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樂舞詩、詞、曲、賦精華賞析

樂舞文學賞析:唐詩.高句驪

作者:仰岳
高句麗壁畫。(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李白《高句驪》[1]

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2]
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3]

參考注釋

【1】高句驪又稱高句麗、高麗,東北亞古國,國土位置為今日的中國東北、朝鮮大部及韓國北部,自東漢以來對中國朝貢,其政教制度大多取自於中原王朝。《魏略》記敘:「高麗好歌舞,其人自喜跪拜。

高句麗鼎盛時期的疆域。(Evawen, Gzhao/Wikimedia Commons)

【2】折風帽:高麗人民普遍戴的帽子。《北史高麗傳》:人皆頭著折風,形如並,士人加插二鳥羽。貴者其冠曰蘇骨,多用紫羅為之,飾以金銀。遲回:徘徊猶豫的樣子。

【3】翩翩:形容舞姿優美。廣袖:寬大的衣袖。海東:一種凶猛而珍貴的鳥,屬雕類,產於黑龍江下游及附近海島。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鷙禽來自海東,唯青鵁最嘉,故號海東青。」;也指海以東地帶的日本,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東未之有也。

清 郎世寧畫白海青 軸。(公有領域)

參考譯文

舞蹈家們頭戴著金花裝飾的折風帽,騎著白馬在台上徘徊漫步。

揮舞著寬廣的衣袖姿態瀟灑優美,就像猛禽海東青般翩翩飛來。

題解及賞析:

李白畫像(公有領域)

李白(西元701-762),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有著「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美譽,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這首詩應是於天寶年間李白奉詔令在長安任官期間,在宮中觀賞高句驪舞蹈家表演樂舞時所感而作,在文中描述了一位舞蹈家頭上戴著裝飾金花的折風帽,騎著白馬在舞台上漫步,之後又揮著寬大的衣袖起舞,如同猛禽海東青飛翔而來,文意平淡、樸實自然。

猛禽海東青。(Artur Nowak/Wikimedia Commons)

古高句驪所在地為今日的中國東北、朝鮮大部及韓國北部。朝鮮族舞蹈以女子舞為多,表現上通常有著女子委婉含蓄,優美典雅的美感。舞蹈特點以呼吸的運用和「圓形路線」的上肢對稱動作為主,通過舞蹈家的呼吸和節奏的配合,表達內心的情感,這首詩生動刻畫了傳統朝鮮族舞蹈中端莊之美的獨特風貌。@#

點閱【中國樂舞文學賞析】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字面上來看可以了解文章是以敘事的手法描寫了一位舞師跳著祭祀樂舞,那歡樂怡然自得的過程,躍然紙上。 而作為主角的舞師是誰呢?
  • 此詩描述著大姬優美的舞姿,開頭寫道:「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兩個「兮」字代表著對她優美的舞姿沉醉其中,而舞師專注的神情令人生出敬意,一面似乎暗諷了幽公之玩樂無度,將樂舞作為享樂的工具,不知災禍時將至。也體現了觀眾對舞師心中的崇敬,雖心生仰慕,但不敢造次而行。
  •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生動地描述了一場祭祀樂舞的盛況,極為生動細緻。詩在開頭就描述了這場祭祀典禮選在良辰吉日舉行,接著主祭者登場了,他主持祭禮時的狀態非常兢兢業業:「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隨著他的動作,配在身上的玉石也發出了聲響,體現了典禮現場是如此的莊嚴肅穆,任何一點微聲都聽得相當清楚。
  • 《東君》一詩是應是祭祀太陽神的祭祀辭,內容生動地描述了祭典的盛況,然而內容隱約的也可體會到了作為主角的太陽神受到了人們虔誠祭祀的誠心所感動,因而擊敗天狼星,也是光明戰勝黑暗的一段故事。
  • 楚襄王遊覽了雲夢大澤過後,讓宋玉給他以楚懷王當年夢遇巫山神女的事情來做一篇賦。這時楚襄王對宋玉說:「我準備要宴請群臣,要準備什麼節目來娛樂大家呢?」宋玉說:「臣聽說歌曲是詠唱語言中的情感,舞蹈是用來表達心中的真意,因此論詩不如聽其歌,聽歌不如觀其舞蹈。
  • 至於那《九德》、《九韶》之類的宮中雅樂,他有如和煦的南風感化萬物,就像及時雨潤澤草木。他改變了民間風氣與習俗,融合南北天下的教化。用他來祭祀則神靈會感其誠而下凡,用他在王者的宴席上演奏則賓主皆樂。宮中雅樂與世俗之樂相比,哪一種樂舞好呢?
  • 露出潔白的皓齒,揚升唱起清亮的歌曲,那是一群像漢武李夫人與東鄰子一樣的絕代佳人。唱起《白紵》之歌後又跳《綠水》之舞,她們長袖翩翩,拂面為君起舞。
  •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