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譯《高僧傳》中的佛門聖樂篇章

作者:仰岳
font print 人氣: 530
【字號】    
   標籤: tags: ,

高僧傳》為南朝梁僧人慧皎(497年~554年)撰,共分十四卷,記錄中國東漢至魏晉時期近六百位佛門僧侶的史料。慧皎自幼博覽群書,精通儒學,以史家寫史之法參考數十家著作,親自走訪大江南北,廣訪鄉里故老,最後完成這部鉅作。

高僧傳》依僧人的德行、事蹟,分作「譯經」、「義解」、「神異」等十科,每科均有論述,其中「經師」一篇的論述,為現存佛門典籍中關於樂論最完整的一篇記載,其中論及聽佛門聖樂的好處為:身體不疲、不忘所憶、 心不懈倦、音聲不壞、諸天歡喜… 現譯其完整的內容如下:

《經師論》

【原文】
夫篇章之作,蓋欲申暢懷抱褒述情志,詠歌之作欲使言味流靡辭韻相屬。故詩序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詠歌之也。然東國之歌也,則結詠以成詠;西方之贊也,則作偈以合聲。雖復歌贊為殊。而並以協諧鐘律符靡宮商,方乃奧妙。故奏歌於金石。則謂之以為樂。設贊於管弦,則稱之以為唄。

【白話語譯】
人們寫作文章,是為了書寫情懷與表達內心志向,創作歌曲是為了使語言充滿詩詞般的韻味。

《毛詩序》說:情動於心中,便用言語表達出來,如果言語無法表達就用歌唱來表達。中國的歌曲歌詞要押韻,這樣才能唱得出來。佛國的贊頌,是以偈(佛門的詩歌,每偈由四句構成)作為頌詞,歌與贊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有配合樂器,協和音律的要求,符合要求,才有說不盡的美妙。因此以鐘磬之樂伴隨唱歌才被稱之為樂,用管弦樂協助佛贊,則被稱之梵唄。

(箜篌伎樂飛天 西魏 敦煌莫高窟 285窟)
《箜篌伎樂飛天》。(西魏 敦煌莫高窟 285窟)(公有領域)

【原文】

夫聖人制樂其德四焉:感天地,通神明,安萬民,成性類。如聽唄亦其利有五:身體不疲、不忘所憶、心不懈倦、音聲不壞、諸天歡喜。是以般遮絃歌於石室,請開甘露之初門,凈居舞頌於雙林,奉報一化之恩德。其間隨時贊詠,亦在處成音。至如億耳細聲於宵夜。提婆颺響於梵宮。或令無相之旨奏於篪笛之上,或使本行之音宣乎琴瑟之下。並皆抑揚通感佛所稱贊。故《咸池》、《韶武》無以匹其工。《激楚》、《梁塵》無以較其妙。自大教東流,乃譯文者眾,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 若用漢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響無授。

【白話語譯】

聖人創作音樂作用有四個方面:感應天地萬物、溝通人與高層生命、安頓天下萬民、使之能回歸大道,諧和有序、教化人心。人們聽梵唄也有五個好處:讓身體不疲倦、不忘記應該記得的東西、精神不鬆懈永遠有精進之念、聲音保持良好悅耳、讓護法眾天神歡喜賜福於修煉者。因此人們在寺廟中演奏佛門聖樂會讓神靈聽到後打開通天之路(此段也可指釋迦牟尼於石室中入定開悟後出來傳法的故事),又在雙林(釋迦牟尼涅盤處)跳舞,讚頌佛的威德,以報釋迦牟尼化育眾生的恩惠,佛門的信徒隨時隨地都歌詠佛贊,因此到處都可聽到悅耳的佛樂。

在靜夜中,億萬的眾生聽著細微的佛語。或者在這靜夜時分提婆(應指龍樹菩薩弟子)在梵宮中歌唱,讓無相的佛法在樂音中飛揚傳播。或用篪笛吹奏或用琴瑟演奏,無論是歌唱或演奏,其抑揚頓挫中體現出精進的表現,都能使佛感受到修煉者崇敬的心,進而對人讚許。所以上古樂舞《咸池》、《韶武》不如佛門聖樂的精巧,上古樂曲《激楚》、《梁塵》不如佛門聖樂的精妙。

自從佛教東傳後翻譯經文的人很多,而傳播佛門聖樂的人就很少。其原因是梵語一字多音,漢語一字一音。如果用梵語來歌唱漢語歌必然是聲多而音急,用漢語曲調歌唱梵語那必定樂聲短歌詞長,樂曲完結歌詞卻未結束,所以經文有人翻譯,梵樂無人傳唱。

曹植全身畫像,顧愷之《洛神賦圖》。(公有領域)
曹植畫像。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公有領域)

【原文】

始有魏陳思王曹植,深愛聲律屬意經音,既通般遮之瑞響,又感魚山之神制,於是刪治《瑞應》、《本起》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其後帛橋、支籥亦云祖述陳思,而愛好通靈別感神制,裁變古聲所存止一千而已。至石勒建平中有天神降於安邑廳事,諷詠經音七日乃絕,時有傳者並皆訛廢,逮宋齊之間有曇遷、僧辯、太傅、文宣等,並殷勤嗟詠曲意音律。撰集異同斟酌科例,存仿舊法正可三百餘聲,自茲厥後聲多散落,人人致意補綴不同,所以師師異法家家各制,皆由昧乎聲旨莫以裁正。

【白話語譯】

到了三國時期,曹魏陳思王曹植喜愛樂律之學,又對誦經有研究,他了解佛門音樂又在遊歷漁山中體悟到佛樂的神蹟,於是在《瑞應》、《本起》這二本佛經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做為學習範本。所標注的聲音唱讀之法超過三千種,能以不同的音調詠唱達四十二遍。其後有帛法橋、支雲籥兩位僧侶繼承了曹植的詠唱之法,由於他們受到神的啟發,創制了許多新聲,可惜流傳到現在只剩下一千種唱讀之法了。到了石勒建平年間,有天神下凡在安邑縣諷誦吟詠佛經長達七天才離去,當時的人將其唱法進行傳授,之後舊聲與新聲全部都在流傳中錯漏而廢止了。

到了南朝宋、齊的時候有曇遷、僧辯、太傅、文宣等人勤奮的探索失傳的詠唱之法,並專心音律,仔細地蒐集佛樂傳唱的異同處,研究範例,處理難題,最後能保存的舊法只剩三百多了。之後這些保存下來的舊法也多散失了。人人在詠樂上用心但唱法卻互相不同,所以師從不同,所學的方法也不同,法師們所製作的音譜也互不相同。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不外乎對聲樂的原理基本功不了解,沒有任一人能對諸家的譜法做出正確的論斷。

【原文】

夫音樂感動自古而然。是以玄師梵唱赤雁愛而不移。比丘流響青鳥悅而忘翥,曇憑動韻,猶令象馬踡跼。僧辯折調,尚使鴻鶴停飛。量人雖復深淺,籌感抑亦次焉。故夔擊石拊石則百獸率舞,簫韶九成則鳳凰來儀,鳥獻且猶致感,況乃人神者哉!但轉讀之為懿,貴在聲文兩得,若唯聲而不文則道心無以得生;若唯文而不聲則俗情無以得入。故經言:以微妙音歌嘆佛德,斯之謂也。

而頃世學者裁得首尾餘聲,便言,擅名當世。經文起盡曾不措懷,或破句以合聲,或分文以足韻。豈唯聲之不足,亦乃文不成詮,聽者唯增怳忽,聞之但益睡眠。使夫八真明珠未揜而藏曜,百味淳乳不澆而自薄,哀哉!若能精達經旨洞曉音律,三位七聲次而無亂。五言四句契而莫爽,其間起擲蕩舉平折放殺,遊飛卻轉反疊嬌弄, 動韻則流靡弗窮,張喉則變態無盡,故能炳發八音光揚七善,壯而不猛凝而不滯,弱而不野剛而不銳,清而不擾濁而不蔽,諒足以起暢微言怡養神性,故聽聲可以娛耳,耹語可以開襟,若然可謂梵音深妙令人樂聞者也。

【白話語譯】

音樂能讓萬物感動,自古皆然,所以深通佛法經義的人唱唸佛經,赤鷹喜悅其音而不願離去。比丘高聲歌詠能讓青鳥興奮地忘記飛翔,僧侶曇憑的經音一出可讓象和馬(泛指騎乘之獸)徘徊不前,僧辯讀經一遍就可讓鶴鳥駐足聆聽忘了飛翔。測量唱念功力的深淺可以從聽者的感應看出。所以古代樂官夔著石磬,發出美妙的樂聲,野獸們聽到後便跟著節奏跳舞。簫管樂器吹奏著《韶》樂,演奏出了九章便有聖鳥鳳凰來朝拜。鳥獸對美的音樂都能感動,何況是人與神呢?佛經的轉讀之所以美好,貴在聲音與經文皆有。若僅有聲音而無經文歌詞,則聽者就會因為沒有法指導,而無法生出求道向上之心;如果僅有經文而無唱念之聲,那就沒了世俗的情感,使有情的眾生難以親近。所以佛經說:用微妙的歌唱音樂來表現、讚頌佛偉大的威德,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吧。

然而現在世上學習經典的人才學到一點佛樂的皮毛便擅自發號施令,要大家以他的唱法作為佛樂的正宗來學習。至於經文的內容卻不仔細的研讀,為了聲韻的諧和竟然任意拆解經文,這樣做不僅是不成聲調,連句子的原意都失去了。這樣聽眾只會迷迷糊糊,瞌睡連連。真是讓璀璨的珍珠失去了光彩,美味的食物被弄得平淡無味。可悲啊!他們如果能精通佛經的要旨,明白音律的原理,讓梵樂中三位七聲的樂調井然有序,五言四句的佛偈(唱頌詞)能合於格律,期間的快慢高低、抑揚頓挫,讓音樂在空中暢遊翻飛,如鳥於林中嬌聲反囀。用韻、歌唱聲調變化無窮, 這樣當然就能發出佛之八音,用來闡述佛經的七善。聲音雄壯而不威猛,凝靜而不停滯,柔弱而不鄙陋,剛強而不尖銳,清晰而不亂,低沉而不隱諱。如此就會淋漓盡致地展現精深微妙的言辭,修性養神。所以聽其聲音可以愉悅身心,使自己心胸開闊。如果佛樂的唱念可以達到這樣美妙的境界,人們自然是喜聞樂見了。

伎樂天。( 北魏 山西大同雲岡16窟)
《伎樂天》。( 北魏 山西大同雲岡16窟)(公有領域)

【原文】

然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言皆稱為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唄,昔諸天贊唄皆以韻入弦綰,五眾既與俗違,故宜以聲曲為妙。原夫梵唄之起亦兆自陳思,始著《太子頌》及《睒頌》等,因為之制聲,吐納抑揚並法神授。今之皇皇顧惟蓋其風烈也,其後居士支謙亦傳梵唄三契,皆湮沒而不存,世有《共議》一章,恐或謙之餘則也。唯康僧會所造泥洹梵唄於今尚傳。即敬謁一契文出雙卷泥洹,故曰《泥洹唄》也。爰至晉世有高座法師,初傳覓歷,今之行地印文即其法也,籥公所造六言,即《大慈哀湣》一契於今時有作者,近有西涼州唄。源出關右,而流於晉陽,今之面如滿月是也,凡此諸曲並制出名師,後人繼作多所訛漏,或時沙彌小兒互相傳授,疇昔成規殆無遺一,惜哉!此既同是聲例故備之論末。

【白話語譯】

天竺國的習俗:凡是歌詠佛經就稱之為唄。到了中國歌詠佛經則稱為轉讀,歌贊之聲則為梵唄。過去西方眾神歌詠經文都以管弦樂作為伴奏。出家人既然離開了世俗,放棄了常人的生活美好的追求,就應該以佛樂歌曲作為美好的事物來追求。追溯梵唄的源頭創始於陳思王曹植,他作有《太子頌》及《睒頌》等並為之制聲譜曲,其吐納抑揚的詠唱方法都是神直接傳授給他的。

今日盛大而完美的佛樂即為其遺風,之後居士支謙也曾傳過可用三種不同聲調唱誦的梵唄,但是都湮沒失傳了,世上只存有《共議》這一章,或許是支謙曾傳過梵唄的遺存吧,只有康僧會的《泥洹經》梵唄,今日仍留存於世。到了晉朝時期有高座法師開始傳授梵唄,今日流行的印文就是他所傳的梵唄之法。支曇籥所作的六言偈語《大慈哀湣》一卷到今日有人作了唱念之譜。

近來流傳的西涼州唄源於關右之後流傳到晉陽,今日被人稱頌如滿月之面的即是此曲。以上所述的各種唱經之曲都是出自名師之手,後人繼續而寫的作品大多訛誤與錯漏。或僅是讓沙彌、小和尚口耳相傳,往日初創的精美曲譜恐怕一點都不留存了,這是多可惜的事。這些都屬於發聲歌唱這一類,所以在這一篇章的末段把它們提出來。

結語:

佛樂自東漢時期傳入後成了中國古代音樂的一部分,精通樂理的僧人唱誦佛樂可以讓飛鳥喜悅,忘了飛翔,千萬眾生沉浸在佛慈悲的教化下,佛樂的抑揚頓挫如龍在空中暢遊翱翔,如鳥在林中嬌聲百囀,盡善盡美。

在過去家家戶戶都信神的年代,眾神會親自下世詠唱聖樂渡化蒼生,修煉者在精進佛樂的修煉過程中也會得到神的啟示。陳思王曹植在做三千餘佛樂唱讀之法後,歷代散失亡佚,至今已幾乎不存,生活在今日的我們要到哪兒才能找到佛門聖樂呢?@#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行禪師奉命編撰新曆,推出《大衍曆》,奉命製造新的儀器,用以觀測日、月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發現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提早了近千年。
  • 唐玄宗李隆基天賦異稟,雖好雅樂,但秉性十分清淨。由於他崇尚文藝、慕仙向道,玄宗一朝信仰文化、樂舞風尚蔚然成風。
  • 對日本聽得太多,最近終於成行。在日本玩了一個星期,逛了大阪、京都和奈良,所思所想也只是以這三個城市為藍本。以下均為個人淺見,如有不同看法,請莫介意。
  • 他有一首偈語:「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正是他雲遊天下,廣結善緣的真實寫照。
  • 大唐高僧玄奘西遊天竺,一路遊學前後歷時17年。在他東歸大唐時,已經精準地掌握天竺五國語言。當時他的外語能力,看梵語如同看漢語一樣,毫無阻礙與違和。唐僧取回600多部佛經,為了盡快翻譯出這些經典,唐太宗特別選派有外語能力、精通佛典的高級人才,無論僧俗、官民,全力協助唐僧。
  • 「長長短短的文字猶如戰火下的那一則則電報,一張張紙條,乃至大火餘燼下的一絲絲訊息,都是這兩個心地良善的孩子,在邪惡殘酷的戰爭之下,始終把持住那一念善所成就出來的奇蹟之光。」── 牧風(部落客)
  • 所以,如果完全按舊運程的安排走,宋太祖趙匡胤延續前朝滅佛的國策,即使興道法,也不會延壽,會在967年五星連珠的血腥天象下應劫而亡,一統天下將由宋太宗趙光義實現,因為趙光義將撥亂反正、大興佛法,開創天大的功德,上天賜福,換來軍事強國與盛世偉業,那都是水到渠成的安排。歷史再次留下一個滅佛和延續滅佛的教訓,留給後人、警醒今人。
  • 修行的人講究積功德,但是苦修一生,在人間弘揚正法,積攢的功德也沒有趙匡胤的功德大,所以,趙匡胤那一生,不用修,已經超凡入聖了,勝過常人數世的修行。而且當世就給福報,在人間延壽9年。
  • 理塘縣位於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傳統的西藏康區轄內。小時候,尼瑪拉姆覺得自己和周圍其她藏族女孩沒有什麼分別,但是村裡人都知道,她有一個特殊的身分——她的舅舅,丹增德勒仁波切是當地遠近聞名的高僧。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