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潮來勢洶洶 美零售業寒冬中有「黑馬」

人氣 4012

【大紀元2017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凌雲綜合報導)儘管美國股市一路高漲,經濟就業數據也在好轉,但美國實體店零售業卻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衰退。

據彭博社今年4月初的數據,2017年至今,美國已經有2880家零售商鋪關閉,並推測2017年全年,美國將會有8640家店鋪關閉。這將比2008年美國經濟衰退時的峰值6200家還多。這份長長的名單中不乏一堆的業內老牌。

美國大型連鎖百貨商店 J.C. Penney今年2月宣布,今年年中前關閉138家門店及兩個物流中心。

梅西百貨(Macy’s)在去年關閉一百多家分店後,今年1月再宣布將在年中前關閉68家門店,並計劃裁員1萬人,包括3900份銷售工作及6200個中階經理。

百年老店西爾斯百貨(Sears)的處境更糟糕,1月份西爾斯宣布將在今年關閉150家(包括108家Kmart商店和42家Sears商店),但4月消息傳來,這還不夠,它將關閉更多的門店。評級機構惠譽國際去年9月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包括西爾斯在內的7家美國零售品牌目前已經接近破產邊緣。

最大辦公用品零售商史泰博(Staples)過去兩年曾關閉了242家門店,今年3月宣布再關閉70家,財報顯示其第四財季淨虧損9.52億美元。4月傳出消息,史泰博考慮將公司出售,正和私募股權買家進行磋商。

美第七大家電零售商HHGregg今年3月剛宣布關閉88家門店,但因4月未在最後期限前找到買方,已開始清算資產進入Chapter 11重整程序。預計HHGregg將在今年5月底前關閉所有的220家門市,並裁員約5000人。

4月,傳統奢侈品牌Ralph Lauren也表示將關閉其在紐約第五大道的Polo旗艦店。去年Ralph Lauren宣布的一項重組計劃已經裁掉了8%的員工並關閉了50間門店。

4月4日,傳統奢侈品牌Ralph Lauren也表示將關閉其在紐約第五大道的Polo旗艦店。Ralph Lauren稱,關閉這間旗艦店將每年為他們節約1.4億美元。(Photo by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4月4日,傳統奢侈品牌Ralph Lauren也表示將關閉其在紐約第五大道的Polo旗艦店。Ralph Lauren稱,關閉這間旗艦店將每年為他們節約1.4億美元。(Photo by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老牌女裝零售商The Limited今年初宣布關閉所有的250家分店,裁員4000人,但在線銷售將繼續。

今年4月,美國女裝品牌Bebe宣布,由於公司營業虧損,將關閉美國各地的170多家實體分店,同The Limited一樣,只做在線銷售。

服裝品牌American Apparel和Abercrombie & Fitch分別關閉110家和60家。

一度極為風靡的美國知名品牌「洞洞鞋」Crocs月前公布2016年第四季財報,再度大虧4064.4萬美元。公司也宣布將在2018年底前關閉29%的銷售門市,約合160間門店。

知名童裝品牌The Children’s Place也計劃在2017年關閉更多的分店。

另一家美國童裝品牌Gymboree除了面臨關閉更多的分店,彭博披露Gymboree甚至可能在6月1日申請破產,Gymboree2010被貝恩資本收購後,經營不善,揹負著超過10億美元的債務。

不只是關店,越來越多的零售商加入了破產和清算的隊伍。

4月4日,成立於1956年的全美最大鞋類專賣連鎖集團Payless申請破產保護。作為破產計劃的一部分,Payless將同時關閉400家門店。

高檔女子服裝和配飾連鎖店BCBG Max Azria在宣布裁員和關店消息後,3月1日正式向美國法院聲請破產保護。

其它的包括,電器連鎖店Radio Shack第二次申請破產,百貨商店Gordmans Stores3月申請破產保護,擁有約1000間分店的年輕人服飾零售集團Rue21三天前申請破產保護。據估計,今年前4個月美國申請破產的商家數量就超過了2016年全年。

5月11日,梅西百貨公布首季每股僅賺24美分,遠低於預期的35美分,同時營收也低於分析師預期,導致該股股價5月11日重挫17.99%,帶動美國整個零售類股哀鴻遍野,百貨股成了重災區。Dillard百貨重挫17.5%,J.C. Penney百貨重挫7.36%,高檔品百貨Nordstrom股價也下跌7.6%。

但在零售店一片哀嚎的同時,以一元店為代表的賣便宜貨、打折貨實體商店卻逆勢擴張,其中Dollar General今年還預計要新增1000多家新店。這引起外界的反思,是什麼原因造成零售行業的大蕭條?

來自網購的衝擊

一個最不可忽視的因素當然是以電商巨頭亞馬遜為代表的網上購物潮的興起。

進入網際網絡時代,人們仿佛變得越來越「懶惰」。從服裝、日用品、電子產品,再到食品和家具等大家電,足不出戶,輕鬆在網上點擊幾下滑鼠,貨物就可以上門。

方便、快捷、省時省力,以及更好的價格成了人們選擇網購的理由。同時,網絡上的產品更加豐富和多樣,消費者還可以根據需要輕鬆篩選自己喜歡的樣式、大小、價格,同時還可以看到其他消費者的評語對產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後期,商家更多提供免費上門,甚至免費退貨,和快速送貨服務,縮窄了與實體店購物的優勢。

伴隨著零售業沒落的,正是網上購物的興起。20年間,亞馬遜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迅速進化成了科技巨頭,股價也從原來的不到2美元飆升到了目前的近1000美元。

5月15日正好是亞馬遜IPO 20周年紀念日,其市值已經達到了4600億美元左右,是零售業巨頭沃爾瑪的兩倍。值得注意的是,在亞馬遜掛牌上市後,該公司花費了18年時間才在市值方面趕上了沃爾瑪,卻只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使其市值達到了沃爾瑪的兩倍。目前,亞馬遜的營收增長幅度仍舊保持在20%以上。

商場過度擴張

除了網絡購物的直接衝擊,實體購物商場在過去30年的過度擴張也不可忽視。

投資銀行Cowen and Company的分析報告顯示,從1970年到2015年期間,美國購物商場增長的速度是人口增長的兩倍,而房地產研究公司Cushman and Wakefield的研究顯示,美國購物中心的到訪次數在2010年至2013年間下降了50%,並且每年持續下降。

數據顯示,美國人均購物空間為23.7平方英尺,比加拿大多出40%,是英國的5倍,德國的10倍。而巴西的人均空間只有不足1平方英尺。

女裝品牌Urban Outfitters執行長Richard Hayne在3月對分析師表示:「美國此前有成千上萬的新店開張,租金飆漲。像房地產一樣,這造成了巨大的泡沫,現在這個泡沫要被戳破了。」

在網絡購物的衝擊下,稀少的人流所帶來銷量的無法支撐數量過多的實體店的業績,關店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大量零售店關閉導致更多空位等待出租,圖為紐約曼哈頓下城。 (Photo by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大量零售店關閉導致更多空位等待出租。圖為紐約曼哈頓下城。 (Photo by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打折店一元店獨領風騷

外界也注意到,在轟轟烈烈的關店潮之中,有一少部分商家並沒有受到網購和商場泡沫的衝擊影響,有的反而在逆勢擴張。

如Dollar General在去年新開900家店的基礎上,今年打算要新增1000多家新店,這使得Dollar General總店面將超過1萬4000家,甚至超過了連鎖快餐麥當勞的分店。

另一家一美元連鎖店Dollar Tree,2014年以85億美元收購家多樂(Family Dollar)後,成為北美折扣零售業第一大巨頭,店面數量有1萬4000家,今年也計劃開店650家。

零售諮詢機構IHL Consulting Group編制的一份名單(如下)中總共羅列了22家計劃增加門店數量的零售商,比如Dollar General、Dollar Tree、TJ Maxx、Ross Stores、Hobby Lobby、Lidl、Aldi等。

這些商家的一個共同點:要麼是折扣店,要麼是偏向折扣性質的連鎖超市。因此有分析認為,這與美國多年的高失業率,貧富差距,窮人的工資水平一直停滯不前有關係。

當然,價格永遠是一個重要因素,低廉的價格更能抵抗價格相對低的網絡銷售的衝擊。但事實上,一元店的回頭客並非都是窮人,中產階級,甚至一些較高收入的消費者也逛一元店。

消費心理學教授邁克爾.索羅門曾經表示,不少消費者在「一美元商店」,都能驚喜地發現自己早想買的東西,而在其它地方卻貴得多,這種揀了便宜的心理,讓不少顧客成了「一美元商店」的回頭客。

除了價格優勢,《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5月19日的一篇文章說,方便是吸引顧客的一個因素。由於店面不大,顧客可在門口停車,幾步十幾步就可進店門,讓顧客感到方便快捷,不像大超市有時停車遠,要走上一百米左右才能進店門。

報導引述波士頓零售合作夥伴(Boston Retail Partners)副總裁Hunter Harris的分析稱,一元店的擴張主要是靠增加新的地點(開新店),但現有每家店的營收並未增長多少。

《福布斯》去年6月的一篇文章認為,儘管一元店擴張很快,4家主要連鎖店的年銷售額從2010年280億擴張到2015年的420億美元,看起來這個數據很龐大,但對比美國整個零售業1萬億的銷售額,2015年的一元店銷售額只占據了總零售業的很小的一個比例。

倉儲式連鎖超市Costco表現優秀

除了一元店等折扣店,很少降價銷售的倉儲式連鎖超市Costco也表現優異,過去5年,Costco的股價已經翻倍。在過去的幾個月內,Costco已在美國新開了十多家分店,並仍在全球範圍內擴張。Costco今年3月的同店銷售躍升6%,遠優於分析師預期的成長3.1%。

據媒體報導,Costco以高質量,貼近成本的低價格著稱。Costco的所有商品的毛利率都不超過14%,2016年商品的毛利率為11.35%,相比之下沃爾瑪2016年的毛利率為24.6%。但Costco公司通過收取會員費補充利潤。會員費占Costco淨銷售額的2.3%,但卻占據了公司總利潤的72%。2014年全年,商品銷售給Costco帶來了10億美元的利潤,會員費則達到了24億美元。

此外,Costco同時也以銷售新鮮食品及日用品為主,生鮮蔬菜相對不容易受到網絡購物的衝擊。

時代變遷

傳統零售行業的凋零,網購的興起反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同時也催生了新的消費概念。一些不肯坐以待斃的零售業者面對網絡襲擊祭出奇招,打算在店內販售網路無法取代的溫情攻勢。

為把在沙發上滑手機的客人吸引過來,達拉斯知名精品購物中心FortyFiveTen誓言要滿足客戶一整天的需求,提供可為電子裝置充電的休息室、高級料理餐廳、酒吧、小型書店,還要在每個樓層提供茶水攤。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指,零售業要創造的是體驗,高階百貨業者不需要與網絡零售業在價錢或便利度上競爭,反之是要把商店變成景點,而不只是花錢購物的場所。

專長零售空間設計的世界最大建築公司Gensler表示,未來實體零售店的商品銷售會變得非常不明顯,取而代之的是經驗銷售。

大型購物中心也開始在客戶生活的城市提供特殊定製的商店,如美國第二大零售百貨集團Target決定投資70億美元改造龐大的郊區商店,並建造新的小型城市商店,把大型商店當作網絡訂單配送中心,同時建立一個小型城市商店網絡,服務離線購物,以及網上訂單的取貨與退貨服務。#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阿德雷德Le Cornu家具店年內關閉 70人或失業
大陸實體店現狀堪憂 關閉退租潮席捲各地
細數2016年關門的美國大型零售店
電力巨頭零售價過高 維州民眾荷包受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