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之旅(5)

雅典衛城的建築(二)

作者:行雲

雅典帕特農神殿。(行雲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66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續前文

(三)Parthenon

Parthenon(帕特農神殿)是衛城上最主要的建築,它祀奉的是雅典的守護神Athena(雅典娜)。可是為什麼會被稱為Parthenon呢?古希臘人在他們的神的名字之後,常常會加上一個描述性的封號,而各地方、各場合所加的封號不一定相同。例如Apollo(阿波羅)有Aegletes,,Helios,Phanaios,和Lykeios……等等不同的封號。在這座神廟裡的Athena,被雅典人加上Parthenos的封號,全稱為Athena Parthenos,而Parthenos的意思是處女,因為Athena終身未婚。所以這座神廟就被稱為Parthenon了。Athena的其他封號還有Poliouchos、Promachos、Hippia……等等。(希臘文字尾的「on」,常常代表「……的地方」。)

由於許多希臘神廟的外觀,經常是一排一排的廊柱,所以可能有不少人會以為希臘神廟是「有柱無牆」,其實並非如此。在Parthenon開始建造的時候,希臘的美術已經發展到一個叫做「High Classical Period」的時期,我把這個時期神廟的典型平面圖簡繪如下。它通常是一塊東西向的長方形,最外圍的確是一圈廊柱,但是中間有一組由牆壁隔出來的三個房間,各稱為Pronoas(前廊)、Cella(內室)、和Opisthodomos(後廊)。通常前廊和內室會向東方開口,以迎向朝陽,而神像就祀奉在內室偏西的地方。有時候,後廊會建成封閉式的,用來作為儲藏室。另外有一個名稱「Naos」,有些人指的就是Cella,但是也有些人拿它來指這三個房間的總體。

古典時期希臘神廟平面圖。(行雲提供)

Parthenon的平面圖亦大致遵循上述的範本,不過它外圍的廊柱,在東西方各增加了一排。另外,它的Pronoas(前廊)很短,但是Opisthodomos(後廊)卻建成封閉式的儲藏室,內部還加了四根廊柱。而Cella(內室)裡,則加了24根比較秀氣、但也比較華麗的Ionic型式的廊柱。

雅典帕特農神殿平面圖解。(行雲提供)

Parthenon是從西元前449年始建,到西元前432年竣工。這段期間,正值雅典城邦如日中天的歲月。可是自從大約西元後320年起,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Parthenon就因為是異教的建築,而開始被荒廢和受到人為的毀損。其中一次最嚴重的人為毀損,是在1687年威尼斯的軍隊進攻雅典時。當時防守雅典的土耳其帝國軍隊,把Parthenon作為彈藥庫。不意一顆威尼斯的砲彈擊中Parthenon,而引起了大爆炸,造成很嚴重的損害。到最近幾十年,希臘政府開始大舉修復Parthenon之前,它還站立著的部分,大概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經過這許多年學者和石匠辛苦地拼湊碎片,並用一些原礦場新出產的Pentelic Marble來填補空隙,等到我去造訪的時候,Parthenon站立著的部分,已經超過原來的二分之一了。為了幫助大家的了解,我在上面的附圖裡面,把至今大致上依然空蕩蕩的部分圈了出來。而在下列幾張照片裡面那些純白色的部分,就是補上的新大理石。

大理石礦,經過許多年的暴露之後,由於其中微量鐵質的氧化,會逐漸轉成乳白偏紅色。(行雲提供)
雅典帕特農神殿。(行雲提供)
雅典帕特農神殿。(行雲提供)
雅典帕特農神殿。(行雲提供)

其實Parthenon裡面藝術價值最高的部分是雕塑,特別是神殿頂蓋東、西兩端下方的三角地帶、建築學上稱為Pediment或Tympanum的地方的雕像,以及內部房間圍牆上半部的浮雕,堪稱古典希臘最精美的雕像群,到十九世紀還有不少倖存者。可是從1801年到1812年,一位英國的外交官Thomas Bruce,宣稱得到土耳其帝國官方的許可,卸除了大部分的雕塑,運回英國。後來因為此舉在英國引起爭議,而不得已把這些雕塑賣給英國政府,現存於大英博物館,總稱為Elgin Marbles(帕特農神殿大理石浮雕)。希臘獨立之後,希臘政府一直在爭討這些雕像,近年來UNESCO(國際文教組織)也介入幫忙協調爭端。目前在衛城殘留的雕像裡面最完整的,就數下方有些照片裡面的酒神Dionysus(戴歐尼修斯)了。很巧地,我在照這張相時,有一隻紅隼(Common Kestrel)站在酒神的膝頭,好像在幫酒神招徠遊客的注意。紅隼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它在美洲有一個表弟,叫做American Kestrel(美國隼),個頭比較小。

雅典帕特農神殿。(行雲提供)

在Parthenon最為人驚歎的,是位於cella裡面的Athena Parthenos的神像,有12公尺高,外表由象牙和黃金覆蓋。這尊神像,和上面所提到的浮雕群,以及東、西兩組Pediment上的雕像群,都是由古希臘最出色的雕刻家Phidias(菲迪亞斯)執刀或領工的。Phidias的另外一件傑作,是位於Olympia(奧林匹亞)的Statue of Zeus(宙斯神像),被西方世界列為古代七大奇觀之一。可惜他的這兩件鉅作,至今已經都不存在了,只留下一些羅馬的縮小版仿製品。@#

──轉自作家行雲部落格

(點閱愛琴海之旅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米開朗基羅為整個圖書館營造的,是一種進入知識聖殿的情境。人要邁向學習之門時必須先沉澱自我,收起驕慢與浮躁。好比進入了第一道門,卻發現還沒有真正登堂入室。在玄關轉換了心境,再以恭敬嚴肅的態度向著高處的聖殿拾級而上,如逆水行舟一般付出努力。
  • 「蘇格拉底之死」,在西方的哲學史上是一個重要的事件。根據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的記載,蘇格拉底在被古希臘雅典的公眾宣判喝毒藥處死之後,不但沒有趁機出亡,反而坦然就義。而且在喝毒藥之前,向他的門徒們闡釋他為什麼要選擇從容就義。他的論點,對西方的生命哲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大衛的這一幅畫,就是在描繪這重要的一刻。
  • 威尼斯的文藝復興,從很早期就開始採用油畫,所以色彩的豐富和亮麗,就成了威尼斯文藝復興的特色之一。
  • 閩、台地區的廟宇室外建築裝飾工藝──剪瓷雕,屬瓷片拼貼的一種。題材以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和花鳥蟲魚、人物故事為主要內容,其工藝兼具繪畫的色澤感和雕塑的立體感,並可長年經受日曝雨淋、海鹼侵襲而不褪色。(行雲提供)
    「馬賽克」屬於平面性的表面材料,而「剪瓷雕」是立體性的,所以在呈現深度、厚度、及表面紋理上,其表現力要遠勝過「馬賽克」。
  • 聖芭芭拉大教堂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由著名的建築師楊.帕列馹於1388年設計監工,他的父親就是布拉格最著名的聖維特大教堂與卡爾大橋的建築師彼得.帕列馹。
  • 人骨教堂在全聖修道院墓園的正下方,František Rint木雕家設計,將堆積如山的四萬具枯骨徹底消毒之後,做成教堂的裝飾。現在的人骨教堂遊客如織。
  • 在雅典的主要古劇場Theater of Dionysus,除了有戲劇創作的競賽之外,也有音樂方面的競賽。競賽之後,優勝團體的平時贊助人,常常會在去劇場的路上設立紀念碑來慶祝。
  • 雅典得天獨厚,在距離城區只有十多公里的一座稱為Penteliko的山裡面,發現了一個高品質的大理石礦,顏色潔白無瑕,雅典衛城上面現存的古建築,都是採用來自這個礦場的大理石。
  • 希臘獨立之後,為了感念拜倫的熱血奉獻,不但把他的忌日訂為國定紀念日,還在幾個地方建立了他的雕像。
  • 愛琴海地區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此外,這個地區的古史斷代以及文化脈動,和中國的上古史有很多契合的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