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生活

端午食俗保健智慧:五黃餐強運勢 五瑞制五毒

作者:懷荏荏
端午節有「五黃餐」食俗,可增強運勢。(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208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中國的民俗節日中,端午節是黃曆五月五日,展現「重五」的特色,端午日干支在「午月午日」,又以「午時」為代表,具有陰陽「五行」的內涵。傳統中華文化的端午節民俗中,有多種帶有「五」的民俗,和端午「重五」相應,展現中國民間的節俗的趣味與智慧。

端午節食俗「五黃餐」增強運勢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很多,端午節的飲食除了人人熟知的粽子和雄黃酒以外,還有些什麼呢?

端午節的節俗中也講食療養生、驅毒辟瘟、增強運勢。一些地方端午節的菜色帶有「五」字以應「重五」之「五」,同時符合陰陽五行相生的特色。

在端午節中午建議的養生餐是粽子佐「五黃餐」。「五黃餐」就是選五種黃色食物搭配吃,以增強運勢。五月五日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巧利用端午節午時的盛陽之力,加上補益脾氣開胃健身的黃色食物補充身體能量,可以抑制霉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在傳統習俗中,中國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帶過端午吃「五黃」成俗。「五黃」都是端午節時盛產的應節菜、特色菜,天然養生的觀念自在其中。中醫學一貫重視飲食療疾,並有「藥食同源」、強調平日保健「寓醫於食」。脾氣屬黃,宜食鹹。端午時節已經是燠暑仲夏容易胃口差,黃色的食物多具有養護脾胃的功效,進而強壯身體。

杭州人的「五黃」是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和雄黃酒;寧波人餐桌上的「五黃」指的是黃魚、黃鱔、鹹鴨蛋黃和黃豆、黃梅。再進一步看「五黃」的食療性質,多具有排毒或解毒的功能。

鹹鴨蛋黃可以去痧消暑、驅瘟解毒,避免褥夏疾病。中醫認為,鹹鴨蛋鹹而微寒,能滋陰清肺,是夏日食補與佐餐佳品。

鹹蛋(fotolia)
鹹蛋(Fotolia)

大黃魚的汛期在端午節前後,大黃魚通體金黃、口唇朱紅,被視為富貴魚。小黃魚的汛期在清明到小滿之間。大、小黃魚的營養均很豐富。中醫認為,黃魚有健脾升胃、開胃益氣、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食欲不振及身體虛弱者有良好療效。

蒜瓣豆腐燒黃魚(江柏逸/大紀元)
蒜瓣豆腐燒黃魚(江柏逸/大紀元)

黃鱔到了端午節肉嫩肥美,營養豐富、鮮美且具有滋補功能。民間俗諺說:「端午黃鱔賽人參」。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

端午節的時鮮黃瓜、黃豆、黃梅等也都有助於消化、排毒和新陳代謝機能。據《本草綱目》中記載,黃瓜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梅子氣味甘酸,可生津解渴,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精神旺盛,養顏美容;黃豆有助於腸胃蠕動與排毒。

梅子外形像小桃子卻是高鹼性的養生食材(林秀霞/大紀元)
梅子外形像小桃子卻是高鹼性的養生食材(林秀霞/大紀元)

端午吃「五紅」、「十二紅」

從四時節氣來看,端午節處於仲夏的開端,再從節氣養生來說,中醫有夏季養心的說法,心色赤,食物宜選紅色,紅色的菜富含有鐵質可補血、養心。民間流傳的端午吃「五紅菜」通常指莧菜、茄子、紅蘿蔔、西紅柿(蕃茄)和蝦。其中紅莧菜是最不可缺的一道菜「長壽菜」。莧菜盛產於夏季又稱做長壽菜,因營養價值高,鐵質比菠菜多一倍以上,紅莧菜的含鐵質更多,能補血氣。

紫莧菜能抗輻射、抗突變、抗氧化,與其含硒有關。(Fotolia)
莧菜能抗輻射、抗突變、抗氧化。(Fotolia)

豐盛的飲宴,則將「五紅」增加到「十二紅」。「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料理。而在江蘇端午節午宴則有「十三紅」的習俗,比「十二紅」多一道雄黃酒。「十二紅」本身就帶有紅色,或是紅燒加工料理,包括稱為「四果」的櫻桃、紅蘿蔔、紅枇杷、紅黃瓜;簡稱「四碟」的鹽水大蝦、火腿片、餚蹄、紅心鹹蛋,簡稱「四菜」的紅燒黃魚、紅燒獅子頭、紅燒鵝、紅湯下瓢兒粉等。

烤大蝦。(張學慧/大紀元)
烤大蝦(張學慧/大紀元)

寶島端午五果

地跨熱帶、亞熱帶的台灣,端午節當令上市的水果最富有寶島特色,都是夏令時節養生養心的天賜恩物、天然美味,帶著「紅顏」或「紅心」美色。這五果是:西瓜、荔枝、桃子、李子、芒果。另外鳳梨(也稱波羅)在端午節前後,滋味最美,果肉是屬於黃澄一族。

台灣愛文芒果(大紀元)
台灣愛文芒果(大紀元)
荔枝(Fotolia)
荔枝(Fotolia)

「五黃」和「十二紅」端午節食俗,包含多樣化的端午節當令的食材,都民鄉人應節打牙祭聯絡感情,並以健身、養心、扭轉運勢,其中就蘊含著中國食療醫藥觀的實踐。

五瑞剋五毒

端午時節天氣燠熱,古人稱「天中」,所以端午節又稱「天中節」,清代厲荃的《事物異名錄.歲時部.五月》記載:「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這時節正值溽暑濕熱驅動毒蟲,毒害齊出的開端。生活中怎樣避毒害呢?

中國古人有純天然「五瑞」植物以剋制「五毒」──蜈蚣、蛇、蠍、蟾蜍、蜘蛛(一說壁虎)。「天中五瑞」指的是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蒜頭和龍船花。「五瑞」植物多具有濃烈的「香氣」可以驅除溽暑毒害,也有的具有藥效,可以健身,有的則具有毒性,可以毒制毒。

天中五瑞

菖蒲

《本草綱目》:「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菖蒲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有殺蟲滅菌的功用,又帶著蒲劍形象,使得菖蒲成了「天中五瑞」的代表。菖蒲的葉像劍形,有菖蒲劍之稱,和艾草、其它天中五瑞植物掛門楣以驅邪辟毒;「菖蒲湯」就是以菖蒲、乾艾草和車前子等放入鍋內熬成的,適合一家老少用來沐浴保健,形成端午節的保健節俗,傳入近鄰的韓、日等國。中國古來就用菖蒲合酒,稱菖蒲酒,用來保健。

韓國端午節用菖蒲水洗頭,祈願健康。(攝影:全宇/大紀元)
韓國端午節用菖蒲水洗頭,祈願健康。(全宇/大紀元)

艾草

在端午節採用香氣濃烈的艾草與菖蒲、蒜頭紮成束懸掛大門口或掛於簷口,用以祓除蚊蟲瘟疫。乾枯後的艾草泡水熏蒸可以消毒止癢,或是入香囊掛身上驅蟲保健。艾草也可食用,艾草粿就是端午節的傳統食物,還有艾草粽、艾草丸子等等,各具地方特色,都是食艾保健的作法。

艾草粽(林仕傑/大紀元)
艾草粽(林仕傑/大紀元)

大蒜

大蒜中含有很高的硫磺和多種活性成分以及大蒜素,是抗菌的前線分子。古人就會利用蒜汁消傷口之毒、對抗黴菌、細菌、驅趕寄生蟲。《本草綱目》記載蒜可治療便毒諸瘡。現代醫學研究指出大蒜能提高免疫力。現代人都知道食用大蒜具有食療的功能。

石榴

石榴中維生素含量極為豐富,且具有止渴、生津、解酒、祛毒的功效;石榴樹的根莖皮都含有石榴皮鹼,對於寄生人體的寄生蟲有驅蟲、殺蟲功效。

龍船花

在中國福建、浙江一帶,在划龍船的時節也就是端午節仙丹花開了,所以俗稱它為「龍船花」,別稱很多,又稱五月花、山丹花、女貞草 、狀元花……等等。白花龍船花是紅龍船花的變種,具有珍貴療效。花冠陰乾磨成細粉,調米酒可作為外敷藥,塗於外傷患處,可止疼消腫。

「五」的民俗,和端午「重五」相應,展現中國民間節俗的趣味。「五黃」、「五紅」食材,營養豐富適合於端午節前後節氣養生之用,天時地利配合得宜帶給人扭轉運勢的希望;「五瑞」則具有夏令時節驅邪解毒功效,帶給人樂活的趣味。由此觀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生活智慧俯拾皆是。@*◇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的6月11日即黃曆5月初5,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同新年、中秋並列為一年中最重要的民間節慶。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關於端午節歷史上流傳下來許多故事傳說,由此也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 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端午習俗。
  • 黃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和新年、中秋並列為最重要的三個節慶。端午之「端」字為「月之初」;五月、五日自唐以來稱「午月」、「午日」,故五月五日被稱為「端午」;既然是兩個「午」,故又被稱作「重午」;再者,由於古人把午時稱作「陽辰」,所以又稱「端陽」。
  • 端午節的習俗,如同其來由和傳說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歸納出以下幾點:
  • 每年的黃曆5月初五是華人的端午節,是華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五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加入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也有說是紀念吳國大夫伍子胥的內容。端午節在各地有各種傳統別稱,包括「端陽節」、「重五」、「龍舟節」、「龍船節」、「雙五節」、「肉粽節」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同小異。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華人的隆重節日。
  • 端午時節正值溽暑濕熱驅動百毒齊出之端,在民間,除瘟辟邪保健康成了重點要事,故而在傳統習俗中,如插蒲艾、佩香包、貼鍾馗像等等的行事,都含有除瘟辟邪健身的意涵,從今之科學觀點來看,也能明白古人的先見與智慧之一端。
  • 古來神傳文化世世代代的增益使得端午節俗非常豐富。在中華文化中端午節是三大傳統民俗節日之一,不僅在華人圈,包含韓國、日本等等早年受到中華文化浸潤之國都有端午節慶的習俗。中國古傳「菖蒲湯」驅瘟辟邪成了東亞文化圈的特色。
  •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節氣「清明」表示什麼意義呢?清明對應卦象是什麼涵義?如何利用「清明」讓人生「樂活」呢?古人有一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