不住,也見不得風。這樣才把畫工支使開。
  • 仇香搖搖頭,沉靜地說:「我一向覺得老鷹不如鳳凰好。老鷹很兇猛,鳳凰很文靜,但人們都喜歡鳳凰呀!因此,我不願學老鷹。」
  • 郭泰告訴朋友們:「我夜晚靜觀天象,白天分析時局,已經看出,現在國家的政治沒有希望了。皇天要漢室滅亡,英雄豪傑能做什麼呢?我只能儘自己的力量做些有益於社會的事,這樣度過晚年,也就得到安慰了。」
  • 回營以後,校尉龐德從箭袋裡掏出一顆人頭,鍾繇仔細一看,原來正是外甥郭援的首級,不覺放聲大哭。龐德也很難過,向鍾繇道歉。鍾繇擦乾淚水,說:「想到我的妹妹(郭援是鍾繇妹妹的兒子),我不免傷心。郭援是國家的賊臣,你殺得對!幹得好!何須向我道歉呢?」
  • 秦王苻堅聽了趙整的歌,酒也醒了,心裡一陣慚愧,便請趙整寫成條幅,作為《酒戒》。從此以後他在宴會上飲酒不超過三杯,變得文質彬彬了。
  • 侍奉皇帝也同樣。皇帝有失誤,上書公開諫阻揭露出來未必是忠臣的態度,高允才是真正的忠臣!我有過失,他要當面說,我可能不接受。他在背後反覆地說,讓我明白了錯誤,卻沒有第三個人知道。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