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接軌國際FSC驗證 百年菇業等待新藍海

農業試驗所菇類研究室呂昀陞博士研發水簾式層架栽培系統。(陳志達/大紀元)

人氣: 34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志達台灣台中報導)近年來台灣香菇產業因菌種老化、環境高溫,造成產量逐年減少、生產成本卻一直升高,加上大陸走私香菇低價衝擊,菇農多為小型企業想改變卻也無力。為解決產業困境,農業試驗所菇類研究室努力多年研發出新液體菌種與技術,提供台中市新社區農會試種成功而且品質穩定,預計7-8月擴廠大量生產。加上今年由永在林業合作社提供FSC驗證的木屑、年輕菇農搭配全新驗證的太空包製作廠,台灣香菇有望在今年底突破困境開闢新局。現在,正是關鍵時刻!

香菇育新種提高產量 只差臨門一腳

「從7月下旬起,今年冬天的香菇太空包製作期就要開始,我們迫切希望能快點採用農業試驗所研發出的新菌種與技術,因為今年初每一個太空包香菇產量已下降到200公克以下,嚴重影響菇農收入。我們希望新的做法能提升到300公克。」位於新社的鎮隆農產有限公司執行長詹鎮隆,心急的替菇農發出心聲。時間,是他心急的主要原因。因為要大量生產提供液體菌種的公司,迄今仍未能獲得台中市政府核發執照。

菇農詹振農(左一)、新社區農會推廣部主任徐國全(中)、永在林業林家鼎經理(右)檢視FSC驗證木屑。(陳志達/大紀元)
菇農詹振農(左一)、新社區農會推廣部主任徐國全(中)、永在林業林家鼎經理(右)檢視FSC驗證木屑。(陳志達/大紀元)

為解決菌種老化與產量下滑,農業試驗所菇類研究室呂昀陞博士等人歷經多年研發出的液體菌種與技術,透過農糧署輔導台中市新社區農會成立的「台灣菇類菌種產發研究中心」2-3年的操作試種,已經能成功大量繁殖且品質穩定。「於是,新社區農會委請農科院產業發展中心成果加值組協助規劃營運計畫書、並以此營運計畫尋找投資者。最後依法令規定,結合7家淨值為正數、無累積虧損、最近三年總盈餘均為正數之農會、由各出資農會經理事會提案,會員代表大會決議通過共同出資,於4/22日向台中市政府申請籌組成立公司,但送件一個月後,被以資料不齊退回補正。

「香菇多屬小農生產,產業多年來遇到的問題,確實急需這樣的公司來協助解決問題。太空包製作是配合香菇生產期,何時能核准公司申請,確實很關鍵。」新社區農會推廣部主任徐國全表示,公司成立了,資金機具才能到位。預計未來新廠成立後,每天液體菌種生產量能提升25倍到5000罐,可配合製作25萬包太空包。目前計畫,配合香菇生產期就算一年最長生產180天,90萬罐也只能提供製作4500萬包太空包,大約能供應新社區菇農需求45%,約占全台的1/10。

為台灣林業轉型重生 注入年輕活力

菇蕈養殖需要成長基質,一般由木屑加入黃豆粉、玉米粉或米糠等五穀類有機物混合,俗稱太空包。太空包成分由菇類菌絲吸收,之前傳出大陸走私進口香菇檢驗出農藥殘留量,主要就是來自太空包添加的棉籽殼、麥稈等原料成長時噴灑的農藥。公認最適合做香菇太空包木屑的原料,是台灣原生的相思木,大約10年生、10公分直徑大小的最受歡迎,但數量有限。業界銷售時都混有其他雜木,宣稱高品質木屑的比例是50%相思木+50%硬木雜木,但沒有人能夠提出來源證明。

由林業試驗所育成中心輔導的永在林業合作社,目前經營管理918公頃林地,是台灣僅有5個通過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縮寫為FSC,是一個國際性、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的森林管理驗證(Forest Management,FM)的單位之一,主要8名成員皆大學或碩士畢業,平均年齡約30歲,是目前台灣林產業非常罕見的年輕組合。

經FSC驗證的台灣相思原木裝櫃出口。(永在林業提供)
經FSC驗證的台灣相思原木裝櫃出口。(永在林業提供)

合作社經理林家鼎表示,國際間「天然林禁伐、人工林永續經營」的趨勢大致確定,台灣自民國80年宣布全面禁伐的林業政策也在改變之中,不過幾十年的禁伐,已經讓林產業人才嚴重老化凋零。永在林業合作社招募員工時,首重在第一線山林間實做的態度,要禁得起日曬、林間蚊蟲考驗,當然薪資也會給得足夠。目前員工幾乎都是森林相關科系畢業的年輕人,搭配工班20多人,目前民間委託合作社管理的林地越來越多,營業項目也蓬勃發展,菇蕈太空包就是其中一種。

林家鼎透露,他們在2015年底向FSC總部提出太空包這種木屑產品驗證申請,耗時一年多終於通過。經由合作社申請FSC驗證,提供木屑為太空包原料,所有來源、去向、數量、包裝等都需經過FSC驗證。全世界第一批有FSC驗證的香菇,即將在2017年底於新社地區誕生。

菇蕈養殖創新 FSC驗證香菇全球首創

家族長年在新社地區種植香菇的詹鎮隆,為了突破多年來養菇困境,除了以年輕人不服輸的衝勁闢建最新的太空包製包場之外,詹鎮隆也具有參與國際FSC產銷監管鏈驗證(Chain-of-Custody,COC)的遠見與願景。他說:「沒有夕陽產業,就是要調整方式。不要怕比較,有比較才會進步。」

詹鎮隆與FSC驗證人員除了在即將啟用的新廠房中,逐一檢視流程與細節之外,也在養菇場標示各種工作區域與確認必須填寫文件。永在林業合作社今年通過FSC驗證的木屑,全部會交貨到新廠房製成太空包,並利用農試所新開發的液體菌種植菌、水簾式層架栽培系統降溫,生產全球第一批FSC驗證香菇。

「能夠有機會跨出去,做出改變,對於合作的對象,我都覺得很感恩。」詹鎮隆認為有農試所技術支援,新社區農會的協助行銷,FSC驗證的木屑的助力,加上農友間的合作,香菇產業多年來最有機會突破現況的時機就是現在,對於未來詹鎮隆充滿希望,他說:「請消費者期待,並支持我們今年底推出的FSC驗證香菇!」

菇類研究室有遠見與熱情 但人手不足

「博士,好久不見你了,怎麼不多待一會兒就要走?」這是目前呂昀陞到新社地區與菇農互動時,最常聽到的問候。為了協助菇產業菌種研發與提升生產技術,呂昀陞前幾年努力申請研究計畫經費,目前成果一項一項展現,開始見到改變的曙光。不過,他與產地菇農互動的時間,卻比以往大量減少。

呂昀陞說:「計畫經費爭取到了,我們也把成果做出來了。不過,光是寫計畫報告,就要寫一個月,必需處理的事務性工作越來越多,現在常常只能用半天出差,然後就得趕回來。」有經費,不是就能找到人協助做事嗎?「雖然可以聘用助理協助,但是農試所是公家機關,很多事還得高考及格的正式職員承辦,目前,菇類研究室只有6位。我們一位同仁1月份退休之後,至今也還未補人。」呂昀陞表示,能否增加人力,還得上級主管決定。

2016年,全台灣所有菇類年產值統計大約109億元,外銷無價格優勢,大多內銷。出口最多的金針菇近年遭大陸與南韓快速取代,僅剩高品質乾香菇出口日本、美國能持續增加。台灣種植菇類雖已近百年,但產業發展至今仍以小農小企業居多,菌種研發或產業技術升級,仍相當依賴政府部門。

菇類研究室目前編制6位研究人員,要扛起所有菇類研究試驗,並做產業突破。相較南韓投入約30位博士、2-300位人力、設置「山林組合食用菌研究所」搶攻大陸與東南亞市場,政府的重視程度與作為,有明顯差距。

對於FSC驗證香菇的推出,菇農詹振農(中)與永在林業林家鼎經理(右)信心十足。(陳志達/大紀元)
對於FSC驗證香菇的推出,菇農詹振農(中)與永在林業林家鼎經理(右)信心十足。(陳志達/大紀元)

新聞小辭典:什麼是FSC驗證?
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縮寫為FSC) ,是一個國際性、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創始成員是由環保團體、林木公司、原住民代表、第三方驗證公司聯合成立的,兼顧環境、產業、地方社區等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得到大多數非政府組織及零售商的支持。
FSC有森林管理(Forest management, FM)與產銷監管鏈(Chain of custody, COC)兩大驗證範圍。目前已經有超過一億公頃的森林,在80個國家有FSC驗證,受保護的森林數量隨著越多消費者採購有FSC標籤的產品而增加。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