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他洞見維米爾奧秘

丹麥國家美術館修復部主管約恩‧瓦杜姆專訪

丹麥國家美術館修復部主管約恩‧瓦杜姆教授1994年對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進行了最近一次修復,有頗多心得與洞見。(公有領域,Samira Bouaou/大紀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氣: 953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Milene Fernandez報導,張小清編譯)他就像悄無聲息地走過了一片森林,未留下任何足跡。經過三個月的逐吋檢查、清洗和修理,約恩‧瓦杜姆(Jorgen Wadum)教授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輝煌呈現給了全世界。在對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的經典畫作進行了最近一次修復後,22年過去,他仍然對她心有靈犀。

「不久前我在(荷蘭)莫瑞泰斯王家美術館,鼻子幾乎戳到她眼前,我覺得她還是那麼璀璨。」瓦杜姆在紐約弗里克收藏館(Frick Collection)開講透視和繪畫技法前這樣說道。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何以一直那麼亮眼?

這幅被稱作「北方蒙娜麗莎」的名畫,出自17世紀「荷蘭小畫派」代表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之手,構圖也和《蒙娜麗莎》同樣簡單。畫面捕捉到了女孩凝視的目光,但對地點、她的身分,以及她爲何戴著這樣一隻巨大的珍珠耳環,沒作任何交代,平添神祕感。問世350多年來,這幅畫吸引著一代代觀衆投射自己的想像。

「這幅畫與其說是人像,不如說是『戀愛』的畫像。」在紀錄片《銀幕展覽:戴珍珠耳環的少女》(Exhibition on Screen: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中,收藏這幅畫的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術館(Mauritshuis)館長埃米利戈登克(Emilie Gordenker)如是說。

圍繞這幅畫已經有不少小說問世,如齊瓦利埃(Tracy Chevaliers)的同名作品,還有電影和紀錄片。只需看看全世界有多少人在學著畫她,就知道她受歡迎的程度。

〔荷〕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作於約1665―1667年。
〔荷〕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作於約1665―1667年,(荷蘭)莫瑞泰斯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瓦杜姆使用外科醫生用的顯微鏡,全神貫注地進行精確修復,延長了她的藝術生命。「我很高興色料和調和劑沒褪色,它們待住了。」他說。

瓦杜姆觀察維米爾的每個筆觸。「我會半夜醒來,腦海中浮現出畫的一些局部,那些筆觸,一筆一筆怎樣疊加在一起。」

1994年間,約恩‧瓦杜姆在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擔任首席修復師時,在清洗《戴珍珠耳環的少女》。(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1994年間,約恩‧瓦杜姆在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術館擔任首席修復師時,在清洗《戴珍珠耳環的少女》。(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對維米爾這幅畫作,瓦杜姆的一些洞察可能是畫家本人都沒意識到的,比如,他可以看出維米爾畫筆上當年有多少根毛留在了未乾的顏料中。

「重整」

瓦杜姆二十幾歲時,不太確定自己要做什麼,那時他在一家瓷器廠畫花紋,覺得很無聊。當時他和女友開車旅行,不想發生車禍,女友不幸罹難。說起他在醫院待的三個月,他說:「我有足夠的時間讓骨折的雙臂和雙腿癒合,那時我就決定集中精力做些更需要智慧的事。」

時光飛逝,幾年之後,他已經在從事大師畫作的修復,要修好一幅畫,花的時間和他身體癒合的時間差不多。

「古代大師們調顏料的方法迷住了我。這個過程不僅僅是修復損傷,也是去了解大師畫作顏料的調製和老化情況,了解怎麼會出現損傷,顏料為何開裂、剝落、甚至於全面脫落。即便你能想出各種花哨材料來修補、來重畫,你也需要體會,在尊重藝術品完整性的同時能做什麼。」他說。

美學價值的保存,藝術史,以及對繪畫材料的科學理解,正是這三者的完美組合,讓瓦杜姆幾十年來興趣不減。

1994年間瓦杜姆在修復《戴珍珠耳環的少女》。(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1994年修復中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局部。(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古畫修復兩大派

頗顯神祕的藝術品修復領域,好似由專家執掌的一片封閉天地。不過當瓦杜姆在1994年修復《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時,他是在一個控溫玻璃房裡作業的,任憑公眾觀摩。

整個過程都是透明的。有個國際專家委員會確保一切按計劃進行,同時,也不斷以對話形式向公衆解釋——修復者們汲取過去的教訓,不想在任何方面引起嘩然。

古畫修復界有兩大派:「南歐派」認為,不必清除所有老化發黃的保護漆(varnish,又稱凡尼斯),只要修飾損壞的部分就好,主張將藝術品作為考古文物來對待。而「北歐派」則傾向於清除歷次修復時罩上的所有保護漆,儘可能接近藝術家當初想呈現的樣貌。

換句話說,南歐派會保留老化跡象,顯出歲月之痕;北歐派則將藝術品視為活生生的手藝,只要在處理過程中能夠無閃失,就希望將其修復如初。

瓦杜姆解釋說,儘管清除保護漆的方法從北到南都是一樣的,但尺度上差異很大。「因為,留下的那層保護漆是什麼呢?是原來的清漆,還是只是清漆的殘留物而已?」他指出,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不可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變得更不可溶,會在將來影響畫面品質。

Wadum_p9
1994年修復中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局部。(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20世紀初期,出現一種頗爲浪漫的理念,即古代大師的作品應該有種昏黃的調子,就像《蒙娜麗莎》那樣,這種理念一直盛行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覺得,古代大師的畫作似乎應該掛在那些喝著乾邑、抽著雪茄的博物館館長的辦公室裡。」他說。

曠久的爭議、激烈的辯論,乃至希望影響輿論的爭戰,在幾個世紀後浮出水面。瓦杜姆說,過去的博物館館長們一直對清除黃色保護漆感到戰戰兢兢,他們擔心讓持有「雪茄屋」浪漫理念的知識分子們嘩然,也擔心得罪那些不願爲修復整個博物館畫作埋單的贊助人。

1994年間《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修復期間拍攝的局部照片。(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1994年間瓦杜姆在修復《戴珍珠耳環的少女》。(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19世紀以來,西方文化一直以頹敗爲美,黃色的保護漆被認為是原作的一部分。」瓦杜姆說。

但黃色保護漆可能損壞畫面,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會變得酸性更強。它與顏料的老化不同步,會越來越硬,緊緊抓住顏料表層,會导致顏料某种程度的剝落。

瓦杜姆的目標是安全地清除先前多次修復中罩上的清漆,並儘可能按大師的原意來修復損壞的部分,即便這很大程度上靠臆測。要做這種「整形手術」,並不意味著要用與原來一模一樣的材料。

他採用了可逆性材料,將來不需使用強溶劑就可輕易去除。「所以半世紀到一個世紀後,無論你出於什麼想法要拿掉我們添加的東西,想做全新修復,你都可以放心去做,原畫的顏料全無毀壞風險。」他說。

針孔與繩子之爭

作為維米爾專家中的專家,瓦杜姆知道不少關於其技法的觀點。他確信大師沒有像其他學者說的那樣使用暗箱(Camera obscura)——發明家蒂姆‧詹尼森(Tim Jenison)在電影《蒂姆講解維米爾》(Tim’s Vermeer)中就是這樣說的。

「我知道他有17幅繪畫在滅點位置有個針孔。」瓦杜姆說,「這裡必定是插了一根小針,上面繫著一根繩。作畫的時候,他可以一手拿著這根繩,確保後退線(消失線)指向滅點。當時許多藝術家都用這個方法,當他們想要保證透視準確,差不多都會這樣做。」

單單這種簡單的發現,就讓維米爾依賴暗箱創造準確透視的說法站不住腳。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畫作《音樂課》(The Music Lesson)局部,作於1662—1664年間,上面的針孔清晰可見。(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畫作《音樂課》(The Music Lesson)局部,作於1662—1664年間,上面的針孔清晰可見。(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有些人因為這個發現挺恨我的,」瓦杜姆說。他寫了一篇書評,書的題目是「維米爾的相機:揭開名畫背後的真相」(Vermeer’s Camera: Uncovering the Truth behind the Masterpieces),作者是倫敦城市大學教授菲利普‧斯泰德曼(Philip Steadman)。從斯泰德曼的網站來看,他對瓦杜姆的批評不太高興。

「當你的書名用『真相』說事,而說的是350年前發生的事情時,你就是在自討麻煩;我就給他找麻煩了。」瓦杜姆笑說。

在瓦杜姆看來,維米爾繪畫形象邊緣模糊,並不是因為他透過暗箱的老舊鏡頭觀察對象。他認為大師是用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創造出了令人信服的透視,而不是透過鏡頭隱約看到顛倒的圖像,再加反轉、以正確方向呈現在畫布上。

瓦杜姆認為,雖然維米爾或許知道暗箱這回事,但可能更多受到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主張的「暈塗法」(sfumato)的影響,從而畫出柔和的過渡而不是尖銳的輪廓。

「我認為維米爾是一個精力相當充沛的畫家,但對於何時收筆,則遲遲難做決定。他會停下筆,過段時間再回頭畫。他可以很快拿出作品,也可能畫得很繁瑣、『過頭』,他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來說,瓦杜姆解釋,少女的雙眸完美地成為畫面焦點,其餘部分則多少有點模糊。他認為,維米爾很清楚觀眾的眼睛會自然找到畫面焦點,由此也知道如何引導欣賞者的視線。

「為了讓你對這幅畫感到更強烈的情感依戀,他模仿了失焦的效果。」他說,「事實上,當我們的目光被吸引著去直視女孩的雙眸時,會投射出我們自己的內心狀態。」

儘管發現了17個針孔,瓦杜姆對此很謙虛,正如他在採訪結束時所說:「年紀越大,你就越意識到你知道的太少了。」

丹麥國家美術館修復部主管約恩‧瓦杜姆教授2016年2月3日攝於紐約。(Samira Bouaou/Epoch Times)
丹麥國家美術館修復部主管約恩‧瓦杜姆教授2016年2月3日攝於紐約。(Samira Bouaou/Epoch Times)

約恩‧瓦杜姆(Jorgen Wadum)教授現任丹麥國家美術館(Statens Museum for Kunst)修復部主管,兼任哥本哈根美術技法研究與保護中心(Center for Art Technological Studies and Conservation,簡稱CATS)主任。他在1990至2004年間擔任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術館(Mauritshuis Museum, The Hague)首席修復師。有多本藝術技法史和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專著,並在全球各國開辦專題講座。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譯者按:19世紀後半葉以降,藉由「照相術可取代寫實繪畫」這一頗有迷惑性的主張, 現代藝術堂而皇之的全面顛覆著西方正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表達體系,它推動畫家放下寫實基本功、乃至畫筆,也帶動觀眾不辨美醜、人云亦云。然而,終歸有人會說出那句:「皇帝沒穿衣服!」
  • 譯者按:19世紀中葉以後,現代藝術的支持者們開始全面顛覆和壓制西方正統寫實藝術的審美價值和表達體系,使之完全陷入癱瘓之境,從畫廊、博物館、藝術教育機構到報章媒體,諸多的「權威暗示」帶動著大眾不辨美醜、人云亦云。近三十年來,現代藝術的公正性開始受到質疑,同時,古典寫實與當代寫實藝術也勃然復興,此間,創辦於美國的「藝術復興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簡稱ARC)已成為全球藝術界同好研究、交流和競賽的高端平台。本文是ARC創辦人弗雷德里克‧羅斯(Frederic Ross)2014年2月7日對康涅狄格肖像藝術家協會的主題演講,也是ARC藝術哲學系列演講的第一講,通過對一個半世紀以來藝術史的重新審視,不僅申明了視覺藝術為什麼要寫實的問題,也匡正了偉大畫作的定義。今分為五篇發表,各篇標題均為譯者所加。

  • 那麼,什麼才是美術、文學、音樂、詩歌和戲劇呢?在各個領域中,人類都利用自然提供的材料(生活中的色彩、粘土、動作和聲音),創造性地結合或塑造成能達致溝通、負載意義的東西。縱觀歷史,能傳達思想、理念、信仰、價值觀和共同生活經驗的方式一個接一個地被人們發現。涉及視覺藝術時,現代主義者喜歡說:「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來寫實呢?前人都做過了。」這就好像是說:「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寫東西呢?前人都寫過了。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 羅斯認為,現代派的興起、其對寫實藝術的巧言批駁,以及藝術鑑賞的總體萎縮,要歸因於「貪婪」。可以說,在拜金的作用下,對藝術的摯愛被拋棄了。「那些大藝術家作品的經銷商們一邊咬著指甲等著每一幅畫畫完,一邊想著如果畫作源源不斷能掙多少錢。……」
  • 在我看來,現代藝術從起步時就很激進,今天依然激進。如我們所發現的,現代藝術其實源於共產主義——一種消滅所有形態文化的意識形態。後來所有的「主義」都堅持這樣幹,直到今天;其支持者要我們不加思考地接受他們的宣言。
  • 「我們所從事的藝術被污名化了。」紐約中央車站畫室創辦人、寫實畫家雅各布‧柯林斯(Jacob Collins)說。不過在今日藝壇,柯林斯的同道越來越多。當你注視他們的作品時,會無法移開目光,你只感到震撼驚歎。這些作品讓你放鬆、開心,這種感覺正是你期望從藝術中獲得的。
  • 庫德洛將自己的作畫區域置於畫室正中央。「當我在這裡(作畫)時,每個人都看得到我在做什麼。」她說。比如,學生們可以親眼看到她為展覽做準備,與畫廊老闆談話、商討價格、包裝畫作準備「發貨」等。除了在課上學習作畫,他們也學習怎樣賣畫,以及怎樣應對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通常會面臨的考驗和困苦。
  • 「我們不會買帳,不會的。我們談論這個問題,問自己想走多遠、到哪一步為止,沒人真的有答案。如果你聽我們對話,你會聽到一群人為了做一些美的事情,正在做出犧牲,他們不想做醜的東西。」庫德洛所說的這一群藝術家,正在這個看似混亂的世界中追尋著出塵之美。
  • 美國第一名嘴塔克·卡爾森因敢言遭封殺;前美國之音總監之子成保守派媒體鬥士;聯手川普馬斯克堅守媒體真相陣地。
  • 陳雲裳福慧雙全、進退自如的一生,既有雲霞蒸蔚的絢麗多姿,又有光風霽月的明淨清爽……是遠比娛樂圈的緋聞婚變更適宜年輕姑娘眺望的風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