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孩子5歲開始學數字技術 家長準備好了嗎?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捫心綜合報導)本週三,政府推出一份計劃,把“數字技術”(Digital technology)的學習,加進1到10年級的教學大綱裡、成為每一個新西蘭學生的必修課程,政府希望能夠藉此提升中、小學生的電子技能,“把青少年與未來聯繫起來”。

這個10年以來教育系統最大的改變,對新西蘭社會產生很大衝擊,也引發各方不少爭論。儘管教育部長妮姬·凱(Nikki Kaye)在發布這項草案的同時,表示已經考慮到目前新西蘭青少年在電腦和手機等數字設備上花費的時間已經太多,還是有不少人擔心把數字技術列為必修課是否有太多弊端。

部長:教學大綱必須跟上快速變化的世界

妮姬·凱說,“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傳導的進步,都在徹底改變我們的世界,包括我們的商業、工業和社區”。“新西蘭在電影製作和火箭發射等方面的成就,世界級先進技術都起到了主要作用。”

“而這個新的教學大綱,就是要確保所有中小學生能夠充分地學習、積累和熟練掌握數字技能,為他們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妮姬·凱表示,數字技術是新西蘭增長最快的出口行業之一。“澳大利亞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未來10-15年內,約有40%目前的工作存在被自動化的高風險,新西蘭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會出現同樣趨勢。”

“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商業領袖、科學家、工程師、農民、城市規劃師、醫護人員甚至藝術家,都將受益於與軟件開發、電子媒體內容和技術設計有關的知識和技能。”

將列入NCEA全國統考

這份新計劃顯示,所有年齡在1到10年級的青少年都將參加數字技術學習。在NCEA1、2、3級(與電子技術課程相關的)新標準制定以後,選擇NCEA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生,將能夠獲得更多業界高度需求的專業技能。

其中“計算思維”是指理解所有數字技術所基於的計算機科學原理,並學習如何開發諸如編程等指令來控制這些技術。

而“設計和開發電子成果”則是指理解數字系統和應用是人類為自己創造的,以及開發使用不同數字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用來在各種數字媒體上創建數字內容。這部分課程還包括學習用於設計數字設備的電子元件和技術。

對這個計劃的公眾諮詢將持續到8月底。如果通過,新增內容將在明年1月份開始實施,並在兩年後開始全面執行新的教學大綱。

小學生怎麼學數字技術?

教育部副幹事寶琳·克萊沃(Pauline Cleaver)說,在小學裡,計算技術的教學,將和其它學科的教學完全相同。

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計算思維”可能意味著學習如何一步一步給出邏輯指令,這是早期學習算術的一部分,可能並不涉及使用數字設備。

“當我們一想到計算思維時,我們就會想到邏輯決策——讓事情按照你希望的方式進行的步驟。”克萊沃說,對於年長的學生來說,計算技術課程可能涉及開發應用程序或製造機器人。

早期學習和學生成就部門的副幹事艾倫·麥格雷戈-里德(Ellen Macgregor-Reid)則舉例說,一種小巧的、昆蟲樣子的設備——Bee-Bot,可以讓很年幼的孩子們使用,幫助他們在思考編程時作出必要的分步決定。

孩子們還將學習其它一些事情,比如團隊精神、批判性思維、以及用數字技術來解決問題等等,同時他們也將學習道德和技術的智慧利用。

家庭組織:數字設備影響孩子健康

新西蘭家庭第一組織(Family First NZ),呼籲父母關注孩子在新的數字技術課程下,可能會過長時間使用數字設備、從而影響身心健康的問題,並且批評政府機構缺乏對家庭問題的指導和研究。

這個組織的全國主管鮑勃·麥康科瑞(Bob McCoskrie)說,最近的一項調查已經明確顯示,家長對於健康部和教育部忽視兒童的問題非常關注,但是教育部似乎對此視而不見。

兩年前,家庭第一組織曾委託生物學家兼心理學家艾瑞克·西格曼(Aric Sigman)博士,進行了一項使用數字技術的屏幕時間,對新西蘭幼兒和青少年健康影響的研究。這個組織根據這份報告建議,“使用數字技術的屏幕時間,需要被視為個人健康和福利問題,並正式包括在健康教育課程中,在小學的教室裡教授。”

目前,只有健康部對5-18歲兒童和青少年的每天屏幕時間,最多為2個小時的指南,但對於5歲以下幼兒,教育部和健康部都沒有任何指導意見。

這個題目為“我們需要談話時間”的報告警告,“父母、孩子和老師,仍然不知道(使用數字設備的屏幕時間)對孩子醫療和成長的風險,而新西蘭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包括幼兒,使用數字設備的屏幕時間,仍然遠遠超過醫療指南所說的2小時時間。”

“然而,兒童開始觀看屏幕的時間和每天觀看的小時數,已經越來越多地與負面生理變化、醫療狀況和成長結果相關聯,包括顯著的睡眠障礙、注意力問題和情緒衝動,而兒童更容易發展對技術長期依賴的問題。”

責任編輯:上官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