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 慶賀新年珍玩

過個富貴風雅年 賞芝蘭永壽《歲朝圖》

作者:鄭行之
慈禧太后之寶《歲朝圖》傳頌芝蘭永壽、富貴百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5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編按】:過年了,新年到!市井庶民們放鞭炮迎新年,文人們畫畫迎新年,過富貴風雅年!慶賀新年有專門的畫嗎?除了人們熟悉的「年年有餘」、「招財進寶」,還有……?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文人畫家的「歲朝圖」就是專為慶賀新年而作的畫;在現代,「歲朝圖」又成了探索古代年俗的文獻庫。

從宋代開始,歷朝歷代留下許多精品《歲朝圖》--「民俗歲朝圖」、「歲朝清供圖」。本文《賞〈歲朝圖〉  過個富貴風雅年》將作系列的導覽,帶給讀者喜氣,也過個富貴風雅年!

清供雅玩入畫 歲朝清供圖

古代文人過年也是有講究的,他們在新年期間擺「清供」,畫「清供圖」,久而久之,「清供圖」就成了中國文人畫的一個特殊題材。

「清供」,即清雅的供品,也有人稱之為清玩。最早是供香花蔬果,後來發展開來,有人也將金石、書畫、骨董、盆景都參與在內,再演變到最後,「歲朝清供」就成了新年之際將一些雅玩陳列於書齋、案頭,不一定當做供品了。有些畫家就將這些富寓意的東西作為描繪對象,稱為《歲朝清供圖》。懸掛於室,既自賞清高,也與來訪高朋雅士共享。這樣的雅興,歷史悠悠,長達千年。

我們這個年代,雖然可能還存在著文人雅士,然而,多數人案頭擺的是電腦了。

新年期間,就讓我們回顧一下,欣賞歷代文人雅士各具自我風格與特色的《歲朝清供圖》吧:

融會中西畫風的《歲朝圖》

清 張為邦《歲朝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先介紹一幅反映時代特色、融會中西畫風的《歲朝圖》,清 張為邦的《歲朝圖》。張為邦(參註)是揚州人,曾跟郎世寧學習西洋畫法,所以他的《歲朝清供圖》的手法十分接近古典派油畫,畫面沒有留筆觸。在細致的塗抹中,明暗變化、色階的轉換幾乎完全不著痕迹,這般苦心經營的結果,不但花瓶的外觀給人一種實體、厚重感,而且瓶身的色澤還透出國畫少有的醇厚,觸手溫潤,細看還微微地透出「開片」(冰裂紋),從而予人一種高雅價值感。

張為邦這幅《歲朝圖》的花葉用同一手法處理,也一樣逼真生動。複瓣花朵的外形圓實、層次分明,葉片自然有序地重叠交織,既有西畫的真實感又富有中國畫的蘊藉含蓄之美。一旁的方形盆栽植著蘭花、靈芝、湖石,象徵「芝蘭永壽」。

「清」「吉」雅趣的《歲朝清供圖》

畫家在描繪「清供」時,除了經營藝術形式之外,還可以考慮如何透過各種物象的搭配,傳遞出吉祥寓意。下列提供二幅明、清名家力作,同樣是展現「芝蘭永壽」意涵的《歲朝清供圖》,以供欣賞清玩。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芝蘭清供圖》

八大山人是明宗室之後,明末四僧(也稱清初四僧)之一。因國破家亡,長期鬱抑致使他的性格變得孤傲不群。他的畫作也因而形成極特殊的風格。他筆下的鳥兒很多都是單足站立,白眼向天。他畫中「八大山人」的署名更是一絕,看起來似哭又笑,哭笑不得。

八大山人這幅《芝蘭清供圖》則是難得的賀福之作,以靈芝和蘭花入題入畫,以「芝蘭永壽」賀福新年,傳遞傳統中國年的意涵。在風格上,相對於上述張為邦《歲朝圖》的寫實手法,則呈強烈對比。《芝蘭清供圖》全然以中鋒的運筆,風格精簡,穩重中灑脫奔放。

清 八大山人《芝蘭清供圖》

畫中以極沉、極緩的枯筆走速勾勒而出的瓶身,宛如一座穩重小山,正好承載了瓶上動勢十足的蘭花和竹子。古花瓶中的竹葉及蘭花、小盆中的靈芝,時而奔放、時而凝斂--奔放時,濃墨豪情干雲、如劍似戟;凝斂時,淡然寧靜、圓融自適,構成了一個張力無限的小世界。蘭竹、靈芝和古瓶,看似單純而靜止,其實在快與慢、動與靜速度交錯的筆意中,時空交會的韻味也自在地流轉,「芝蘭永壽」賀福新年的意涵,也跨越古今流轉不息。

清 沈煥《春元如意圖》

沈煥的《春元如意圖》展現「清」「吉」的意象。以勾勒手法貫穿整個畫面,讓人感覺在精緻中另有一種雅趣。首先是松竹梅,象徵歲寒中不懼霜雪的貞寧意志。在這個清吉的如意圖中,也包含了象徵「芝蘭永壽」的蘭花、靈芝、湖石等祥瑞的供品、雅玩,表示開春元日賀壽之意。

清 沈煥《春元如意圖》(天津博物館藏)

參註:張為邦父親是張震,在康熙、雍正兩朝供職於宮廷。張為邦步父親之路,在雍正之朝時也進入宮廷,成為供奉畫家。張為邦又推薦兒子張廷彥奉宮廷入畫院,張氏祖孫三代成為供奉宮廷的繪畫世家。

有關這一家三代供奉宮廷畫院的情況,清代周道的《讀畫輯略》中有這樣的記載:「畫貓狗,名重一時。山水、界畫樓閣、花鳥以及寫生,俱稱入格。自維邦(為邦)父子俱供奉畫院。」@*(本系列待續)

點閱【過個富貴風雅年】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歲時就計畫為但丁《神曲》著手繪製插圖。他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除了神曲之外,他還為其它文學名著製作精美的插圖,如《聖經》、《失樂園》、《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圖的面世,即被大眾認為文學結合視覺藝術的一大傑作。
  • 法國藝術家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擅長畫肖像,他畫了大約5,000幅小幅肖像畫,有專家認為這樣的數量算少。布瓦伊繪畫技巧精湛,加上他的聰明睿智,創作令人賞心悅目的錯視畫(trompe l’oeil,欺瞞眼睛,譯註:一種逼真到能騙過人眼的作畫技巧);有時也創作挖苦人的諷刺畫(scathing caricatures),當中有許多是自畫像。
  • 仙子仙女和他們豐富的傳說故事,久遠以來就讓世人著迷,對英國人來說尤其如此。在維多利亞時代(1830至1900年代),仙子畫(fairy picture或fairy painting,又稱童話畫/精靈畫)成為獨特的藝術流派。這種對童話的迷戀始於19世紀中葉,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變革所推動的。面對科學進步和工業化發展,人們在自然世界之外,對於靈性世界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 17世紀意大利畫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的作品《聖母無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又稱聖母無原罪始胎、聖母始胎無染原罪)散發著神聖美麗、純潔和光芒,聖母的一顰一笑都透露出她最虔誠的心。她微微仰頭,虔誠地凝視著上帝,雙手輕輕合十,做出祈禱的姿態。看著畫作,你彷彿可以聽見天使吟唱的讚美樂音,飄揚於雲層之間。
評論