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必解育兒千愁

與心靈共鳴的圖畫書──繪本(二十)

作者: 劉如
幾乎所有女性宮頸癌是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疫苗接種年齡可以早至9歲開始。(Fotolia)

幾乎所有女性宮頸癌是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疫苗接種年齡可以早至9歲開始。(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

俗話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自己的孩子屬於天生不好看書的人,也不必太過擔心,也許孩子身上具有的是一種尋常政府學校教育所無法發覺的特殊的才能,就如小時候被學校視作低能兒的發明家愛迪生一樣,學校的成績充其量也只是某種衡量標準,面對讀解力不太好,不愛看書的孩子,也許找到他獨特的愛好並給予支持會有驚人的發現和變化。

愛好能展現超常的解讀力

這位日本媽媽,啟發所有父母思考比較熟悉的一個育兒現象,那就是,即使孩子不愛看書,學校的成績也不太好,可是如果孩子遇到自己非常喜歡的玩具,比如需要組裝的遙控車,需要自己動腦安裝,即使說明書大人看起來都覺得很費力,可是孩子卻一點也不叫苦,拿著那個說明書,埋頭研讀,幾乎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平時簡單的一篇學校課文的閱讀理解,都感到非常困難的孩子,卻在自己愛好的玩具說明書上,展現出令人吃驚的解讀天賦,不僅理解正確,還給安裝好了。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別,有一位華人媽媽提到,二年級的女兒有一次居然自己看懂了哥哥六年級的教學用的遙控車的安裝說明,當她自己裝好、熟練遙控那台車時,大家都大吃一驚,連哥哥都嫌麻煩擱置起來不曾使用的東西,8歲的她居然獨自看明白構造和組合方法,獨立完成,媽媽這才發現,原來國語成績和讀後感都很糟糕的女兒,居然有驚人的天賦。女兒從小不愛看書,就沉迷塑料塊拼合成各種東西的玩具,喜歡組合,喜歡動手,大家都沒當回事,沒想到連遙控玩具的安裝說明書都能自己看懂。

有不少父母都發現,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一般都會顯現出超乎尋常的解讀力,儘管平時學校的課文理解得很吃力。

其實學校的國語成績,並不一定代表真正的讀解力,很多時候,由於統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使得愛好、興趣不同的學生,受到了能力上的抑制,碰到不喜歡的內容,碰到講解過於枯燥,就會提不起興致,造成不愛聽課,或者腦細胞不活躍不愛動腦的結果,孩子好玩、喜歡有趣的東西,本就是天性,如果只憑學校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得來的成績,就斷定自己孩子腦子笨,就會埋沒孩子原本具有的才能,而這些才能,往往在學校很難被發覺。

愛迪生曾被學校當成低能兒

就像愛迪生,大家都知道,他因為不聽話,好問古怪問題,被視作低能兒而被趕出學校,只上了三個月學。他的母親卻堅信,自己孩子不是低能兒,於是用心觀察,鼓勵支持他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不斷做研究和實驗,據說母親曾建議他學著科學家的樣子,把兩隻大小不同、重量不同的球從高塔往地下扔,他發現兩個球同時落地,非常興奮,趕緊告訴母親。只要兒子有驚喜,愛迪生的母親就一同為他的發現驚喜,並進一步鼓勵他動手。

由於母親的肯定和支持,愛迪生非常喜歡自己動手研究,並沉迷其中,正因為愛好,他為了弄明白其中的奧秘,自發而入迷地讀了數不盡的科學方面的書籍,這種因愛好而自發讀書的動力,必然給他帶來超常的解讀力。

也就是說,一個人,必然隱藏著自己的天賦,只要發現並支持他的愛好,他一定會為了自己喜歡的領域而深入學習,也就必然會看自己想要看的書,必然想方設法讀懂這些自己喜歡的書籍,解讀力在無求中自然獲得。

可見不是為了獲得好成績而追求解讀力閱讀力,而是找準自己孩子的天生的特長,引導他開心地讀書,當他想要在自己的人生目標上取得進步時,讀書和閱讀理解力才因此有了意義,就會為此而自然獲得並發揮出來。

追求讀後感會抑制大腦

日本的文學界,繪本作家們,據說非常反對為訓練孩子的閱讀理解力,而追求讀後感的做法,很多繪本作家都認為,孩子讀書,是一種享受,如果帶著任務,帶著讀後感作業的壓力來讀書,就等於活生生地剝奪了孩子自由讀書的樂趣,讀書變成了一樣沉重的壓力,一種被動的不得不做的作業,因此很多孩子根本無法在讀書過程中,沉浸到書中的世界,反倒抑制了大腦的能力。

有一位作家回憶他的童年,直到中學初年,他都寫不好讀後感,從學校成績,一點也看不出他將來會成為繪本作家,實際上,小的時候,他擁有兩套不同的教育標準,一個是學校的,他在學校的國語成績很差勁,但是他很幸運,有一位很理解他,通融大度的父親,父親對學校成績不太在意,認為那不足以反映孩子的全部能力,只要孩子願意看書,就是標準,儘管看自己喜歡的書就好,鼓勵孩子讀,不加干涉,只要讀而從不問是否理解,主題是什麼,任由孩子自己開心的自發地說自己的感受,父親也都給予肯定,從不說對和錯,結果他一直非常享受看書的樂趣,可是就是不愛寫讀後感,父親也從不責備。

雖然讀後感寫不好,不知不覺卻變得很會口頭表達,只不過一說寫文章,他當時就有障礙,不會自然轉成文字而已。其實心靈的感受已經被培養得很豐富了,等到高中以後,很自然的心中的感受和想法就能水到渠成似地變成文字了。

因此父母把目光放得遠一些,提供孩子一個寬鬆伸展自身才能、享受自己情趣愛好的環境,比眼前的成績來得更加重要。(未完,待續)◇

(點閱【與心靈共鳴的圖畫書──繪本】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時代,秦穆公有個小女兒名字叫做弄玉。弄玉生性聰慧,姿容無雙;她善於吹奏玉笙,每次演奏時就如同鳳凰啼鳴一般。弄玉公主長到十五歲了,穆公想為她找個好女婿,偏偏弄玉要求:「一定要找到個和我一樣善於吹笙的人,才願意嫁給他。」秦穆公派人四處尋訪,卻總是找不到合意的對象,婚事也一拖再拖.
  • 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幾乎被日本人完整地傳承下來。來過這裡的中國人都會喜歡上日本,因為這裡能夠看到中國的過去,中國曾經是禮儀之邦,現在的日本也是如此。
  • 真正愛一個人,就要學會不溺愛他,不讓他立於危牆之下,才是真愛。父愛、母愛以及友愛都是如此。
  • 三、四十年後,也應該是重拾愛情的時候了。如今兒女都有了自己的家。我們也應該再次回到二個人的世界,再寫寫情詩,唱唱情歌,就像是初戀的時候。
  • 只有按照真、善、忍去做,才能順應天理、人心,才能化解恩怨得到善果呀!我改變了對班長的態度。班長和我之間的怨恨,漸漸地化開了。
  • 威廉.莎士比亞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仲夏夜之夢》是威廉.莎士比亞在約1590年-1596年間創作的浪漫喜劇。(Pixabay )
    隨著理智恢復,拉山德對赫米亞的愛也跟著回來。他倆談起夜裡的奇遇,懷疑這些事情是否真正發生過,還是他們都做了同樣一場令人費解的夢。
  • 「今天」不斷累積,就變成一個星期,進而變成一個月、一年……雖然無法預測一年之後的事,但可以選擇充實度過今天、當下這一刻。我已經知道,人生並非每一天都會快樂,也知道有些時候,心情無法暢快。即使這種時候,也只是因為「今天剛好是這樣的日子」。
  • 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受到近年來少子化的影響,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與教育更是格外重視。擔心孩子在校成績表現、擔心孩子在校與其他孩童的互動情況、擔心孩子在校的言行舉止……每天總有操不完的心。
  • 宋仁宗嘉祐三年,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梅堯臣五十六歲生了一個兒子,在「三朝洗兒」的宴會上,歐陽修帶頭寫了一首洗兒詩,表達祝賀之意。
  • 內心孤獨的人對醫療有很大需求,對醫保系統是很大挑戰。孤獨寂寞會損害免疫反應,使人們更易罹患嚴重疾病,如心臟病和中風。孤獨寂寞的人更容易過早死亡,其風險等同於吸菸和超重100磅,其中又以65歲以下人群風險最高。而孤寂的人去看醫生並不只是為了看病,他們也非常渴望社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