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說話 川普上任半年為美國帶來什麼

人氣 2789

【大紀元2017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川普上任以來施政動作頻繁,雷厲風行。「在歷史性的步伐中,川普採取大膽行動恢復繁榮,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讓政府對人民負責。」 副總統彭斯在川普上任半年之際曾這樣總結。

川普這位棄商從政的政治素人在首個半年任期內究竟為美國帶來了什麼?讓我們用數字說話。

川普為美國到底帶來了什麼?

統計數字顯示,川普自上任以來,美國新增工作突破百萬大關(107萬個)。道瓊指數自總統大選以來,上升了4,000點,促使美國財富增加了4萬億美元。

勞工統計局8月4日發出的7月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在7月新增20.9萬個工作,超出經濟學家預期的18.3萬;失業率回到16年最低水平(4.3%)。經濟學家說,這表明美國目前處於或接近「充分就業」。就業報告公布後,美股三大指數同步上揚。

經濟就業方面,川普政策的核心是「美國優先」,重振製造業,創造就業。川普承諾降低企業稅,吸引企業在美投資。福特汽車、鴻海集團、沃爾瑪、三星等企業相繼宣布投資美國。

日本汽車巨頭豐田和馬自達近日宣布,將在美投資16億美元興建汽車組裝廠,預計會增加4千個就業。

外界認為,豐田決定投資美國或受川普政策的影響。豐田最初計劃在墨西哥投資,生產卡羅拉(Corolla)汽車。但川普1月5日發推文說:「豐田說要在墨西哥下加州(Baja)建新廠,生產卡羅拉車並銷往美國。休想!或者在美國建廠,或者支付高額邊境稅。」

7月26日,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宣布,富士康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將創造1.3萬個就業。

郭台銘表示,如果不是川普與沃克(威斯康辛州州長),他不會做出這次的投資決定。郭台銘說,他與川普會面三次。川普重視實體經濟發展、當選後也確實做了改變,真的知道商人需要什麼,除了說到之外,在很短時間內盡力做到。

在反恐方面,川普政府的新政策大大加速了對伊斯蘭國(IS)的打擊。川普花6個月時間,奪回了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近1/3的地盤。

「The Gateway Pundit」總結了川普和奧巴馬在贏得大選後兩個多月以及上任總統後近4個月,總計6個月為美國帶來的影響,其中包括以下幾點:

• 道瓊指數
美國史上創造道瓊指數連續收盤高最多天數的是1987年1月,也就是里根總統時期,當時道指連續12次收盤高。在今年2月28日,川普總統也實現了道指連續12日新高。

相比之下,奧巴馬自勝選後,最初幾月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正好相反。2008年11月4日總統選舉日至2009年5月13日,道指日常收盤股市平均下降了14%。

• 美國國債
從2017年1月20日川普上任直到5月11日,美國國債減少了1010億美元,而奧巴馬對應的2009年1月20日至5月13日,美國國債反而增加了6290億美元。

• 製造業指數
川普就職後不久,美國製造業指數在2月飆升至1983年里根總統時期至今3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43)。而在奧巴馬上任的前4個月期間,最好的製造業指數是負25。

WGN-TV報導引述美國在線招聘網Ziprecruiter首席經濟顧問巴雷拉(Cathy Barrera)說:「(美國)經濟看起來相當好。」

為「美國夢」打拚的總統

川普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總統。他在福克斯專訪中曾披露,每天工作很長時間,直到半夜12點,有時凌晨1點。早上5點起床。

上週五,川普到新澤西州的私人高爾夫俱樂部進行17天的「工作假期」(Working Vacation)。

他5日發推文解釋說,在新澤西州工作,同時白宮在進行長期規劃的整修工作,「這不是度假,有很多會議及電話!」

CBS引述白宮官員稱,5日上午白宮幕僚長凱利向川普做了簡報。在接下來的兩週「假期內」,川普還將和一些白宮顧問及國會議員開會。

正如他的二兒媳勞拉(Lara Trump)今年6月在愛荷華州集會上的演講所說:「我在白宮看到的川普總統,一直在拚命工作,就像我們在大選中看到的他,馬不停蹄地,不知睏倦。」「儘管左翼不斷想阻止他,媒體不斷想阻止他,但這對川普不起作用,因為他唯一在乎的只有你們——美國人民。」

勞拉說,若川普不選擇入白宮,他可以像其他許多人一樣,擁有更加輕鬆自在的生活。他也可以跟其他許多人一樣,重複這樣一番話:「看得出,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不對。但目前這對我影響不大,對我家人也影響不大。」然而,那不是川普的選擇,因為川普熱愛這個國家,愛這裡的人民、軍人、執法者……他看到了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事。他知道,他的成功來自於這個國家。當他發現這個夢想正遠離你我時,他要把「美國夢」帶回來。#

責任編輯:張憲義

相關新聞
【世事關心】川普元年 世界變局的開始?
川普上任200天簽署44項法案 新增百萬工作
北京為制裁朝鮮投贊成票 川普推遲貿易調查
美19世紀小說預言川普當選總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