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全球化」 從歐洲人發現新大陸說起

人氣 1289

【大紀元2017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硯報導)現代生活中,無論你身居何處,「全球化」的元素幾乎隨處可見:瑞典造的「宜家」書桌、美國造的「通用」轎車、日本造的「索尼」相機、荷蘭造的「飛利浦」燈具,還有中國造的「景德鎮」茶壺……這些或許都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世界各大都市的街頭巷尾,古老的傳統建築與現代的高樓大廈,交相輝映,帶給人穿越時光的錯覺。路牌上除了印有本國文字,還有英文及其它語種的文字作為補充。如今,只存在單一文化元素的生活形態已經不多見……這種打破地域界限的全球化生活方式從何而來?這至少要從500多年前,南美洲(新大陸)被意大利探險家韋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發現後談起。

歐洲人發現「新大陸」 海外擴張序幕拉開

在韋斯普奇發現美洲新大陸以前,歐洲人認為世界上只存在3個洲:歐洲、非洲和亞洲。美洲的發現,讓歐洲人了解到還有一塊新大陸等待他們抵達和探險。美洲「America」的名字就源於發現它的人,韋斯普奇的名字「Amerigo」。

15世紀末(1499年到1502年),韋斯普奇首次抵達南美洲東海岸,發現這裡物產豐富,氣候溫和。之後,隨著航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更多歐洲人開始向南美、非洲和亞洲,拓展他們的足跡。

最先來到陌生國度的人主要以探險家為主,以此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增長個人財富和彰顯榮耀。之後,為尋求資源和擴大貿易,更多商人涉足新大陸。然後,許多西方傳教士也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希望為這裡被他們稱之為「蠻荒」的人帶來上帝的聲音。

在美洲新大陸被發現後的400多年中,歐洲國家的海外擴張越來越大,並以此作為衡量其國際實力的標尺,殖民主義就此產生。

緊接著歐洲出現工業革命後,先進的軍事設備和經濟水平,使歐洲加快了殖民海外的步伐。

在歐洲殖民者眼中,他們的到來為當地國家帶來更先進的技術、經濟、教育和生活方式。同時,歐洲國家從殖民地獲得更多的資源和經濟收入,為他們進一步發展本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提供了條件。

對外的殖民擴張讓「歐洲化」在全球上演,殖民經濟成了最初的「全球化」模式。

啟蒙運動」和社會大變革 推動殖民主義全球化

歐洲國家的對外殖民化除了受到經濟和政治利益上的驅動,一個來自精神層面的因素——啟蒙思想(Enlightenment),也推動了全球殖民化的發展。

啟蒙思想和運動產生於17到18世紀,它是一場對歐洲和世界帶來巨大影響的哲學和文化運動。啟蒙運動的核心是挑戰傳統的神學和倫理學說,包括質疑甚至反對「君權神授」論,提倡通過發展「知識」和「科學」,來解決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

啟蒙運動不提倡以神學為權威的傳統教條,而是相信所謂「理性」和「敢於求知」,認為科學、藝術和知識的理性發展,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啟蒙運動對傳統上存在的社會習俗和政治體制表示懷疑,推出了「自由」與「平等」概念的世界觀。

這種思想催發了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它顛覆了傳統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的統治秩序,要求打破「舊世界」及傳統思想和學說,追求個人的改變,要求創造一個「新世界」,稱人們的生活不需要全權依託和信靠神及宗教信仰——這一傳續了上千年的道德理念。

與此同時,工業革命在歐洲興起,並很快傳向美洲及全球。鄉村人口大量湧向城市,以鄉村為中心的教堂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逐漸減弱。人們對傳統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認知再次受到嚴重衝擊,許多人在精神上感到徹底的迷失。爭取利益最大化成了資本家和商人的唯一目標,民眾則被動地捲入這場激烈的生存競爭中。

進入19世紀後期,隨著法國大革命和歐洲工業革命的負面後果逐漸顯現,一些人開始發現啟蒙運動過了頭:科學等知識的發展並未帶給人類福祉,人類有了知識改變了自然,卻反而使自己和社會變得更墮落、不公並且忽略了心之真誠。

此時在大革命和工業化的籠罩下,歐洲國家的君主達成了一項默契——避免彼此征戰。否則,內憂外患之下,各自的王權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挑戰。為了維護「和平」,歐洲國家在19世紀開始的100年中幾乎沒有發生戰爭或大的軍事衝突。這時的國際局勢也主要被歐洲5個強國:英、法、奧地利、普魯士(德國前王室)和俄羅斯所掌握。

在維護歐洲和平的同時,歐洲各國間的競爭並未消失,而是移到了海外——表現在他們對殖民地的搶奪和控制中。正如國際政治學教授明斯特(Karen Mingst)在《國際關係的要素》中寫道:「截至19世紀末,幾乎全球都生存在歐洲強國的統治下」,「85%的非洲土地被歐洲殖民化」……「在亞洲,只有日本和泰國沒有直接受到歐洲或美國殖民主義的影響」。

在全球殖民化的過程中,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理念、產品交換、生活方式等眾多元素,或發生衝突,或產生交織,或出現新的形態。自此,全球化正式登上歷史舞台。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全球化不僅對人類生活、政治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更占據了世界政治和經濟舞台的主導地位。

人類思想意識的變遷對現代社會的衝擊

當歐洲在17到19世紀經歷著巨大的社會變革和工業革命時,人們的思想意識在外部環境的衝擊下,也在悄然演變。

馬里蘭州歐洲政治學教授、德裔美國人博克曼說,在歐洲啟蒙運動發生前,歐洲人的思想和意識形態經歷了3次重大的變革,而衡量這種變化的標尺是人與神及宗教信仰之間的距離。

博克曼教授舉例說,比如在公元200年左右,一個初到地球的外星人降落在英國的一個極普通的小鄉村,他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十分陌生。這時,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個人(農夫)在田裡工作,便上前去問:「你是誰?」農夫會不加猶豫地答道:「我是基督徒。」這個回答或許會驚呆許多的現代人。然而博克曼教授說,在那個年代,持這種回答的英國人和歐洲人不會低於95%,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

博克曼解釋說,那個時代的人,自我認知完全來自於他的信仰。他們從信仰中,學到自己與神、宇宙、社會、鄰裡和家庭之間的關係;信仰占據了他們生活的全部,成為他們思想和行為的絕對準則。在他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自己與神的關係。所以,他們在介紹自己時首先提到的就是這一身份特徵。並且,由於交通尚不發達,絕大多數歐洲人一輩子都生活在自己的小村莊。他們認為,普天之下,皆為神的土地,所有的人也理當都是神的信徒。

博克曼進一步提到,那個時候,人類不比現在長壽,平均年齡在40到50歲之間。人們從信仰中堅信,他們在地球上的生活並不十分的重要,因為這只是神對他的一次短暫的「測試」。如果他達到標準,通過測試,生命就將獲得永恆,那才是他們生活的真正意義。博克曼教授說,那時的人思想非常單一,個人的慾望非常少。

幾百年後,當歷史走到公元1000年左右,隨著交通和貿易的發展,博克曼說,人們對自我的認知開始發生改變。在做自我介紹時,他會首先說:「我是普魯士(德國)人」,或者「我是法國人」等等。這時的歐洲人認為,能夠代表自己身分的首要因素是他的國家。宗教信仰被排在了「國家」之後。

再過600年,歷史進入到1600年代,也就是啟蒙思想在歐洲掀起狂瀾的時候,人們開始挑戰傳統思想、社會形式、君主體制,並開始「大膽地」展開「自我追求」,相信人類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和「理性」,改變命運和世界。從這時起,人們的自我認知越來越局限在「我」這裡,「我是某某」,而更加忽略自己與外界的關係。也就是說,「個人主義」、「個人特質」成了許多人的信仰和追求。

當歷史走到20世紀的現代社會,全球進入了信仰、知識、文化和生活方式大融合的時期,「個人價值論」更廣泛地影響和左右了人類的生活。

(待續)

上一篇: 百年前预言 城市化摧毁人类传统生存秩序  #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學者:全球化為危機中的中共政權輸血
中美貿易洽談沒有實質進展 專家看前景
中國領導全球化 台前民進黨主席:缺乏信賴
美中博弈下 專家探討台灣未來之路
紀元商城
Nature’s Bounty魚油多款 現有5折優惠
每日更新:超千圖像 探索奇妙植物王國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