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永不放棄 多倫多紀念「六四」28週年

6月4日,「六四」親歷者李藍菊在多倫多中領館門前集會上發言,揭露中共暴行。(伊鈴/大紀元)

人氣: 25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6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今年是「六四」事件28週年,多倫多支持中國民主運動會及多倫多中國民主陣線舉行了一系列紀念活動,悼念被中共當局殺戮的學生和市民,要求平反「六四」,釋放所有政治犯,結束一黨專制。

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共軍隊向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平民開槍,造成許多人死傷慘重,該事件又稱為「六四屠城」。這段悲愴的歷史至今在大陸仍然被禁止公開談論或紀念,中共的屠殺真相依然被掩蓋著。

中領館前集會

多倫多6月4日早晨,一直陰雨連綿,但到了下午活動開始前夕,雨突然停了,陰冷的天變得陽光燦爛。100多位民眾匯集中領館前,參加多倫多支持中國民主運動會舉行的集會。他們舉著標語牌,高喊口號:「平反六四,永不放棄。」、「還我人權,還我民主」、「我們都是譚作人、高智晟」、「向中國維權律師致敬」等。

6月4日,多倫多華人在多倫多大學「六四」紀念碑前集會,抗議中共「六四」暴行。(伊鈴/大紀元)
6月4日,多倫多華人在多倫多大學「六四」紀念碑前集會,抗議中共「六四」暴行。(伊鈴/大紀元)

舉辦方還現場宣讀承諾書,大意是堅持真相,拒絕遺忘;建設民主中國,結束一黨專政,平反「六四」,永不放棄;關注中國維權人士,停止酷刑,釋放政治犯……並宣讀王權章曾在被捕前寫給父母的信。信的言詞樸實真誠,令在場的人們感動。隨後,參加活動的民眾一路高喊口號,遊行前往多倫多大學的「六四」紀念碑。

林哲夫教授(左)出席燭光悼念活動。(伊鈴/大紀元)
林哲夫教授(左)出席燭光悼念活動。(伊鈴/大紀元)

親歷者講述「六四」真相

李蘭菊是「六四」親歷者,親眼見證過現場屠殺的慘烈場面。她邊哭邊說:「28年了,時間過得越長,心靈的創傷越應該得到醫治。但事實上,時間越長,心裡越來越難受。28年前的6月3日晚至6月4日凌晨,中國政府用機槍、坦克殺戮手無寸鐵的平民。2個月的運動,始終秉承和平、理性、非暴力,直到最後一刻。但中共政府定性把他們稱為『暴徒』,往他們身上潑污水。所以,我們要求平反『六四』。」

民眾遊行表達心聲。(伊鈴/大紀元)
民眾遊行表達心聲。(伊鈴/大紀元)

原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教師陳玉國參加了當年的「六四」運動。他是6月4日凌晨5點左右最後一批撤出天安門廣場的和平抗議者之一,6月4日凌晨1時左右,他親眼看到受傷者被抬到廣場,有的人胸部一大片血跡,一動不動,可能已沒有生命跡象。

4日凌晨大約7時左右,北京大學及其它北京高校從天安門廣場撤退的師生,剛剛走過六步口,陳玉國就看到幾部噴著黃色煙霧的坦克從後面追上來,那種氣體辛辣刺鼻,令人胸悶窒息。他們不得不快跑躲避。後來得知,在離他們100米遠的北京市郵局前面,這幾輛坦克壓死了至少5人,壓傷至少6人。碾壓現場,屍身支離破碎,慘不忍睹。有目擊者當場暈厥。

民眾在多倫多大學「六四」紀念碑前獻花。(伊鈴/大紀元)
多倫多大學「六四」紀念碑前悼念活動。(伊鈴/大紀元)

陳玉國表示,親眼目睹屠殺場景的北京市民、其他民眾及媒體記者至少數萬人之多,直接聽到殺人案例有數十萬人,還有全世界通過電視觀看到現場的達數千萬人。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中國的經濟發展掩蓋不了中共殺人的歷史。

民眾在多倫多大學「六四」紀念碑前獻花表達心聲。(伊鈴/大紀元)
民眾在多倫多大學「六四」紀念碑前獻花表達心聲。(伊鈴/大紀元)

中國民主陣線祕書羅樂當時是西安一所大學的四年級學生,全程參與了當地的抗議活動,直到6月4日凌晨,從收音機裡面聽到播音員刺耳的聲音及嚴厲的措辭,他一下明白了:完了,屠殺開始了。隨後他和同學們自覺自願來到大操場集合,繼續遊行抗議活動。

羅樂說:「『六四』事件是中國歷史的傷口,至今還沒有癒合。『六四』事件一直是中國政府極力想從歷史中抹殺的一件事。紀念『六四』就是永不忘記;同時也讓後來的年輕人和新當權的工作人員了解這段歷史,並從中吸取教訓,不讓類似悲劇發生。」

燭光悼念「六四」死難者

晚上8時,中國民陣線多倫多分會在多倫多大學「六四」紀念碑前舉行燭光悼念活動,近百民眾參與,活動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進行。中國民主陣線副主席盛雪、台灣人權協會會長史邁克、台灣人權活動家林哲夫教授及學生代表出席當天的活動。

史邁克在發言中說:「中國沒有人權,台灣就沒有安全,世界也沒有安全。」他呼籲海外各界人士要團結,抵抗共同的敵人——中共。

活動中,青年中國人權獎評選委員會祕書長金岩現場為中國維權律師王全璋頒發青年中國人權獎,以表彰他為維護言論自由、健全中國法制及維護弱勢群體利益所做出的貢獻。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