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國入籍考試必讀(Life in the UK)

英國歷史系列之(五)都鐸王朝(2)

亨利八世(2)

作者:流箏

人氣: 156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六次婚姻和宗教改革是亨利八世最著名的兩大標籤,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同時又與其它事件有著諸多的關聯。

亨利八世 (Photo by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亨利八世 (Photo by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歐洲的宗教改革大潮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為什麼要進行宗教改革。14至16世紀,西歐社會從中世紀開始向近代過度,在經濟、政治和思想方面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隨著技術的進步,新興的資產階級開始形成。一些貴族也開始從事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活動,成為新貴族。同時,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文藝復興運動,人們開始渴望自由和知識。

而當時的天主教會卻非常腐敗、黑暗,引發民間的不滿,因此西歐的國家出現了自下往上的宗教改革。

在這場遍及歐洲的宗教改革中,許多人開始意識到神與神職人員的區別,他們選擇更為直接地信奉上帝,而非信奉教會中的人。

許多教徒開始公開反對教宗的權力以及羅馬天主教廷的理念及教義。他們建立自己的教會,誦讀自己語言的《聖經》(不再讀拉丁語版本),不再向聖徒及聖地禱告,不再看重對教會權威的服從,成為「新教徒」。

新教徒們更加相信自己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在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大背景下,這種新教的觀點也逐漸在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站穩了腳跟。

史上最有名的離婚案

有人認為亨利八世是為了婚姻才發動了宗教改革。也有人認為他的婚姻只是他擺脫羅馬教廷、加強自身統治路上的一個交叉事件。還有人認為,亨利八世是因為太渴望生育一位王子才離婚並改革宗教的。

早年,亨利八世曾經是個比較虔誠的天主教徒,甚至曾經撰文譴責馬丁•路德,為教宗辯護,因此被教宗稱為是「信仰捍衛者」。然而,不久之後,他就成為教宗嚴重的頭號敵人。

1527年,亨利八世請求羅馬教宗批准他與第一任妻子阿拉貢的凱瑟琳離婚,然而,亨利並沒有得到教宗的許可。因為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帝王是凱瑟琳的外甥,教宗不敢得罪。英格蘭國內的天主教勢力也反對國王離婚。

這讓亨利八世很苦惱。他等了兩年,教宗也沒有批准離婚的請求,於是他採取了讓人震驚的舉動,一步步開始脫離羅馬教廷對英格蘭的影響。

1529年9月,他首先免除了自己的首席顧問、約克大主教(當時英格蘭職位僅次於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二號人物)兼大法官沃爾西(Thomas Wolsey)在政府內的職務。

沃爾西是羅馬教廷在英格蘭的代表人物,他只好回到約克當主教去了。第二年,他被指控叛國罪,國王將他召回到倫敦,他在路上自然死亡。

1529年,亨利八世召集議會討論離婚的事情,議會開始討論宗教改革問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英格蘭的宗教改革跟歐洲大陸的國家很不一樣,歐洲大陸國家都是從民間開始促使國王和朝臣同意改革,而英格蘭則是國王下令進行改革,民間順從地接受改革。

沒有進行宗教改革之前,英格蘭的教會跟羅馬教廷關係密切。英格蘭的教會收上來的稅收直接交給羅馬,英格蘭各地主教人選由教宗做出最終的決定,教會的法規最終的裁決權也在羅馬。

雖然當時歐洲大陸的人們對於羅馬教廷的腐敗非常不滿,但是英格蘭這裡的人們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反對情緒。這主要是因為英格蘭這裡的教士沒有歐洲大陸那樣腐敗。

1532年至1537年,英格蘭議會通過一系列法案限制並且最終徹底擺脫了羅馬教廷對英格蘭的影響。

議會首先宣布英格蘭國王的權威超過羅馬教廷,規定教會所徵收的稅,一律停止上繳羅馬教廷,改為上繳英國國王。

1533年5月,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蘭默宣布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姻無效。一個月後,安妮•博林加冕成為英格蘭王后。

1534年英格蘭議會通過了《至尊法》(Acts of Supremacy),規定國王為英格蘭教會唯一的、至高無上的首腦。

後來議會又通過法律取消教徒向羅馬教廷上訴的權力。隨後羅馬教廷取消了亨利八世的教籍。雙方徹底鬧翻。

教會倒、國王賺

有少數史學家認為,即使亨利八世當時不需要離婚,他也會為了政治的原因而加入宗教改革的。

宗教改革為他帶來的不僅是宗教及政治上的更大的權力,還有經濟上的改善。英格蘭原本向羅馬教廷繳納的賦稅全都轉入了王室的名下,每年大約可增收九萬鎊。這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大的數目,換算成今天的錢,相當於接近8000萬鎊。

亨利八世對中央權力的進一步維護以及對羅馬教廷的擺脫,為他的女兒進一步夯實了根基。繼他之後,伊麗莎白一世創造了曠世的大英帝國。

亨利八世派人收走天主教會下屬的修道院的財產。(Photo by Rischgitz/Getty Images)
亨利八世派人收走天主教會下屬的修道院的財產。(Photo by Rischgitz/Getty Images)

亨利八世離世後的英國宗教

1547年1月,56歲的亨利八世病逝,他唯一的合法兒子繼承王位,成為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愛德華六世(1537年-1553年)。當時的愛德華還不滿10歲,由他的舅舅攝政。

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愛德華六世,繼位時不滿十嵗(維基百科共有領域)
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愛德華六世,繼位時不滿十嵗(維基百科共有領域)

愛德華六世是一位堅定的新教徒。他在位期間,頒布了《公禱書》(Book of Common Prayer),在英格蘭教會中廣泛推行,這部書籍的某個版本至今仍在一些教堂中使用。

1553年,從小體弱多病的愛德華六世病逝,當時他才16歲,只做了六年國王。

死前,為了阻止王位落入天主教徒的手中(同時也是因為不同家族為了爭權),愛德華六世與議會擬定了「繼承法案」,排除了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和伊麗莎白,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表親簡•格雷(Lady Jane Grey,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信奉新教)。

 簡•格雷(Lady Jane Grey),係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信奉新教。1553年她從病逝的愛德華六世手中繼承王位(維基百科共有領域)

簡•格雷(Lady Jane Grey),係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信奉新教。1553年她從病逝的愛德華六世手中繼承王位(維基百科共有領域)

然而,在宗教及家族勢力的抗衡下,簡•格雷繼位九天後便被處死了(也有說是13天,簡•格雷極短的王位通常不被正式認可)。天主教派系的瑪麗成為了英格蘭及愛爾蘭的女王瑪麗一世(1516年-1558年)。

簡•格雷(Lady Jane Grey)繼位九天後便被處死了(維基百科共有領域)
簡•格雷(Lady Jane Grey)繼位九天後便被處死了(維基百科共有領域)

「血腥瑪麗」

瑪麗一世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阿拉貢的凱瑟琳的女兒。她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她繼位後,開始推翻她父親及弟弟所支持的新教,努力恢復羅馬天主教的地位。

 被稱爲「血腥瑪麗」的瑪麗一世(維基百科共有領域)

被稱爲「血腥瑪麗」的瑪麗一世(維基百科共有領域)

瑪麗一世的統治期也很短暫,五年後,她就病逝了。雖然只有五年,她卻因迫害新教徒而著名,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她共燒死了280名反天主教的信徒。

 瑪麗一世處死了近300名反對天主教的信徒,圖為兩位新教主教在牛津被活活燒死 (Photo by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瑪麗一世處死了近300名反對天主教的信徒,圖為兩位新教主教在牛津被活活燒死 (Photo by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瑪麗一世的一生非常悲慘,雖然生為公主,卻因為母親被拋棄而淪為私生女。雖然後來她恢復了公主的身分,37歲成為女王。但是她執意嫁給表親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雙方根本沒有任何感情,純屬是政治聯姻。

已經高齡的瑪麗想產下繼承人,結果一直沒能成功,這才不得不接受讓同父異母的妹妹伊麗莎白繼位。

伊麗莎白一世是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女兒,是一名堅定的新教徒。瑪麗一世試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地位,卻因她在位時間過短等原因失敗。

伊麗莎白一世繼位後,開始在英國恢復新教的地位。她延續了父親和弟弟的選擇,並憑藉自己強大而長久的統治,終於使英格蘭教會成為了英格蘭的國教,使新教在英國站穩了腳跟。

英格蘭與愛爾蘭

亨利八世繼位的時候,愛爾蘭還不算是王國,只是一個公國。英格蘭可以完全掌握的只有一部分地區,其餘的地區名義上效忠英格蘭或者乾脆跟英格蘭對著幹。

愛爾蘭是個比較虔誠的天主教國家。亨利八世實施的宗教改革引發當地人的不滿。1535年,愛爾蘭當地一位很有權勢的貴族公開反對亨利八世。

於是,亨利八世興兵討伐愛爾蘭,並且很快打敗了那位貴族。

1542年,亨利八世下令,愛爾蘭從公國升級為王國,直接由英格蘭國王管轄,並將愛爾蘭與英格蘭關係定位為共主邦聯,也就是愛爾蘭的國王和英格蘭的國王是同一人。此外島上的所有教會財產國有化。

亨利八世因此是第一位同時擁有英格蘭國王和愛爾蘭國王頭銜的人。#


下期題目:《英國歷史系列之(五)都鐸王朝(3)》

(備註:本系列文章的信息主要來源於維基百科英文版和BBC歷史部類,信息整理原則請見第一篇中的引言。)

purple-bar

入籍考試必看:

樣題

Henry VIII was most famous for (Choose any 2 answers)

  1. (a) Breaking away from the Church of Rome
  2. (b) Bringing peace in the UK
  3. (c) Marrying six times
  4. (d) His great skills of art
  5. (e) Writing poems for the nation

Who took the title ‘King of Ireland’?

  1. (a) Henry VII
  2. (b) Henry VIII
  3. (c) James VI
  4. (d) Charles II

複習:

Who requested to write the Doomesday book?

  1. (a) Norman Conquest
  2. (b) William the Conqueror
  3. (c) King Alfred the Great
  4. (d) Queen Victoria

Which Patron Saint day is on the 17th of March?

  1. (a) St David
  2. (b) St George
  3. (c) St Patrick
  4. (d) St Andrew

答案:a&c, b, b, c

責任編輯: 逸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