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論壇 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

人氣 16

【大紀元2017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溫文清芝加哥報導)4月22日,美國華人聯合會伊州分會(UCA-IL)在奧黑爾機場附近凱悅酒店舉行「中國父母,美國孩子」親子教育論壇,多位專家到場講座,並與200多位現場觀眾互動,探討子女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

主辦方合影。(溫文清/大紀元)
主辦方合影。(溫文清/大紀元)

了解青少年三方面情緒需求

「當孩子跟你說,要去朋友家Sleep Over(過夜)時,你往往會告訴他,『明天一大早還有游泳課,不能去!』當他說要跟朋友一起玩,你又會說,『不行,你還有鋼琴練習』。我們把孩子的日程塞的滿滿的,讓他們沒有時間去結交朋友。」「而當孩子長大了開始玩電腦遊戲,家長又會說,你怎麼在這打遊戲,不去跟朋友玩呢?」台下觀眾哄堂大笑。來自巴爾的摩的李佳信慈惠基金創辦人李秋波以形象的生活實例向家長說明,如何照顧好孩子三方面的情緒需求——安全感、身分認同、及自我價值。

他表示,孩子們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結交朋友,這是「身分認同」情緒需求的一部分,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十分重要。

而對於「自我價值」,華人家長的理解常常是,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事實上「自我價值不在於我們做甚麼、多成功,而是在於我們是誰 」 。「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李秋波表示,家長應該給子女「無條件的愛」,接受子女的缺點,不要對他們抱有不現實的期望,讓孩子感覺似乎永遠達到不了家長的期望,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同時要把子女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不要和其他子女或同學比較。

李秋波當天還分享自己的切身經歷,兒子佳信在一次車禍中意外喪生,在極度痛苦中他感悟到第一代移民家庭中親子關係的獨特挑戰,2015年他成立李佳信慈惠基金,致力推動對亞裔後代成長的支持。

沉重的話題:青少年抑鬱症及自殺

「康奈爾大學在1999-2006年間的21起校園內自殺事件中,13個為亞裔;MIT有16%的亞裔學生,但過去15年間的學生自殺事件中42%為亞裔。」

「亞裔產生自殺想法和嘗試自殺的比例高過白人,而15~24歲的亞裔女性在所有族裔中自殺死亡率第2高。」

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精神病醫學教育副主任賈斯汀‧陳(Justin Chen)以一組數字向人們提出青少年抑鬱症及自殺問題的嚴重性。他以自己治療的一位華裔學生舉例,18歲的華裔女孩Teresa是個完美主義者,高三時擔心自己如果上不了好大學就沒有前途,「不是哈佛就是漢堡王」 ,這種兩極的思維帶給她巨大的精神壓力,導致焦慮、抑鬱,甚至產生自殺念頭,最終不得不入院治療。

他表示,「虎媽」式的教育方法,「不拿第一就是失敗」的思維方式,顯示出華人對成功的定義比較狹窄,而在追求所謂成功的同時,卻容易忽視了其背後的代價。陳教授列舉出亞裔學生主要面臨的心理健康挑戰包括:離開父母、自尊心受挫、文化衝突、及身分認同。

而如何幫子女面對這些挑戰呢?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或他人的類似成功經驗、言語上的說服、設定並實現目標、親友的支持、積極面對失敗從中學習,這些都是幫助建立信心的途徑,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與子女的溝通。

麻省總醫院精神科醫生朱麗安娜‧陳(Juliana Chen)隨後為大家播放紀錄片「尋找盧克(Looking for Luke)」,該片圍繞哈佛大學華裔高材生唐章浩自殺的不幸經過,以訪談形式記錄下親友在他去世後的感受、經歷和對他自殺原因的探尋。

片中唐章浩的父親不停翻看兒子的日記,試圖理解他為甚麼會自殺,因為他一開始根本不相信兒子會患上抑鬱症。影片最後他說,自己意識到,一個人可以在所有方面都很成功,但仍然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唐氏父母也在一封公開信中說:「我們在過去兩年努力想從兒子的日記中去更深的了解他,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他的抑鬱症有多麼嚴重,以及他如何努力擺脫它。回顧過去,我們可能忽略了他掙扎的一些表現。如果我們當時警覺些,結局可能有所不同。透過這部片子,我們希望家長、老師、同學更多關注我們的孩子和所愛的人,讓更多的人關注精神健康,讓悲劇不再重演。」

影片令不少在場觀眾潸然淚下,也引發家長們對青少年抑鬱症的探討。一位觀眾分享道,自己和長子聊天時,提到另一個孩子很成功的故事,平時看起來很自信的兒子突然打斷他說「Dad Are you comparing me?」(爸爸你是在拿我和他比嗎?),令這位父親大吃一驚,他才意識到,父母要對子女的感受更加敏感才行。

另一位家長則提問抑鬱症有何表現,陳醫生回答,包括沒有食慾、睡眠障礙、無精打采、無法集中精力,或是常說自己沒用、甚麼都做不了、是別人的負擔等,都是抑鬱症的表現,甚至如果提到自殺,這已經是嚴重抑鬱了。

陳教授補充道,對西方孩子來說,常見的表現就是成績下降,但對聽話的華人孩子來講,不一定在成績中表現出來。一個簡單判斷方法,如果你直覺感到孩子「不一樣」,就要跟孩子溝通,而且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用批判式(Judgemental)的口氣。

美中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創辦人伍育賢博士在下午的環節分享經驗,介紹美國名校更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包括注重興趣、能力的發展而非成績、會深入思考的學生,以及不怕走出「舒適區」(comfort zone)等。

最後的討論環節由李秋波主持,伊州第一位華裔議員馬靜儀、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小學教師Elaine Zhou、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大三學生、私人健身教練Jason Jiang分別分享作為第二代移民,如何打破族裔偏見,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

責任編輯:唐明鏡

相關新聞
美國大學橄欖球季後賽 密歇根狼獾隊奪冠
美密歇根州女子贏得300萬美元彩票
節日遊行 美眾議員希望法輪功多傳播真相
美密歇根居民再收到來自中國不明種子包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