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曾建元:中國民主路的百年坎坷(上)

人氣 2643

【大紀元2017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易如、蕭律生採訪報導)雖然1987年7月15日台灣宣布解除戒嚴,推行憲政民主,成功走向民主化,然而至今中國大陸依舊是中共一黨專制體制。時隔30年,台灣的民主路對中國大陸的民主化仍有啟發。記者採訪了台灣法學博士曾建元副教授,他談了台灣為何走向民主化、中國現在走向民主化的最大阻礙、台灣的民主化對中國有何借鑑意義等方面的見解。

曾建元是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現任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暨客家研究中心特約副研究員兼副主任,還是台灣內政部政黨審議委員會委員、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記者:當時國民黨在台灣為什麼要選擇走向民主化?

曾建元:台灣的民主化有兩個原因,都跟當時中華民國的國家存續密切相關。首先是內部原因。30年前,台灣仍然處在國家緊急、非常狀態之下,但是台灣有一個憲政基礎,即中華民國憲法,並將憲政民主作為中華民國立國精神、終極價值。當反攻大陸在現實上已經不存在可能性的時候,這種非常狀態實施的必要性就受到來自民間的質疑。同時,在台灣本土實施民主,即是對中國大陸的政治號召,也是國民黨解決統治正當性轉化的一種強烈要求,更是當時民意所向。

另外一個原因是來自外部。當時美國跟中國大陸建交,台美斷交,美國國會正在制定台灣關係法。在制定過程中,在美國的中華民國遊說團,或者台灣的「台美援」,都希望美國在道義上持續對台灣進行保護,對台灣的國防有所支持,美國當時要求台灣必須是一個保護人權實現民主的體制,方可得到援助。當時的蔣經國總統必須對美國做出未來還政於民的承諾,藉此來換取美國在與台灣斷交之後繼續政治以及軍事國防上的支持。

記者:您認為中國在選擇走向民主化的最大阻礙是什麼?

曾建元:最大的阻礙就是中國共產黨不願意開放政權,不與其它政黨及人民分享權力。所以在今天的中國大陸,我們看到的是,連一個自由的差額選舉都無法實現,即使是在經濟人文發達的地區。

雖然現在大陸實現憲政民主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了,比如國民經濟發展程度、國民教育水準,早已遠遠超過二、三百年前的法國和70年前的台灣,但是今天的中國仍舊沒有實現民主化,是因為共產黨就是要保它的鐵統江山,不願把它的權力分享出去,也不願意讓人民對共產黨的執政有一個選擇的機會。我認為中國能否走上民主化,不在於客觀條件,而是在於現行統治者是否有推動民主的意願,存乎於執政者的最終良心,看他願不願意把權力下放,讓中國人民共同來分享。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中國不適合立憲民主,因為中國領土幅員遼闊,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大一統政權。可是只要我們回頭看看在民國初年那些建國先賢們,對中國當時那樣條件下實施民主政治的思考與提出的方案,就能明白在當代中國更沒有理由來推卸實現民主的責任。另外,中共將一些尚未達到實施民主化的部分地區,拿來作為藉口,也是在自貶身價,貶低中國人對於自身事務、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實中國對民主化的想像與追求在清朝末年就開始了。清朝末年要推動立憲制,就是從日本的明治維新當中得到很多的啟發,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地方自治在許多省、縣都已經展開了。例如東三省、北京、河北、上海等等地方。後來清朝被國民革命推翻,也是因為清政府在推動立憲中不具有誠意。也就是說中國人很早,至少在100多年前,對於在中國實施民主、民主憲政有高度、強烈的一種期待和要求。

以孫中山先生為例,可以看到先賢推出的中國民主化方案不是一次性的。孫中山當時主張中國推動民主化要分層次、分階段:從縣到省到國家,這樣三個層次;按照如果縣自治的條件成熟了,就先啟動地方基層民主,等到每一個省有過半的縣已經完成了地方自治,這個省就可以實施省的自治,當全國有半數以上的省份都已經完成了自治,全國就可以走向憲政制度,這樣的階段。

孫中山先生當時已經考慮到中國存在的城鄉發展差距,及當時人民對於什麼是民主的概念並不成熟,所以他就主張有一個憲政的過程。通過國家力量給公民傳授關於憲政的必要知識、訓練民主生活,這叫訓政;然後這個縣或者省來實施他的自治,這是建治;從而完成全國性的民主選舉,最後還政於民。

除了孫中山之外,當時還有一個叫聯省自治運動。雖然當時孫中山並不贊成,但是這個運動提出了一個方向。當時這個聯省自治運動,甚至連毛澤東都是支持的。聯省自治運動就是讓各個省份制定憲法,按照各省內部條件狀況來實施省的自治。在省自治基礎上,取法美國聯邦制度,在全國再建一個聯邦制度。所以聯省自治運動是以省為基礎,相當於美國的各州、各邦的基礎來實現中國民主化。這樣的話,不需要一次性追求全國民主化,各省條件成熟,自行啟動民主化。其實當時已經有好幾個省通過了自己的憲法。比如湖南省、浙江省。

所以,換到今天大陸的條件,毋庸置疑,北京上海浙江廣州等沿海附屬省份的經濟發展,甚至比歐洲的很多國家還要好;這些地區的國民素質、教育水準也不差,在這些地區實施地方民主自治,完全沒有問題。條件不僅比二、三百年前的英、法、美要成熟,也比70年前的台灣要好。台灣當時剛從日本殖民統治下脫離出來,但是台灣在光復之後,於1950年就開始實施地方自治,甚至出現國民黨候選人被無黨派候選人打敗的現象。因為當時實施差額選舉,人民可以自由投票,關鍵是國民黨自己主動推行民主化。(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張憲義

相關新聞
羅宇:六四時中共已完蛋 紅二代支持民主化
梁京:台灣與「數據民主化」時代的政治變革
中國變局與民主化前景 民主精英聚紐約研討
陳破空:川普懂戰術 將倒逼中國民主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