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式感恩看神傳文化

作者:天宇
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

美國有個感恩節,在那天全家聚餐感恩神的賜予成為美國家庭的傳統。中國人對感恩也有著非常深的理解。只不過現在的人們對傳統文化模糊了,開始不理解古人的作法了。比如,按照古代的習俗,父母過世後要守孝三年,有人認為是迂腐,卻不知是一種中國式感恩的體現。

《論語》記載,弟子宰我(宰予,字子我,又名宰我,)問:「服喪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究禮儀,禮儀必然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荒廢。舊穀吃完,新穀登場,四季鑽燧取火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孔子說:「才一年的時間,你就吃開了大米飯,穿起了錦緞衣,你心安嗎?」宰我說:「我心安。」孔子說:「你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裡不覺得舒服,所以不那樣做。如今你既覺得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服喪三年,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予對他的父母沒有三年的愛嗎?」

子女以三年守孝,來回報父母三年不離懷抱的養育之恩,想想也是合情合理的。但筆者認為其實其背後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就是通過這種感恩,來減淡人們的各種慾望,可見古時的各類禮儀制度之涵義深遠,一舉多得。此類中國式的感恩方式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其目的也是為了人類社會的長久生存和道德的永存。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這番話道出了當時馬對人的作用。古人愛馬,毋庸置疑。但是,當馬與人相提並論時,歷史上卻留下許多佳話。
  • 姜夔與歌姬小紅,他們一個專精於樂器,一個專精於歌唱,他們之間的關係或許不是單純的男歡女愛,而是彼此成長的夥伴。或許這才是男女的相處之道。
  • 祭祀灶神是中國文化中流傳久遠的年俗,上古周朝就規定了「祀灶」。東漢「黃羊祀灶」的本事記載於《後漢書》;現在的人「送灶神」的習俗幾乎和唐朝作法一樣。祭祀灶神含有什麼奧義?再來看看「黃羊祀灶」文化典故示現的意涵。
  • 我說:「看來你是備受煎熬。你回想一下,當初你一定很愛她,才會選擇和她廝守終身。你多久沒表達對她的愛意了?有一首《雁丘詞》其首句寫道:『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其實這個典故說的不是情侶。」他睜大眼睛看了我一下。
  • 「一曲一還伸」是說自己現在雖然蜷曲蟄居,但總會有得到伸展的一天。「未信喪斯文」:他深信在風雲際會的新王朝中,各種禮樂制度總會建立起來,而建立禮樂制度就不能缺少他們這些文士學者,也就是說,斯文不會就此喪失。
  • 《韓詩外傳》所說的禽雞五德是指「文武勇仁信」這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敵前敢鬥者,勇也;得食相告者,仁也;鳴不失時者,信也。」千百年來,雞文化能作為神州文化的一條小小支流保存下來,也正是因為它「文武仁勇信」五德,盡美的演繹吧。
  • 雞年話雞,當然少不了雞典,譬如聞雞起舞、鶴立雞群、牝雞司晨、白居易的《贖雞》以及劉伯溫夢解雞聯等,都是眾人耳聞能詳的精采典故。
  • 這幅春聯上下聯及橫批一共有20個字,但每個字的筆畫都十分復雜,被稱為「最難念春聯」,此聯到底藏著什麼玄機呢?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