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地下古戰道與英雄楊六郎(上)

作者:榮欣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32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宋遼地下古戰道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巍峨雄偉、氣勢磅礴、舉世矚目,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在冀中平原的燕南大地上,築有一條可與其相媲美的地下長城──宋遼地下古戰道。

宋遼地下古戰道又稱宋遼邊關地道,位於保定市雄縣、廊坊市永清縣、霸州市境內的平原地帶,為宋遼邊界附近的軍事設施。

戰道藏兵以禦敵

雄縣境內的地道,現已查明的有雄縣雙堂鄉祁崗村地道和雄州鎮邢村大台地道。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據《雄縣誌》記載,此地道由雄州通向霸州城,兩城相距35公里,由於未勘查、發掘,地道長度不明。祁崗地段發掘修復了30米。邢村大台地道寬1.2—2米,高1.65米,巷道、階梯障道寬0.46—0.65米,高1.25米,現已發掘修復200餘米。根據地道的結構、走向、出土的器物,初步認定此地道在軍事上有三個用途:一是藏、運兵;二是迅速傳遞情報;三是用聲學原理監測敵情。古地道曾出土有醬釉缸、彈丸、鐵鏃等。

永備工事  千年不塌

古地道和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上用於抵禦日寇的地道大不相同。雖然二者都是戰鬥地道,內部結構都比較複雜,都具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翻板、閘門等軍事設施。然而,他們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一、抗戰時期的地道中,除了廁所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生活設施,古地道中有通氣孔、燈台、蓄水缸、土坑等生活設施。二、抗戰時期所築的所有地道,沒有一個是用磚鋪就的,而古地道卻全部都是用磚石鋪砌而成,這說明抗戰時的地道是一種臨時性的隱蔽所或臨時性的戰鬥設施,人們每次進去的時間都不長,不需要許多生活設置,而古地道則顯然可以供人們在裡面長期棲息。

在建造方法上,古地道是先在地面上像挖地基那樣挖出深淺不一、形態不一、大小不 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的各種坑道,然後在底上輔磚,在兩側鑲磚,在上面用磚打旋頂,最後在旋頂上填土夯實並加以偽裝。建造這樣的地道要燒很多的磚,要花費很多 的人力物力,沒有統一的組織,單靠老百姓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古地道就像一個永備工事,經數百年乃至千年而不至崩塌損壞。

經過1988年的挖掘調查認定:永清縣古地道涉及6個鄉鎮11個村,分布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它不僅分布面廣,而且有相當嚴密的布局。它以南關為起點,呈兩條主線分別向東南和西南兩個方向延伸,猶如一隻展翅的鳳凰,一翅直指信安鎮(古淤口關) ,另一翅指向霸州鎮(古益津關)。洞體結構呈立體分布,最淺處據地表不足一米, 深處則達五米;洞體高矮不一,寬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建築材料均為30×16×18厘米的巨型青磚。

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古地道是古代軍民經過精心策劃、在統一組織領導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軍事工程,也是邊關禦敵的配套工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它所起的作用不遜於萬里長城,堪稱「地下長城」。

古戰道為何修建?

修建該古戰道的目的,據研究,是為了抵禦遼軍入侵。它是宋朝為了抵禦遼軍組織軍民建造的,不是由遼軍組織建造。因為遼軍主要是騎兵,以運動戰為主,無須修建地道。歷史文獻記載,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 以後的宋遼對峙時期,永清屬霸州,為宋遼邊界以南的宋國領土[見顧祖禹(公元1631—1692)《讀史方輿記要》正文,卷十一北直二],遼國也不可能在別國的領土內挖掘用於防禦的地道。

那麼,當年宋朝為什麼要在宋遼邊境的永清地區開挖這種防禦性的地道呢?這還得從五代說起。在中國古代,中原的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衝突時有發生。在五代時期的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為了答謝他的「父皇」契丹王助其登上皇位,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之後,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分界線就從長城、秦嶺一線南移到了河北平原地帶。燕雲十六州大約相當於北京市和山西的北部這一帶,北京這一帶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脈,割讓給遼朝以後,北京以南就是500里或800里平川,無險可守,遼朝的騎兵在這裡可以任意馳騁縱橫。

後周是五代的最後一個王朝。後周的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榮於顯德六年(公元959年 )率軍北伐,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間)、易州 (今河北易縣)三州以及瓦橋(今河北雄縣)、益津(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 信安鎮)三關。遂以瓦橋關置雄州,以益津關置霸州,後又以淤口關置信安軍。這時永清也隨之被收復,屬霸州。

進攻轉防禦 北部防線的最前沿

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後周殿前禁軍的最高首領──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建立北宋政權之後,趙匡胤建都開封,平息了後周方鎮的叛亂,發動了統一全國的戰爭。他在消滅南唐(公元978年)後死去 。其弟趙光義繼位後繼續南北征戰,完成了對南方的統一,並且打敗了北方的北漢政權,基本實現了統一的目標。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漢滅亡以後,宋遼直接對峙。雙方實際控制線大體是東起泥沽口(今天津大沽口),西沿拒馬河流域的信安(今河北霸縣東),霸州、容城( 今河北容城),然後向西至飛狐(今河北淶源)及靈丘(今山西靈丘)以南,直達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北)。此界線以北為遼控制的燕雲地區,以南為北宋控制區。從地形地勢上看,遼軍處於可進可退、可攻可守的有利地位。

宋軍滅北漢後,隨即向遼國發起進攻,力圖全部收回燕雲十六州。遼國當然不肯放棄這塊豐美的土地,雙方在實際控制線南北展開激戰。結果,北宋傾國之力的兩次進攻均遭慘敗,陷入被動應付的局面。遼國在取得這兩次勝利後即發兵南侵,雙方又經歷了殘酷的君子館之戰和易州(今河北易縣)諸戰,互有勝負。後來,遼軍在徐河(今河北滿城、徐水境)之戰受挫後的數年中未大舉南攻,而宋朝因精銳部隊基本消耗殆盡,不得不在戰略上發生重大轉變,即放棄以武力收復幽薊的打算,將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永清最靠近北京,位於霸州的北部,於是永清一帶便成為雙方反覆爭奪的戰場。而今永清縣發現的古戰道是處於古戰道的最北端,位於宋國北部防線的最前沿。它由縣城城南分兩處走向:一是從永清縣城南關西南通往霸州城,一是自永清縣城東南通向霸州信安鎮。霸州城和霸州信安鎮都是宋軍屯兵的重鎮,前線遼軍一有動向,即可迅速將情報送達指揮部。據此即可知,永清古戰道就是北宋軍民為防禦遼軍而規劃修建的。@*#◇

接下文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永清縣位于京津保三角中間,始建于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名益昌,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為永清。北宋時期的永清縣為遼宋邊境,兩國在此爭奪酣戰,前后達200年之久﹐在民間廣為傳誦的楊家將就是在這一帶血染沙場。1951年,該縣瓦屋右奕營村村民因偶然事件發現了宋遼時期的古戰道,古戰道結构复雜、布局嚴密、設施完備,被歷史和軍事學家稱為“沉睡千年的地下軍事奇觀”。
  • 【大紀元2月8日訊】北宋與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女真族建立的金國連年征戰,前後達200年之久。當時,華北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據,「弱宋」與「強遼」如何能對峙200年?遠在宋朝時「地道戰」在軍事上就已被廣泛應用。沉睡地底千年之久的古戰道,雖然已經為人所知,但仍有許多疑團等著我們去發現、去破解。
  • 近日,河北雄縣對位於境內的宋遼邊關古戰道進行了清理、修補並接通電源。「地下長城」——宋遼邊關古戰道將重現人間,使世人再睹它的風貌。
  • 【大紀元8月2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電)新華社報導,建於一千多年前、規模宏大的「地下長城」永清宋遼邊關地道,今年被列為中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後,有望對社會大眾開放。
  • 瀘定橋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沒有建橋之前,人們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由於水流湍急,無論官民,商旅,還是藩地使臣過河都很艱難。
  • 古燕國的都邑、元以後歷代中國的京城:現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設計始於元世祖忽必烈之時,體現了中華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過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設計與布局,後世子孫不但能一窺中華文化中許多精微奧妙的神髓,更可以發現許多現代西方文化與古中華文化之間頗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處。
  • 新疆的坎兒井鼎盛時期曾多達一千多條,全長5,000公里,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開闢了沙漠綠洲文明,展現中國古代地下水利工程的成就。
  • 中國古代傑出的大工程建築涉及軍事防禦、水利堰渠水道、皇宮帝陵、交通橋梁和宗教建築與藝術等等的範疇。其中的萬里長城是非常出類拔萃的一個,被視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著錄的灼灼星曜,閃爍著中華建築工程傲世的光彩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 在西元前的中土秦國境內蜀郡,李冰父子營造了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的無壩引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實證了神傳文化科學文明的卓越性!
  • 中國蘇州重元寺。(shutterstock)
    房屋塌陷,寶塔傾斜,若想扶正,免不了勞師動眾,敲敲打打。中國古代,有不少奇人異士,以精湛高超的技藝,扶正殿閣、房宅。也有人使用神通,扶正了傾斜的石橋。更奇異的是,有木匠刻意造了一座斜塔,憑著西北勁風吹正塔身,可謂神乎其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