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冬暖夏涼又環保 「土埆厝」再獲重視

主辦「傳統技藝工坊-土磚建築」泰納沃克高登老師正在指導學生如何堆疊土牆。(雲科大提供)

人氣: 68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7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土埆厝」是台灣早期不富裕時的傳統建築,是用泥土和稻草為材料做成「土埆」後,建造而成的房舍,不但冬暖夏涼,又可省下一筆可觀的建材費,但在時代的變遷下,早已被現代化的建築所取代,成了無人居住的斷垣殘壁,不過在全球暖化的今天,再度引起國際建築業的關注。

雲林科技大學為了讓學生了解傳統「土埆厝」的建築,並親自體驗它的建築工法,特別舉辦「傳統技藝工坊-土磚建築」工作坊。邀請英國大雅茅斯建物保存信託基金會執行長Darren James Barker以及助理Hristo Petrov Dimitrov來台交流。

Darren James Barker說,土是很原始的材料,世界不同民族都用過這樣的建材,而且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工法,因此土埆厝有很長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另外「土埆厝」是低碳的建築,又有冬暖夏涼的特性,很多當代的建築師發現「土」其實是很好的建材,他們都開始用土作為建築材料。

風乾後定型的土埆磚,必須經過日曬自然風乾後才能堆疊成堅固的土牆。(雲科大提供)
風乾後定型的土埆磚,必須經過日曬自然風乾後才能堆疊成堅固的土牆。(雲科大提供)
學生們利用竹子綁成一片竹籬,敷上泥漿後,成了一道土牆。(廖素貞/大紀元)
學生們利用竹子綁成一片竹籬,敷上泥漿後,成了一道土牆。(廖素貞/大紀元)

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主任曾永寬表示,台灣使用泥土作為建材已有很長的一段歷史。現在世界各地為了保護地球,「泥土」,如此美好又謙遜的建築材料開始重新被探討和使用。盼透過這次的活動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民居建築保存的重要,並讓文化資產能夠留給未來的世代。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