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生活必需品?

作者:筱林子

把手機放回屬於它的位置吧!化繁為簡,棄末返本;必需品少了,腳步輕捷了,自然走得更遠。(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64
【字號】    
   標籤: tags: ,

這旋風究竟從何襲起?時代推移下,智能手機成了指縫間的快餐文化,一種新穎的生活方式。它對我們的影響不言而喻。對於日理萬機,工作大忙的各界人士,有了它雷厲風行;對於更多的人,有了它如虎添翼,通行無阻。多樣化的功能及應用程序大幅度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效率,豐富了緊湊的生活節奏,成了普羅大眾的標配。

它為我們潛藏喜怒哀樂的內心活動開啓了一扇偌大的窗,也為自我展示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平台。社交網絡(臉書、微博、微信等)、視頻、網購、電子書、 電子遊戲等,只要一機在手,無所不能。不僅如此,它還取代了鬧鐘、手錶、指南針、地圖、相機、筆記本……幾乎我們生活裡離不開的,一滑解鎖,心想事成。「 方便快捷」成了社會主旋律的今天,「 被科技寵壞」的我們習於藉助「 智能」力量,透達生活大小事。可想而知,手機磅薄的力量已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模式與生活習慣。

消磨零碎時間近乎完美的工具

根據英國《鏡報》,一項最新研究對手機十大常用功能進行排名,發現其通話功能僅居第六。環球網綜合報道亦指出,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它早已超越原本單純的通訊意義。那如今我們都用手機做什麼呢?無可厚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裡,智能手機快速整合傳遞信息的即時性完全切合了現代人事事求快的準則。堵車的時候、排隊的時候、吃飯喝茶的時候、甚至是如廁的時候,我們下意識掏出方寸大的模塊刷一下。它簡直是打發零碎時間近乎完美的工具啊!

情緒緩解與宣洩的主要途徑

知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表示:「好奇心和窺探他人隱私乃人類天性和本能。」 個體的人生活在特定群體中,往往透過不同方式來體現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同時也滿足了被這個群體其他人關注的需要。我們極其渴望的存在感、認同感及歸屬感,偏偏在現今社會種種制約下,一一被規範;而在尺度寬綽的網絡世界裡,這些長期被壓抑卻從未泯滅的「 本能」不但獲釋,且兼倍活躍。智能手機從而成了情緒緩解與宣洩的主要途徑。我們透過抒發心理狀態、窺探他人近況、關注某公眾人物動向等來滿足自身社交需求及各種心理訴求。

日常生活點滴,手機拍畢上傳,成了一種生活態度。自拍不必說,更是廣受歡迎。曾經在別人手上的權力重新回到手裡 ──不偏不倚擊中了現代人尋求至高自主權的心態。USLA心理學教授 ── Dr. Andrea Letamendi曾說:「人是社會動物,天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目光。自拍,尤其是發佈到網絡上的,實為呈現我們想要別人看到的自我和生活。」 自拍可在數秒內傳遞許多「 一言難盡」的信息。今天吃了什麼?去了哪裡?當下狀態無所遁形,更是對抗距離的最佳良藥。

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恣意享受科技進步的成果當兒,支付高昂代價在所難免。可悲的是,這不再是「 社會現象」那麼簡單。它經已攀升至另一層次的依賴和沈溺。不僅涉及各個領域各個階層,且急速加劇。姑且不論眼疾勞,手指肌建炎,低頭頸椎壓迫血管或神經等生理上的傷害,真正令人擔憂的實為另一股無形的入侵式思維 ── 那種明知道沒必要卻控制不了的壓迫感,遂促成焦慮難耐,空虛浮躁。

美國心理及社會學家雪麗.杜爾寇(Sherry Turkle)指出,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站不僅侵擾我們獨處思考的空間,更已逐漸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自面市後,過於炫麗的手機世界讓我們不自覺分心,在待人接物或處事方面難以全情投入一如既往。有溫度的接觸蕩然無存,生活中與周遭的人、事、物更愈見隔斷。此外,當我們慣於透過手機與外界保持緊密聯繫,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資訊對大腦的刺激一旦靜止,莫名的焦躁立刻爬上心頭。不良情緒的積攢因此折射出一種社會病態。

如同精神毒品一樣,網癮發作時,我們就不留餘地把所有的精神都給了手掌裡發亮的方寸屏幕裡,好像這樣才能有效舒緩壞情緒,感覺寬慰。惡性循環下,我們使勁滑機至冷落了身旁的人事物,英文生字因而有了被杜撰出來的單詞 ── 即由Phone「 手機」及Snub「 冷落」所組成的Phubbing。這個單詞已於2012年被納入澳大利亞全國大辭典。可見旋風席捲全球的事實,已不脛而走。

不復存在的深度與溫度

智能手機乃引領我們走向社會進步的一大體現 。各種資訊、新聞及常識傳達大大促進思維訊息與拓寬視野,讓我們具備與時並進的條件。這些正向影響都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互聯網世界很多似真還假的資訊常被「有圖就有真相」的「不二法則」蒙上面紗。很多時候我們不經消化就把眼前所看到的統統照單全收。此外,萬事以「快」為主軸的今天,從前「當面」斟酌慎思下的意見交換 (discuss) 已被濃縮成如今「當幕」(屏幕)精簡扼要的直評 (comment)。這些現象無論在我們思維模式、心性心智體現或是倫理價值觀方面,同樣少了深度與溫度,直叫人感慨。

我們或許忘了,許多生活技能與學問追求,始終需要高度的專注力與韌力。若沒能具備深度思維、沈潛蓄勢的能耐以及善於獨處的心理素質,網絡技能再純熟腳步再快,也難有創意的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遑論成大事了吧?至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不論夫妻、父母與孩子、上司與下屬乃至同輩之間,不用心不專注一樣引發情感危機。

失去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社交網絡扭拽了「通訊」應有的流程,更似取代了面對面交流的必要。看看現代社會生活的典型切片:三五成群的朋友聚會,個個卻俯首苦刷。手指頭的靈光度比起口齒的伶俐度來得鏗鏘有力多了!究竟是「開不了口」還是樂於用手機上的社交軟件相互傳發信息進行交流?原來手機裡層出不窮的表情符號或圖標貼紙等,對於表達能力欠佳的現代人更遠勝萬語啊!機裡的喧嘩與機外的沈默大相徑庭下,是一種值得驕傲的社會科技進步還是極為可悲的人際關係退化?

毋庸置疑,智能手機確實讓我們受益匪淺。惟過分倚賴和沈溺,卻讓我們墜入溝坎。想想它衝擊了多少溫暖的時光?而今廣為流傳的:「最遠的距離」,足以道明一切。同桌餐敘本是觥籌交錯,凝聚感情的好時光,卻因抵禦不了美得暈眩的虛擬世界,千古以來豐厚的文化底蘊也難逃被嚙噬的命運,哀哉哀哉!

手機的初衷本在於讓人通暢溝通,怎麼到最後卻成了溝壑般幽深的隔閡?埋首小屏幕,我們下意識覺得它有迂迴衡緩的能耐,從而放心揭下面具;因為認定外在真實世界虛情假意,俗不可耐,故而披甲戴盔。這種逃避與冷漠,實為變相的社交恐懼,它大大降低了生活該有的質量。網絡聯繫當成生活常態,對於近距離交流卻扭捏不自在。手機世界是不是已在不知不覺中消解了社會倫理?咫尺之遙,卻形同陌路。這樣的現象再持續下去的話,若干年後,人類文明的高度發達會不會讓我們重度倚賴智能設備,除了執守眼前屏幕外,就已完全失去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了?

機不在手,如坐針氈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手機用戶每天必須查看手機多達34次;頻率竟已高達每10分鐘一次!多年以前,我們外出只要有水,乾糧及火鐮,其他的?天塌下來當被蓋吧!現在?除了驅蚊油及防曬霜,漏了手機更是萬萬不能!沒了它,就是踏實不起來。本來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本來旨在讓交流溝通更方便快捷,殊不知在大肆刷屏下,我們已被全然俘虜,與「現實」漸行漸遠。不過方寸般大的智能模塊,卻像被注入生命一樣,隨同網絡耀武揚威,對我們進行全局操控。我們真的被無遠弗屆的互聯網打盡,萬劫不復了嗎?!手機變相成了桎梏,是福還是禍?

需要或需求?

記得小學生物課有個單元,我們學了需要需求。所謂需要,乃指生活基本要素,其中包括衣、食、住、行;需求,實則具體化的表現。若需要作為前提的話,需求則是它的延伸。簡言之,需要是必需品,它是無從選擇的。好比餓了必須吃飯,渴了必須喝水。但至於吃得好不好,那是一種需求,即需要的延伸。

需求是可以選擇的。你可以選擇吃稀飯,或是滿漢全席。縱觀人類的歷史,我們卻逐漸脫軌了。很多需求變成了需要,生活必需品名錄也越來越長。智能手機──究竟是需要還是需求?慾望驅動下,我們對物質渴求不斷,手機因而成了一種膨脹的需求。其實,我們可以選擇一部只有通話和短信功能的普通手機,或是一部具優勝操作系統全觸屏式的智能手機。那,它即是「可以選擇」的。溫故知新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好像一直都把它放在錯的位置了?

言歸正傳,智能手機是生活必需品嗎?重新釐清需要需求之間微妙的界限,單純的問題和從簡的答案,人類在進化中卻總愛把它複雜化。也難怪,這個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總有太多雜質,不斷侵蝕本質。身外物越多,牽掛越多,越不堪重負。我們是主非僕,從不該被牽著鼻子走。自備過濾、化解、中和及澄清的睿智,遠比智能手機裡的各種應用程序及虛浮的網絡世界來得強大自在多了!「拎有時,放有時」,尺度拿捏得宜的話,我們才能破繭成為真正的「機主」。

智能手機不過是個移動的媒體工具。努力調整心態,學會駕馭它,善用它所帶來的便利與效率,方為明智。畢竟心與心的距離,還得靠線下構建方能健全。偶爾從小小屏幕中走出來,昂首闊步迎向陽光。重拾思考與觀察能力,重拾與人溝通的本能,慢慢我們發現另一股由內而升的力量讓人從容多了!

把手機放回屬於它的位置吧!化繁為簡,棄末返本;必需品少了,腳步輕捷了,自然走得更遠。最有張力的從簡,本來就是焠鍊後的智慧啊!@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今年10歲,是五年級學生。雖然我年紀很小,可是卻有一些神奇的經歷,讓我知道這宇宙間確實蘊藏有許多科學也解釋不來的事實。
  • 歷史難有真相,如今發現的許多歷史,不過都是根據目前已知歷史遺蹟或出土文物所做的種種推測。而如果明天有了某種新的文物被發現,就極有可能推翻之前的所有推測和觀念。正比如,「克里斯托弗•馬洛」的生平傳奇。
  • 詩集在身,作用往往極大;偶而眼中攝入幾個發你深思的句子,令你在好幾天說玩又像沒玩到的旅途荒悶中突的一下亮了起來。詩集硬是有這種空谷醍醐的奇妙效果。
  • 從社會階層的角度來看,唐璜代表著中產階級尋求個人自由主義的社會群體。從個人角度來看,他是一個好色之徒,感覺主義者,也就是完全以個人喜好和感受而行動的人士。他的理念和行為為中產階級唯物主義者的享樂主義和自由縱慾主義進行了合理化的解釋。莫札特的歌劇中,通過唐璜為了自己的慾望而殺人、玩弄女人、欺騙偽裝等劇情,使其代表著慾望、色慾與暴力,象徵著莫札特和他的同仁們在社會中所看到的那些腐敗和道德淪喪的群體。
  • 從北美到亞洲、從歐洲到澳洲、隨性而喜愛挑戰的Rebecca Wenham帶著對古典音樂的摯愛,背著她的大提琴,足遍世界在音樂中探索。或許是順應了上天的安排,她的音樂人生看上去是那麼隨性自然,水到渠成。
  • 上一代的恩情,固然已無法回饋,而我們的下一代所接受的西方教育,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又有相當差距,孩子們一朝「插翅高飛」,出去開展、追求屬於自己的天空,家庭觀念也自然是那西方的價值觀,不太可能像我一樣舞文弄墨,寫些文章來追憶父母養育之恩的。
  • 女兒上高三時,我看了一遍《轉法輪》這本書後覺得真好,就想推薦給女兒看。當時我有兩個顧慮:她們從小受惡黨灌輸無神論,學習的課本裡就有污衊、誹謗大法的謬論,大法的真相她能相信嗎?另外,大法書表面雖淺顯,內涵卻高深,而且修煉要吃苦,蜜罐裡泡大的她能接受嗎?出乎我的意料是,女兒看書後立刻走入了大法修煉。真是天大的洪福降我家!
  • 畢業至今我們只見過一次面。就僅僅那麼一次,你即⼈間蒸發。醖釀數年的約會,今晚終於成行。久別重逢,卻⼀點隔閡也沒有。這種感覺,真好。其實我更為 之動容的是,儘管多年不見,你對我仍信任有加。否則向來在眾⼈面前活力充沛陽光般的你,絕不會把脆弱的一面放心地袒露在我面前。虛榮的我向來都以能擁有你這麼一個出色的朋友為傲。 因此,我還是打從心底覺得,你值得擁有更多。
  • 儘管把自己交給左右腳相替交換的韻律就好。像深淵旁的繩索,像迷夢裡的鈴鐺,跑步總會把你從撥不開的迷霧裡拽回當下。持續一段日子後,你必會驚喜於自身微妙的變化。漸漸的你會發現,在跑的過程中你捕獲了各種關於生命的領悟。它們終將把你帶向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 基於東方人的含蓄與不善表達,我從來沒有好好看著媽媽,好好握著媽媽的手,更別說親吻她,擁抱她。但是在醫院的那段期間我都一一做了……儘管我至今還是覺得「我愛你」三個字難以啓齒,但我總算可以藉著兒子的口向他們說了一次又一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